冬天的秘密丶 作品

第29章 武侯祠 昭烈庙!成都绕道修路,古人惊了!

天幕中。

新的影片出现。

“问:诸葛亮在成都有着怎样的地位?”这是一个问答影片。

底下的回答是这样的:

“成都武侯祠大门口写的是汉昭烈庙~。”

“为什么写这个?因为这本来是祭祀刘备—的庙。”

“但是一千多年来,四川人民基本都去对面的武侯祠祭祀,刘备这边可以说门可罗雀。”“直到明朝时候,朱元璋的儿子来四川当蜀王。”

“他看到了这个情况,觉得这不太好。”

“但是呢,他也不敢动武侯祠。”

“于是他干脆就把武侯祠给搬到了昭烈庙里面,说是一起祭祀,实际上是刘备一个堂堂皇帝的庙却没有诸葛亮一个臣子的庙香火旺盛,属实让人看不过去。”

“就这样,又过了700多年。”

“现在人却逐渐把那个地方叫武侯祠,反倒没人叫他昭烈庙了。”“直到几年前,成都要修路。”

“规划的路线要经过昭烈庙,大家围绕要不要拆庙的事情争论不休。”

“这时候突然一个声音响起:丞相还在里面呢。”

“最后一致拍板:不拆了,绕道修路!”

“当然了,最后一个故事的来源真实无处考证。”

“不过能够出现这样的故事,相信已经足够能说明丞相在成都的地位了吧?”“我在后世竟然还有庙宇?”

“香火鼎盛?千年不绝?”

当看到这个影片。

隆中草堂之中。

诸葛亮懵了。

而一旁的刘备。同样也是震惊不已。

“汉昭烈庙?”

“祭祀刘备?”

“吾在后世也有庙宇祭莫?”“昭烈...”

“英非???”

刘备想到了一种可能。

什么情况下会用上昭烈二字?谥号啊!

“莫非我称帝了?”一想到这。刘备更傻眼了!

虽然他不甘做个贩履织席的市井之徒。渴望建立一番事业。

但是称帝这种至高的追求...说实话。

想都不敢想!“吾登基称帝了?”“继承汉室?”“谥号昭烈?”此刻。

他已经被这巨大的惊喜给冲懵了。而关羽张飞二人对视一眼。

脸上俱是狂喜!

“刘玄德竟然称帝?”“他做皇帝了?”

“他怎么能做皇帝?”“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同一时间。

许昌城内。

曹操也懵了!刘备是谁?

大耳贼啊!虽然名为皇叔。

但实际上那点皇室血脉疏远的他怎么登上帝位的?

此刻。

东汉位面。

一片沸腾。

知晓刘备的。

都在惊讶他是怎么成为皇帝的。莫非是拨乱反正入主社稷?

又或者是群臣巨荐拥戴上位?而很多不知晓刘备的。

又在纷纷好奇这到底是何方神圣。是哪一路皇室近亲?

对于东汉末年的古人们而言。他们好奇的是刘备。而对于其他位面而言。

古人们的注意力则更多的放在影片的主角——诸葛亮的身上。

“这诸葛亮是何方神圣,到底有何功绩?”

“身为臣子,在后世之名竟然比主君还要显赫。”

“他到底做了什么?”

大汉位面。

刘彻面带好奇。

天幕中。

评论区也随之开启。

——“丞相在成都有什么地位?咱就别说在成都了,单讲姓氏好吧,这么说吧,自从丞相以后,哪怕有人叫诸葛铁蛋,人们都会觉得他大智若愚。”

——“诸葛亮不是四川地位高,他是在整个汉文化圈!一点都不夸张,我以前有个外国客户没啥可带的,我就把我在诸葛八卦村买的义乌工艺品送他了,我告诉他这是诸葛亮后人制作的时候,他惊的站起来双手接过,反复说他应该穿的正式一点。”

——“长的漂亮的敢叫赛西施,赛貂蝉,勇猛的敢称赛吕布,但是从来没人敢称赛诸葛,最多自称小诸葛[狗头]”

——“成都有个区叫武侯区,武侯区有条大道叫武侯大道,武侯祠所在的街叫武侯区武侯祠大街。所以你们真的以为是巧合?”

——“他不光在四川有光环加持,在整个华夏民族都有滤镜,包括现在人们听到姓诸葛都感觉是个聪明可靠的人。”

——“姓诸葛的一般都会高看一眼,司马的话就想着防着他一手[狗头]”

——“曹魏有曹魏的风骨,蜀汉有蜀汉的浪漫,江东有杰瑞,司马家翻遍史书,也只有一句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狗头”。“

天幕中。

伴随着评论区的开启。更多的资讯也随之而来。

虽然这里面并没有设计到具体的诸葛亮的事迹。

但古人也不难从中看出些什么。

东汉位面。

曹操已经逐渐明白了。

他的脸色慢慢变得凝重起来。

“从后人的言论来看,孤敢断定,这诸葛亮必然是刘备称帝路上之关键!”

“这必然是一名及其精通谋略的谋士!”

“正是有他辅佐,那刘备才能以一介白身而成就帝王伟业!”

曹操放眼于大殿之中。

“汝等可知这诸葛亮是何许人也?家在何地?”此话一出。

众人纷纷明了。主公这是想截胡了。不过这也正常。

这样一个牛逼至极的人物。

能把脚下还无立锥之地的刘备送上皇位。谁不想招致麾下。

“诸葛亮?未曾听过此人啊。”“倒是有些耳熟。”

“声名不显,或许是一隐士。”“不如派人寻访一番?”

“从后世人评论来看,这诸葛亮定然是才智无双之辈!”

“嗯?那司马家又是何意?后人为何提到此姓氏隐有鄙夷之意?”众人三五交谈着。

但谁也没能给出个答案。

见状。

曹操不禁叹息。

“孤明知世间有英才,却不能得之为孤所用,实乃憾事也!”一声叹息。

极尽惋惜之意。

——“就算过了一千多年,早已知道结果,但,我们仍然希望当年丞相能赢!”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一—“诸葛亮护了刘备大半辈子,死了还继续护着刘备!”

——“263年蜀汉亡,成都到西安263元的票价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备、诸葛亮、姜维几代人抱憾终生都没能还于西都,太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