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少林九阳 无漏之身(第2页)
他横,便由他横,烈火焚江江自凉;
他动,便由他动,我似磐石根定中;
他惑,便任他惑,明月在天悬苍茫。
看!
火里栽莲终不坏,云开月现自在天!
般若为舟渡苦海,九阳证道即如来!
老衲无色,暮年得此,非为炫技惊俗,实乃佛祖慈光,照彻迷途。
此法非争胜之术,实为护寺卫道之基。
愿后来者:习武莫忘参禅旨,通神尤重养慈悲。
心印诸佛光自照,步生莲处是菩提。
书罢掷笔,窗外松涛飒飒,恍若当年江湖夜雨声。
诸佛垂目,照见此身。
——无色禅手书于藏经阁戊辰年腊月八日
裘图阅毕序章,不觉伸出舌头舔舐了一下嘴唇。
这少林九阳功有些超纲了.....
不但有护体反震之效,竟然还能释放三尺罡气!
要知道整个金庸武侠世界中,释放三尺护体罡气的唯有一人——天龙扫地僧!
原着九阳神功可没有护体罡气这一说,想来是这无色禅师纳百家所长后,将功法改良升华而得。
但就裘图缓缓闭上双眼,不由长吁一声。
不是因为神功繁复难成,而是此功改良者是如此的惊才艳艳,令人望其项背。
“又是一位参透末那识之人,这究竟该如何悟得到。”
不过裘图并非内耗之人,仅仅是片刻唏嘘便摇头不再去想,而是将目光落在秘籍之上。
方才细品序中玄机,他不仅辨明此功确为护体反震之法,更窥见几分末那识之玄妙。
但见经中所载,得悟者记忆如镜,往事历历在目,纤毫毕现;更兼悟性大开,慧心通明。
忆及峨眉九阳功郭襄手书序言,末那识尚能洞悉周身毫末。
再思辟邪魔功所述进而反推,末那识更能降服诸欲,达至六根清净之境。
故而非是先净六根方能悟得末那识,实乃悟得末那识后,六根自然清净。
思及此处,裘图不禁暗叹:世间多少参禅僧众,竟都误入歧途。
抬眸瞥见窗外暮色渐染,遂以左手拇食二指轻捻灯芯。
刹那灯火骤明,映得满室生辉。
裘图垂首翻卷,细细品读秘籍正文。
细观此功,除去内力提炼之法,少林九阳功不但与峨嵋九阳功一脉相承,更似是其进阶之法。
若将九阳神功分作多重境界,则少林九阳功当为峨嵋九阳功的后续境界。
然经两派高人推演改良,亦可独立修习。
少林九阳功玄妙之处,在于入门即是大成,但缺点便是中途并无威能显现之象。
也就是未能大成之前,数十年苦修毫无效果。
这也怪不得少林无人愿意修习此功。
二者共通之处,皆需藏气于穴,到最后都要打通周身三百六十五处穴位,将内力灌注其中。
单此一步,便需习练者内力深厚,否则何以填满诸穴?
差异之处在于,峨眉九阳功藏气后,将穴位视作小丹田,以意念贯通穴位附近浮脉络脉,形成微周天。
此法适宜逐个穴位循序渐进修炼。
少林九阳功则需先将三百六十五穴尽数灌满,再以秘法闭穴,使内压澎湃,一举大成。
欲臻圆满,需令三百六十五穴常年盈满闭合,使内力不走正经奇脉及浮脉络脉。
而是缓慢渗透穴位周围,将更细微之孙脉、隐脉乃至断脉蕴养贯通。
终至无漏之身,方为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