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盘点只有华夏儿女能懂的超带劲的战歌-《精忠报国》
三国东吴那边。
孙权看到天幕上说关羽会大意把荆州丢了。
一下子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那个关羽老东西,我江东派人去求亲,他居然张嘴就骂。”
“这分明是没把我江东放在眼里。”
孙权一想到之前被关羽羞辱的事儿。
心里头那股火“噌”地就冒起来了。
而且关羽占着荆州。
我东吴一直就没法安心啊!
现在,关羽又把樊城给占了。
他们蜀汉的日子过得可美了。
一场接一场地打胜仗。
靠!
我还在这江东憋着呢!
吕蒙看到孙权脸色变得特别难看。
一下子就猜到孙权在想啥了。
赶紧上前说:
“主公,我有个办法,能把荆州弄到手。”
孙权眼睛“唰”地就亮了!
“子明,你有啥办法,赶紧跟我说说。”
吕蒙说:
“我可以先假装生病,回建业去。”
“然后让陆逊来接替我的位置,让关羽放松警惕,把他主力调到襄阳前线去。”
“最后,我再偷偷带兵过去。”
“这么一来,荆州就成咱东吴的了!”
孙权一听,又乐得不行。
“哈哈!”
一想到关羽那自大的脾气。
他肯定会上当!
“子明,好计策啊!有你在,我还愁啥大业不成啊!”
大宋高宗时空介面。
瞧见那天幕影像。
宋高宗长舒一口气。
可不是嘛!
虽说如今咱大宋偏安于江南之地。
可好歹还有四川跟襄阳这两处要地呢。
只要襄阳这座重镇稳稳在手。
再依托长江上游的险要地势。
这简直就是固若金汤,无敌之态啊!
只要两湖地区不沦陷!
咱大宋就能一直这么安稳地过下去。
打回去?那哪行啊!
这仗可咋打哟!
天幕不都明明白白说了嘛,南方压根儿就没法北伐!
这岳飞啊,真是脑子糊涂了。
没事儿老琢磨啥北伐啊!
安安心心地守着南方这片地儿,它不香嘛!
还想着迎回二帝。
他们要是真回来了。
那我可咋整哟!
三帝同朝?
这不是瞎胡闹嘛!
虽说大宋早晚有一天会灭亡。
但至少这亡国的锅别砸在我头上就行。
...
另一边呢。
岳飞那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没错!
只要咱大宋牢牢掌控着襄阳和四川。
那就有了跟金军长期对抗的资本。
西边靠着川蜀那天然的天险屏障。
中路就依靠襄阳来坚守防御。
而东边,长江就是一道天然的坚固防线。
直接利用两淮地区来牵制住金军。
这三条防线要是都守住了。
金军肯定就没法再往南进一步。
北伐的事儿,咱就慢慢谋划。
复兴大宋,那是指日可待啊!
......
“可这北伐的难度,那可不是一般的大!”
“要是没拿下川蜀,北伐就只能从长江中下游发起,走中路跟东路。”
“但这两条路限制可太多了。”
“一是:得逆着水流往上走,还得赶在夏天涨水的时候,快速行军。”
“二是:一旦过了淮河,就得马上在华北的大平原上,跟北方骑兵拼个你死我活。”
“三是:北方地域广阔,军队要是进入关中,从低处往高处打,得先攻破潼关。”
“就算进了关中,还得防备山西陇西,还有河套地区的突然袭击。”
“......”
天幕上弹幕一条一条飘过:
“——刘裕不就是这样嘛,好不容易拿下长安,人一撤走,关中立马就被瓜分了。”
“——主要是进了关中,前面还有一堆硬仗要打呢!”
“——南方军队进了黄河流域,一定要速战速决,绝对不能拖泥带水,不然真就得被前、左、右三面夹击了。”
“——”
“......”
......
东晋时空场景。
刘裕这会儿心里头也难受得很呐。
我好不容易才把关中给打下来呀。
为了拿下这关中。
我可是瞅准了后秦皇室姚家内部闹矛盾的机会。
一路从淮水、泗水那儿出发。
顺着黄河往西边走,先是打下了洛阳,接着又夺了潼关,最后才把长安给拿下。
费了这么大的劲儿。
只要再接着往东北方向打。
很快就能把山西给收入囊中了。
眼看着北伐的路就在眼前了。
谁承想后方却出了乱子。
本来朝堂上那些世家大族。
也就是看我军力强,才选择归顺我。
内部那叫一个不稳定呐。
刘穆之一走。
后方就只剩刘义符在那儿撑着。
那些个心怀不轨的势力,肯定会趁我不在建康。
想法子削弱我的势力。
最后我也只能没办法,被迫回到建康。
最要命的是,我当时脑子糊涂了。
居然安排才十二岁的刘义真去镇守长安。
还派了一群互相看不顺眼的将领。
结果最后全白忙活了。
这简直就是老天爷要断我北伐的路啊!
“人口、粮食、钱这三样打仗的关键东西,到了南宋之后,南北两边的情况就反过来了。”
“而战马呢,等火药技术成熟了,就没啥大用了。”
“现在唯一能影响南北打仗局势的,就只剩下地理条件了。”
“从民国时期的北伐,还有后来的三大战役,就能看出点门道来。”
...
“这期内容分析了一下为啥古代北伐会这么难。”
“——朱元璋能北伐成功,那运气和实力可真是缺一不可啊!”
“——老朱光是平定南方就花了15年,后来徐达北伐才用了1年。”
“——我觉得老朱北伐能成功,外部原因主要有三个:元顺帝自己作死,刘福通把元朝的力量消耗得差不多了,元廷内部还乱成一锅粥。”
“——要说历代北伐难度最大的,那肯定是诸葛亮蜀汉北伐,其次就是岳飞北伐。”
“......”
......
天幕在高空处开始变幻。
画面重新整理了。
一段新的影像跳了出来。
“这几首刻在dnA里的超带劲的战歌,只有华夏儿女能懂!”
“旋律一响起,我浑身的热血都沸腾了!”
......
看到这段新影像。
各个时空的古人全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只有华夏国人才听得明白?”
“莫非是《诗经》里的曲子?”
“可《诗经》的曲调不是早就没影儿了吗?”
“战歌?难道是打仗时唱的歌,可打仗为啥要唱歌呢?不是靠扯着嗓子喊吗?”
“还有这dnA到底是啥玩意儿?dnA咋还能动起来?”
古人对这新冒出来的影像,那是一点儿头绪都没有。
之前提到的人口和粮食,他们心里门儿清。
可对于这新出现的战歌和dnA。
古人那是满心的好奇。
就想知道后世人口中说的“战歌”到底是啥样的歌。
......
“闹了半天,这些歌还真就只有华夏人能懂。”
“前奏一响,直接就把场子给点燃了。”
“现在给大伙盘点五首超带劲的战歌,瞧瞧你的热血有没有被点燃。”
“第一首:《精忠报国》”
“屠洪刚那霸气的嗓音,一个人就唱出了千军万马奔腾的气势。”
“一闭上眼,眼前就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宏大场面。”
震天响的声音随着影像一同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