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0章 噩耗一个接一个
乔木直到抵达风控部大楼,都没遇到一个搭理他的人。来到邮件要求的会议室时,里面更是只有卓平贵一人,也就是说连调查组都没组建。
后者见他进来,甚至还面带微笑地与他客套了几句。
虽然对方很快就直奔主题,但也只是问他传送舱损坏有没有带来什么困扰。
这也让他确定,公司高层不仅还不知道两名p10战死、两百余名调查员陷入疯狂,甚至都不知道他们这些人是在传送舱瘫痪的情况下返回现实世界的。
显然,公司之前从未出过这种事情,所以整个系统面对这种闻所未闻的突发状况,从上到下完全反应不过来,整条信息链自下而上表现出了巨大的迟钝。
但这同时也让他产生了另一个疑惑:风控部既然什么都不知道,那急匆匆叫他过来做什么?总不能真的只是慰问吧?
不过随着卓平贵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提问,他就意识到,对方叫他来不是为了他的事儿,而是另有隐情。他不是来接受调查,而是来协助调查的。
这也激起了他的好奇心。
考虑到公司不可能一直这么迟钝下去,等察觉到他们这群人的异常后就很难再信任他们了,他决定当机立断。
“卓总,是出了什么事了吗?”他直接把话捅破,赶在对方本能否认之前提醒,“您什么都不让我知道,那我怎么在那么庞大的记忆里找线索?这不是大海捞针嘛。”
见对方犹豫不决,他又推了一把:“您要不请示一下高会,我能不能签保密协议?或者让唐蒙过来帮忙,他可以直接提取记忆嘛。”
乔木这话的本意是刺对方优柔寡断、做不了主,但被卓平贵听去就是另一种心思了。掌握一定线索并拿出初步可行方案之前,他并不想就这么两手空空地直接上报高会。
于是思前想后之下,他直接拿起手中的平板,给乔木推了一份保密协议,待乔木签完后,就说起了这次谈话的缘由。
“还记得去年印度斋普尔事件吗?恐怕要重演了!而且这次是在国内,破坏性只怕会是那次的几十上百倍!”
“您确定?!”乔木被吓了一大跳,“有应对方案吗?高阶战斗调查员都动员了?上级部门那边通知了吗?其他机构是什么章程?目前有哪些线索?需要我做什么?”
一连串问题连珠炮似地问出来,把卓平贵问得一时有些回不过神来,恍惚中还以为自己是在给洪总做汇报。
好不容易缓过来,他又意识到一个问题:“你知道斋普尔事件的真相?”
“我知道,无限战争,并立宇宙。”这种大事前,最重要的就是互信,乔木也不打马虎眼了。
见对方一脸呆滞,他又道:“这个我早就在资讯部签过保密协议了。而且您忘了?《永恒王传奇》那次就是我上报的。此外我一直和贵部那群心理异常者打交道,冯硕、郑佳雯、乐作云……”
“行了行了,”卓平贵打断了他的掰指头数名字,忍不住苦笑,“我就知道,你们会乖乖听话,猪都能上树!”
“猪确实能,豪猪很擅长爬树。”乔木一本正经。
卓平贵狠狠剜了他一眼,嫌他这种时候还没个正形。但两人间的氛围也确实随着他的俏皮话,登时缓解了不少。
确认了他是知情者,而且是资讯部“追认”过的合法知情者,对方也就没了后顾之忧,毫不保留地说起了这件事——除了调查员复制体那部分。
坐在对面的乔木却越听表情越怪。听地点、算时间,再考虑到令卓总失态的人数,这群“入侵者”……似乎、大概、也许、好像,和他还挺熟的?
正说着,他身后的玻璃幕门就被敲响了。
进来的风控部同事看到乔木,明显愣了一下,才对卓平贵道:“卓总,有事情需要向您做个汇报。”
“说吧。”卓平贵没多想,喝着水示意道。
那同事却面露难色,又使劲看了乔木好几眼,才道:“您看是不是请乔工回避一下?”
乔木心中有了大致猜测,起身就要避嫌。对方却先他一步,笑着摆手:“哪有让客人出去的道理,你稍坐,我去去就来。”
几分钟后,卓平贵就面露古怪地回来了,见到乔木,表情更怪了,也不隐瞒:“乔工,你知道他找我是什么事儿吗?”
“我猜还是和传送舱有关?”乔木试探道。
对方点头,又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多个分部上报,你那个项目的成员,在传送舱瘫痪期间就自己醒来了。这事儿你知道吗?”
乔木没说知道,也没说不知道,反而整个人往后靠在椅子靠背上,一脸轻松地说:“如果要聊这个,我建议您稍等一会儿。”
“稍等?”对方愣住了,“等什么?”
“等所有消息到齐了,省得聊乱了。”
话音刚落,卓平贵放在桌子上的手机就响了。他本想直接挂掉,习惯性地瞥了一眼,还是接了起来,脸上露出客套的笑:“何总,什么事?”
三十秒后,他脸上的笑意就消失了,腰板猛地挺直,声音也陡然提高了几度:“疯了?!什么叫疯了?”
从这一刻开始,他严肃而审视的目光,就再也没有从乔木脸上挪开过分毫。
直到电话挂断,他又与乔木对视了半天,才再次开口:“乔工,知道是谁的电话吗?”
“何总,外部项目事业部总监何云福,没错吧?”
乔木的平静让他心里一时都有些犯嘀咕,以为自己搞错了。但还没等他深入思考自己是不是冤枉对方了,乔木又接着说:“除了我那个项目组两百多名调查员丧失理智,还有别的事情吗?”
“两百?!”卓平贵直接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啊,说早了,”乔木一脸“恍然”,“看来内部项目事业部的消息还没报过来啊。”
外部项目事业部要和同行打交道,伤亡更频繁,对这种事情反应更迅速。内部项目事业部相对而言就要迟钝一些了。
意识到出了大事的卓平贵,表情也彻底冷了下来。一同冷下来的,还有他的情绪。也许是触底反弹,经历了一上午的突发状况冲击,此刻的他反而变得无比冷静,思绪也无比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