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6章 高会的补救方案(第2页)
他们恨不得揪出那个叛徒,扒皮抽筋!
直到所有人都骂累了,大会议室中重新陷入寂静,从头到尾没怎么说过话,仿佛老僧入定的洪永义,此刻才再次开口:
“发泄够了,就说正事吧。现在事情到了这一步,也没必要装模作样地遮掩了,我就直接点问了,关于如何善后,大家有什么办法?集思广益,有任何想法都能说,谁都能说,不需要有任何顾虑。”
众人面面相觑,但谁都没有开口。
洪永义干脆亲自点名:“老任,你是第一副总,你起个头吧。”
任成远没怎么犹豫,直接给了个主意:“让田明辉主动承认诬陷,撤回投诉。”
“这是个想法。”洪永义点了点头,却没继续往下说。
因为这只是个想法,却不是办法。
首先就是谁来揽这个活儿?“劝说”田明辉,要么软劝,要么硬劝。
软劝,肯定不能随便点将,只能大家自告奋勇,一定是自认为能成功的才会主动请缨。这几乎等于承认自己就是田明辉的幕后主使了,就算不算承认,嫌疑也会大大增加。谁也不愿意当这个出头的椽子。
硬劝,那就更麻烦了。万一人家不吃这套呢?万一人家就是头铁,就是要鱼死网破呢?他们还敢灭口不成?
现在最多是大家一起被开除职务,指使灭口则是掉脑袋。
其次,正式的调查流程已经走完了,整个流程中产生的函件、文书、视频、音频、报告……一大堆东西存在公司云端,不可能凭空抹去。
能凭空抹去吗?其实能,这有什么不能的。事儿是人做的,只要人想,什么做不到?
可谁敢做这个主、拍这个板?
这种时候就算大家全票通过,全都拴一根绳上,也保不准有人发神经就是想自爆。毕竟共事多年,谁和谁之间还没点儿矛盾、恨不得对方马上暴毙了?
哪怕现在没事儿,半年一年后,谁犯事儿被双了,亟需立功了……这屋子里三十多口人到时候连自首的机会都没有。
这就是民主的作用之一。这种制度下,出了事大家确实可以一起匀板子,化集体责任为集体没责任。却很难联手用违法掩盖违法,一起一错再错、错上加错。信任成本太高了。
所以任成远这个想法,确实只是个想法,算不上办法。理论上可行,实践中行不通。
见任成远说完了,洪永义接着点名:“老孙,你有想法吗?”
孙庆书是第二副总裁,看上去洪永义是按座次排名挨个点的,但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心虚,孙庆书总觉得对方就等着点自己呢,先点任成远只是为了不突兀。
此刻的他甚至都有些不敢去和洪永义对视,干脆就这么低着头看着桌面,皱着眉头似乎是在全力思考对策。
所有人都不说话,都看着他,等他发言。
他则心中读秒,也不知道准不准,反正读到六十多,觉得差不多了,就苦笑着摇头:“我是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让其他人先说,容我再想想。”
没想到洪永义却不许:“别跳过了,直接说吧。想了这么久,没有好的想法,总有坏的想法吧?是好是坏都说出来听听,给其他人提供点灵感也是好的。”
这话听着很有道理,但孙庆书的脸却微微变色了。不止是他,不少同僚听到这话,看他的表情和眼神都变了。
只能说能干到这个级别的,工作能力不见得能傲视部门,但肯定各个都是人精。
孙庆书知道,对方嘴上这么说,但他今天要是不给出个可行的办法,对方是不会轻易放过他的。
无奈之下,他只好又故作思索片刻,才说出了自己的主意:“能不能做一做乔木那边的工作?”
“做乔木的工作?”不少人都面露疑惑,不明白乔木那边有什么可做的。
“展开说说。”洪永义步步紧逼。
孙庆书只好硬着头皮继续上:“能不能让他改……”
他卡住了,犹豫片刻,还是决定给自己套一层遮羞布:“项目中的事情,其他人都只知道其中一部分,这些片段有没有可能失真?不准确?”
见其他人陷入思索,他继续道:“现在的情况就是,只有乔木一人知晓事件全貌。有没有可能,其实是他搞错了?两名p10也许有错,可真的到了叛徒的程度了吗?如果我们认真和乔木聊一聊,让他再仔细回忆一下,这件事会不会有转机?”
这下所有人都明白了,“做乔木的工作”是这个意思。
让乔木改口甚至撒谎,降低两名p10之所为的主观恶性,从源头上削弱这次事件的恶劣程度。
虽然其他几十名调查员都众口一词常耿害他们,但他们也说不清整个事情的逻辑与过程,因为他们知道的太少了。
目前来说,乔木的口供最完整,是最核心的证据。只要能说服对方改口,整件事的操作空间就会大很多很多。
总的来说,这确实是个好主意,而且可行性很高。但人们并没有因此松一口气,反而依旧面面相觑。
因为有个新的问题:谁去找那个刺头谈?
不少人直接看向唐蒙,但很快就挪开了视线。他们都知道,唐蒙早就和乔木掰了,正是在他们的压力下掰的。虽然两人不至于反目,但现在的关系肯定也不适合谈论这种事了。
这下人们终于感受到不方便了。之前乔木的“监护人”是高会成员,什么事都好私下里谈。
等唐蒙退出后,整个高会没人能和那小子建立关系、达成互信,他们只好退而求其次,让未知项目事业部的副总监周小航成为对方的“监护人”。
好用倒是好用,周小航说话乔木也听。关键是周小航不是高会成员,很多事情他没有知情权,没法跟他说,更没法跟他说透。
高会与乔木之间的沟通也就没最初那么顺畅了。好在闹腾了几次之后,乔木似乎也成熟一些了,不再那么频繁地搞事情了,最近这大半年更是老实得不行,以至于很多人都快把他忘了。
但现在,他们又不得不把这个人想起来了,不得不重新面对那个老问题:偌大的高会,没人能跟那小子说得上话;堂堂高会,在那小子那里没有任何规章制度之外的影响力。
“孙总这个主意好,我觉得可行,”一个女声响起,“要是大家都同意的话,我提议,这件事就请孙总负责?”
众人看去,是人事部总监龚昕,洪永义的铁杆。
孙庆书听出了其中的恶意,可不等他推辞,洪永义却开口了:“老孙不合适,那个乔木挺记仇的。”
这是实话,全公司中高层都知道孙庆书与乔木不对付。他去找那小子谈,别说成事,不坏事儿就阿弥陀佛了。
但孙庆书惊讶的是对方竟然没看他笑话,而是主动替他说话了。对方的这一举动,不仅没让他感动,反而让他心中警铃大作。
洪永义并不在乎孙庆书怎么想,而是直接看向另一个人:“海军,这件事你扛一扛,怎么样?”
所有人都愣住了。
王海军,新项目事业部总监。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是这个人选,就连王海军自己都很意外,毕竟房间里和乔木打过交道的人不少,偏偏他和那个乔木从未有过任何交集。
就算不说经常打交道的卓平贵、唐蒙,这不还有拐弯抹角沾点边的张世光呢嘛。资讯部的栗慧晶、商务部的朱凯琳、外部项目事业部的何云福,这三位也都打过交道。
何云福更是乔木的顶头上司,管着全国的外部项目事业部。反而他这个新项目事业部总监,从各方面看都和乔木八竿子打不着吧?
除非……
王海军脑海中冒出了个大胆的想法。不只是他,在场不少人都生出了相同的猜想。
果不其然,洪永义也不问他行不行,就算是直接点将了。点完将又接着说:“讨论一下吧,该怎么说服那小子改口。有事求人,总不能空手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