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章 后续的部门改革(第2页)
看上去仿佛是公司不务正业、官僚主义下的臃肿不堪,实则每一个部门都有它们自己的重要职责与使命。
它们的存在,恰恰是为少数业务部门保驾护航,让那些在一线奋斗拼杀的同事,能够更加投入、无所顾虑的创造价值。
没有它们,风险也不会消失,隐患也不会消失,相关工作只会转嫁到现有部门身上,造成职责与业务的混乱。
这一次乔木新规划的合规部也是如此。
伴随着智翱全新组织架构的落地与实施,乔木也趁机对各个部门及高管职务进行了重组。
他本人正式出任智翱科技的p29董事长、总裁、首席执行官。
公司正式组建质量管理委员会,目前下辖有生产管理部、陈文建的品质管理部、弓永康的流程管理部三个二级部门。
由归业鸣出任p28公司资深副总裁,兼委员会主席。那三位则担任p24高级总监。
归业鸣也由此成为公司唯一的资深副总裁,继续确立了他是乔木之下、公司当之无愧二把手的地位。
公司正式组建供应链管理委员会,目前下辖供应链设计部、采购与供应商管理部、供应链风险管控部三个二级部门。
曾担任联想全球供应链采购副总裁的杨青,出任p27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委员会主席。
这两个一级部门的委员会,则由公司高管团轮流担任委员职务,必要时甚至可以邀请公司外人士担任委员。
相较传统的部门,委员会的特点就是集体监督、集体决策。
这两个委员会是乔木精心设计的,它们分管的业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职务犯罪的重灾区。
为了避免有人一手遮天,导致部门在腐败中失控,他才决定将这两个部门改为委员会,由轮岗制下的集体决策来遏制腐败与渎职现象。
这样一来,虽然担任长期委员会主席,但归业鸣与杨青这两位得力干将的权力还是遭到了极大程度的侵蚀。
归业鸣不必说,他从一开始就是乔木钦点的公司二把手,没有人能轻易撼动他的地位。
杨青就比较尴尬了,这位联想核心部门副总裁,加入智翱之前就是实实在在的跨国大公司决策层高管。
让他的地位低于归业鸣已经是极大的委屈了,现在又要稀释对方的职权,这就让对方的处境更尴尬了。
乔木为此花费了大量精力安抚对方,不仅给了对方仅次于p28资深副总裁的p27高级副总裁头衔,还明确承诺合适的机会下,他会给对方更多的担子,也就是更多的职权。
当然p27高级副总裁的头衔也不是对方专属。
事实上在乔木的设计中,未来所有业务不敏感但权力敏感的一级部门,都会以委员会的形式建立。例如他计划中的投资评审与资产管理委员会、道德与合规委员会。
这样一来,相比传统一级部门,这些一级部门的掌门人肯定要受委屈。为了安抚他们,自己与归业鸣之下的p27高级副总裁头衔,将成为他们的标配,也只有他们能够享受到这个头衔。
说白了就是典型的高职级配低权限。
徐学民的研发部则是另一个例外。它既没有改组成传统一级部门,也没有改组成委员会,而是改组为研发中心。
徐学民本人出任首席技术官、p25研发中心总裁,但不挂公司副总裁头衔。
这样一来,徐学民本人在高管内部的排位就被模糊化了,谁也说不清他算老几。
但研发部因为改组为研发中心,基本变成了独立王国,徐学民这个研发中心总裁,在研发中心内部理论上可以说一不二。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将研发中心尽可能与其他职能部门间隔开,保持研发工作的独立性与纯洁性,避免研发被其他场外因素干扰。
而徐学民本人一旦“堕落”,即使他在研发中心说一不二,但没有副总裁衔的他,很难抵挡高管团队的诘难。
余俊的软件业务部,之前是一个独立的二级部门,这次也被划入研发中心了。
艾忆没什么好说的,直接出任p25首席科学家,不挂副总裁衔,不承担任何管理工作,地位超然,没有人会和她过不去。
剩下几名高管,柳婷出任p25副总裁、首席市场官,分管市场营销部、品牌建设部、政府关系部、客户关系部与客户服务部。
周蕾出任p25副总裁、首席人才官,分管员工服务部、业务合作部、人才培养部。
这两位虽然只是高管层中级别最低的副总裁,但与p27高级副总裁兼委员会主席不同,身为公司首席官的她们,在自己分管的部门内可以说一不二。
这就是低职级配高权限。
而程霞、冯康与刘栋梁这三位元老,他们负责的财务部、后勤服务部与工程管理部依然是二级部门,三人也只是直接越过p23总监,升为部门责任岗最高的p24高级总监以示安抚。
起码与阎志强一个级别。
财务部未来会由专门的首席财务官统领。后勤服务部与工程管理部也会归于设想中的投资评审与资产管理委员会,由一位高级副总裁兼委员会主席负责。
这三人担任不了,原因无他,能力不够。
杰里·麦克道格拉斯则出任p23的线下零售部总监。之所以没有直接升到p24,是因为对方完全没来得及做出任何成绩,而且对方对这一级之差也毫不在意。
一场会议下来,公司现任高管就全都一根萝卜一个坑地栽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