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8章 全新的管理岗考核制度(第2页)
但乔木不这么想。他认为,至少在高新科技行业,一个真正优秀的管理者,绝不应该是凭借所谓的“管理能力”上位的。
在他看来,只有真正的专家,才有资格做领导。
凭借管理能力上位的人,也许确实能把一支团队管理的服帖、高效,但却会让这支团队逐渐丧失创新的能力、动力与激情,最终归于平庸,彻底泯然众人,成为一颗颗毫无创造力的职场齿轮。
相反,那些业务专家也许没法让一支团队保持和谐、稳定,却能带领团队持续探索、创新。
前世大名鼎鼎的百度,它的掉队与没落就证明,管理者一旦脱离一线、丧失业务敏感性、只专注于揣摩人心,他们就一定会彻底丧失创造力;以他们为纽带的战略与执行就必然脱节;再优秀、再先进的创意与方案,也注定会沦为无法落地的摆设。
智翱是一家视创新为生命力的科技企业,乔木宁可容忍它管理上没那么顺滑、氛围上没那么和谐,也绝不能容忍它丧失创造力与创新的激情。
“我们要实装到什么程度?”周蕾问完主动提议,“我建议先只在提拔层面推广,降职层面可以延后,比如半年左右?”
乔木想了想,点头同意:“可以,就这么做。”
管理者-2制度不只用于升职,还将作用于降职。任何管理者一旦连续两次-2考核不合格,都会直接降级。
不过现在这项制度才刚起步,就拿它当成大棒肆意挥舞,对广大管理层并不公平。所以设置一个延后生效期,让管理者们有一个缓冲时间就很有必要了。
而且乔木真正的目标不是-2,而是-3-4。中基层管理者-3考核,高层管理者-4考核。
他也暗下决心,用两年时间全面实现-3-4。
基层管理不能丧失创新力,手握企业战略资源的高层更该如此。
他也不允许公司任何高管,时间久了地位稳了,就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
如果你不能时刻与你的团队共进步,就请你下去,甚至请你离开,让有能力的人上来!
智翱不会激进地搞管理层末位淘汰,但智翱的管理层也休想轻松吃老本,占着茅坑不拉屎。
确定两件事都可行后,周蕾与乔木敲定了新方案的deadle,又问:“相关工作我们什么时候与人资部做对接?”
乔木却果断摇头:“不需要。这两件事由你的团队来推进,不用把自己当外人。”
听到这还真不拿她的团队当外人的要求,周蕾的心脏狠狠一跳。她敏锐地意识到了一种可能性。
咨询机构内部结构非常扁平,外部业务量也非常有限,可以说整个行业能够容纳的合伙人数量极其有限。
那要如何确保新人有盼头?那些前辈们都去哪了呢?答案就是:都跳槽去客户企业了。
咨询机构的项目负责人,在某一个项目中与甲方老板对上眼,受邀跳槽直接加入甲方,甚至带着一整支团队完全加入甲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甚至是行业常态、受各咨询公司鼓励。
而且也是这些咨询公司拓展人脉、争取长期优质客户的核心手段,没有之一。
毕竟我的人给了你,咱俩之间也算“挑担”了……
乔总对自家人资部的不满已经溢于言表、不加掩饰了。作为人资部的负责人,那位温经理于情于理都不可能再在这家公司久待了。
那之后的人资部,就需要一位新的负责人。它的人选……
在智翱即将迎来架构模式大改造、人资部即将迎来大清洗的当下,想要从外面再找个合适的人选,显然已经来不及了。这个摊子谁来了不得先熟悉个一年半载。
但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她自己!
意识到这一点的周蕾,心脏又不争气地狠狠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