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3章 别用圣画像(第2页)

宫天宇奇怪地问:“你拿这些干嘛?疫病的帮手很棘手?”

如果只是疫病,一幅圣画像就足够将对方克制得死死的了。

“不是疫病!”观月恨恨地说,“是家贼!内奸!叛徒!”

家贼?真是常耿?

宫天宇立刻眉头紧皱,虽然不知道详情,却本能地感觉事情并不简单:“详细和我说说。”

“行,等我回来。”观月随口丢下一句,抄起圣画像就往外跑,“让一让。”

但他没让开,反而更加堵着门了,语气也多了几分严厉:“现在就说!”

观月一下子就愣住了,急切慌张如潮水般退去。等她反应过来时,自己已经坐在椅子上,向对方详细讲述今天发生的一切了。

她一时有些愣怔:自己竟然被一个十几岁的小孩给镇住了?这什么小孩?少年大名吗?

“继续!”发现她突然不说了,宫天宇催促,“你不是赶时间吗?”

回过神的观月继续讲述,很快就将今天的事情,事无巨细地讲了一遍。讲完之后,看着对方眉头紧蹙的沉思模样,她反而不催了,耐心等待着。

此刻的宫天宇,只在思考一个问题:常耿那家伙,到底想做什么?

他和对方没什么私交,但前前后后也大大小小合作过十来次,有一定的默契,自忖自己对对方的行为模式还是很了解的。

常耿不是积极多事的性格,做事情没有太强的主观能动性,通常都是确定了必须要做什么了,才会动手。其他时间通常都没什么存在感,在他们这些高阶调查员的项目中,对话语权、指挥权也不感兴趣,属于黄金配角那种。

他不明白这一次,对方为什么要把事情搞得这么复杂。

但有一点他可以确定,常耿肯定不是这次阴谋的策划人、指挥官。

平日里不显山不漏水的大Boss,只会存在于剧情世界,现实世界不会有这种人。因为任何人的经验与能力,都是在实践中获得的。

实践越多,犯错越多,经验越丰富,能力越强。不实践,不行动,就永远不会进步。

常耿平日里是高阶调查员们公认的黄金配角,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不抢话语权。这种人,不可能莫名其妙搞个阴谋,就一夜之间成行动领袖了。

也就是说,常耿肯定不是幕后Boss,其背后肯定还有其他人。

确定了这一点,宫天宇就能按照自己对常耿的了解,来分析对方的行为模式、推测对方的目的意图。

已知常耿不会做多余的事情,但也不会偷懒怠工,是个以行动效率为指导准则的调查员。

那么对方这段时间以来这一系列莫名其妙的复杂行为,就一定都有着明确的目的。

宫天宇自己也是从p6到p9再到p10,一步一个脚印升上来的,在分部、省部时都是顶梁柱级的存在,团队管理与行动计划经验丰富。

他很清楚,算无遗策的诸葛亮,只能存在于小说中。现实中,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所以计划越复杂,越没用。

你定十步,往往到第二步就开始走形了,从第四步开始,后面的计划就彻底作废了。白忙活。

这样一来,“敌人算无遗策,把几百人的能力、心性与行为模式都算计进去,以此制定了一套极其复杂的计划,并严丝合缝地执行了几个月没走形”,这种扯犊子玩意儿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剩下的可能就只有一个:敌人有一个非常固定的诉求,从疫病到孪生,这些具体执行者这几个月来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实现那个诉求。

也就是说,这一系列行动之间,并不是流程关系,不是第一步第二步……第十步的关系。

而是平行关系、替代关系。是第一个计划失败了,于是尝试第二个计划,然后第三个、第四个……

那个诉求,肯定不是引出乔木。如果真的那么简单,他们直接大街上把观月抓走就是了。

那他们究竟想做什么?疫病不停释放瘟疫、常耿伪装白大褂欺诈、此刻违规袭击同事……

思索之中,宫天宇的视线落在了那幅圣画像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不要用这个,”他边开口边起身,“我去取之前给你们做的解药。”

观月眉毛一扬:“你确定?”

那天她亲自确认解药有效后,对方这几天就做了几百人份的解药,以备不时之需。

但她根本不觉得自己会用得上,因为她对对方的身份已经有了一定的猜测了。

如果猜测为真,那无论这个宫本一郎真实身份是什么,他的存活、存在,肯定比狛志夫妇还要敏感,还见不得光。

对方现在突然这么说……

“你能不能先解释一下为什么?”

宫天宇头也不回地拒绝了:“你不是赶时间吗?”

“%*@#%!”观月狠狠翻了个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