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9章 “万务留痕”的死结(第2页)
两个可怜又可悲的女人,如同两只孤苦的小兽,对外界露着短小的獠牙,夜深人静时就会紧紧贴在一起抱团取暖,相互慰藉。
李春霞沉浸在自己的心思与情绪中,后面的参观与介绍完全没看进去、没听进去,稀里糊涂就跟着队伍来到了早已为他们准备好的大会议室。
看得出李盈对这场商务非常重视,前台那两个漂亮的女职员,不知何时已经候在会议室旁,特意为他们开门。
“来聊聊我们对项目的具体安排吧。”待所有人入座后,李盈调出提前做好的精美ppt,拿着激光笔准备讲解。
乔木对“万务留痕”项目最初的构想很简单,就是找个现成的区块链平台,将所有信息加密上传。
他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市面上没这么成熟的产品,您得自己定制。
稍微研究了一下,他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理论上他只需要围绕公司现有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构建一个专门的区块链平台,然后公司所有erp信息都会实时自动上传到平台上。
看着简单,其实并不难。
但等到这事儿一上会,难度就直线激增。因为万务留痕的前提是全数字化办公。
目前市面上根本没有一套成熟的、能满足所有行业所有公司所有部门所有工作所有流程的高契合度erp。
各个部门都有自己青睐的数字化办公系统。
比如erp更多局限于财务、采购、生产、物流与销售之间的跨部门事务。
供应链那边还需要另一套适用于研发、生产、售后这个流程的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还需要srm供应商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系统。
生产那边还需要mrp物料管理系统、wms仓储管理系统、mes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Qms质量管理系统……
各线上平台需要oms订单管理系统。
市场部需要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每个部门都有侧重于自身业务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它们之间还完全不兼容。
就算区块链平台为每一个管理系统都提供定标准接口和Api,传输上去的数据也无法共享,更别说高效的智能化搜索了。那样还不如维持纸张办公,花点小钱做好档案管理。
正常来说一家企业不可能每个部门都这么独,都非得用自己心仪的管理系统。大部分不那么关键的部门肯定要做出妥协的。
但现在智翱要强推全数字化办公,各个部门当然就需要能够高度契合自身的管理系统了。
否则他们就得雇佣专人,将那些系统无法统括的信息,手动录入区块链平台。
这样一来不说成本,首先就有数据造假的风险了。
那样一来,“万务留痕”项目本身也就没有意义了。
区块链做信息保真,最大的软肋在链外,就在最初的录入环节。它可以保护已经录入的信息不被篡改,却无法保证他人从一开始就录入虚假信息。
所以“万务留痕”项目的前提就是必须系统自动录入,绝不能假以人手。否则以乔木对官僚体系的了解,时间久了,他们绝对会生出五花八门的方法来“灵活处理”。
一场会下来,这件事成了个死循环。
打破这个死循环的唯一方法,就是投入巨资定制一套与智翱自身高度契合、囊括所有部门所有办公需求、模块化能随时调整功能的超级整合版erp系统。
如果是这之前,各部门高管提议咱们花钱定制一套超牛逼的erp吧,跨部门事务效率绝对杠杠的,用个十几年就能回本。
那时的乔木绝不会同意,这方面他还是很抠的。
但现在,为了“万务留痕”系统,为了在劳动者关爱领域切实做出成绩,这笔钱他决策起来没有一丁点的心理负担。
这方面他还是很大方的。
但智翱愿意掏钱,不代表那些erp企业愿意接单。
原因很简单:这么深度的定制,乙方需要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完全锁死在这个项目上。先不说亏不亏本,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就是个大问题。
本来我一百个码农用两年开发一套系统,稍微改一改就能卖给几千几万家企业,完全可以开枝散叶、细水长流。就算第一家企业只给我一百万,后面我能赚回来十个亿。
现在我一百个码农可能得三五年时间,弄出来的系统只能给你一家用,完全卖不给第二家。
等于你给我多少我就赚多少,甚至白纸黑字的合同下,我成本管理一旦失败,还可能亏本。
生意不是这么做的。
即使智翱数次提高预算,接触的大部分国内外知名erp企业,都不愿意接这个活儿。
大家普遍认为智翱的想法过于天真,建议他“面对现实”。
李盈在了解智翱的诉求后,做了非常充分的功课,再加上有李春霞这个“内应”,她很清楚智翱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