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皮巴拉1 作品

第1472章 145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第2页)

高管联席会倒是虱子多了不痒,毕竟不止种子库和部队手里各自握着大几十个专属专案,中科院与很多高校、科研机构乃至企业,都与新起点有长期合作。多一个社科院也没什么。

于是又一群老学究,迈入了新世界的大门。死神专案里多了一个新的社科研究室,一些调查员也接到了来自这个社科研究室的半正式委托,开始利用手上的职权,公然搞起了奇奇怪怪的社会实验。

这其中,山西俱乐部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毕竟他们有着极高的组织度,像社会实验这种需要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提供有力支援与保障的行动,他们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所以过去“几年”,他们基本垄断了社科院的专案委托。不能说赚得盆满钵满——毕竟社科院是公认的穷,相比中科院与工程院,经费并不充裕——但毕竟多了个进项。

而且这可是和正儿八经的国家级研究院合作,专案结束后个人还能获得表彰证书。证书往出一发,也足够内部论坛上其他同事红眼了。

不过山西俱乐部不讲吃独食,更不讲肉烂在锅里。虽然有任何分享与合作,肯定优先俱乐部成员,但外面有更合适的同事,他们也不会有门户之见、内外之别。

当然,所谓“更合适”,前提是你得在专案中拥有一定的地位、掌握一定的资源,同时你本人也得具备一定的能力。

于是,死神专案组的参与资格,一时间再次热度暴涨,受到几乎所有新起点调查员的追捧与向往。

眼见着山西俱乐部一边赚公司的收入,一边赚配套机构的委托金,一边还能和真正的大机构甚至部队合作,甚至因此获得了他们过去难以想象、不敢期盼的人脉关系……

“调查员无需挣死工资,有的是手段能赚钱”“调查员不只是一份待遇优渥的工作,更是一份可以带来社会影响力的事业”等观念,在新起点内部越来越广为人知、深入人心。

山西俱乐部的模式,也在现实世界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一次又一次引来同事的关注、重新整理人们的认知、激发他们的热情。

山西俱乐部也从不敝帚自珍。同事找上门,他们都会倾囊相授。这倒不是说他们多么大公无私,而是因为他们在这近一年的实践中,真正意识到他们这区区几百人的局限性。

想要让山西俱乐部更上一层楼,俱乐部成员自身的努力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们已经触及到那块看不见的、但所有人都知晓其存在的玻璃天花板:

公司与行业,对调查员的种种限制,让他们愈发有种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憋屈感。

想要突破这层天花板,他们就必须让更多同事,甚至同行,加入进来。否则现在基本就是他们的极限、他们的高光时刻了。未来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们就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所以当其他分部的同事向山西俱乐部的成员取经时,他们全都展现出了令人动容的热情与坦率。

但山西俱乐部的模式与规矩,是乔木与所有成员在实践中一点点摸索出来的,它是否适合其他分部甚至其他机构,还是个未知数。

毕竟每个调查员团体,都有各自截然不同的客观环境与现实问题。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乔木。

所以照搬山西俱乐部的经验,很可能会南辕北辙。最终依然是那些能够直面自身客观情况、解决自身客观问题的团体,才能真正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