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我的空壳公司不可能这么值钱(第2页)
那就只有一个解释了:这个倪爱军的朋友,在轻视她,把她当成“可以欺负的乙方”看待了。
这么想着,顿时她的脸色就不好看了。
倪爱军敏锐地察觉到母亲心情在迅速变差,一时又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李春霞不是什么养气的企业家,女性想在社会上拼杀出头,也不可能养气,反而得尽可能地将强势挂在脸上。
乔木也看出来了,他大致一想,就猜到对方是误会自己不尊重了。
他没有解释,也没有道歉,反而闲聊般说道:“上午刚和星海重工的孔总见了一面,他还称赞智翱这是‘六个零’企业。”
“六个零?什么意思?6s管理那种吗?”倪爱军是个称职的捧哏。
“不是,比不上6s”,乔木一脸自嘲,“零员工,零资产,零项目,零收支,零纳税,零专利。”
他双手一摊:“这不就是六个零企业吗?”
倪爱军一听顿时乐了:“你这不就是个空壳公司吗?你还敢找孔玲她爸谈合作?”
李春霞也微微笑着,眼见对方这么自嘲,心情也好了些。
“但你别说,我这家六个零公司,还就是谈成了。”乔木嘚瑟地咧着嘴。
“谈成了?!”倪爱军有些惊讶,“又跟上次似的,空手套白狼套了两千万?”
“怎么说话呢,什么空手套白狼?那叫信心投资!”乔木瞪了对方一眼,得意地说,“这次比上次多多了。”
“多多少?”倪爱军好奇,“五千万?”
乔木抬起两只手,一只手比“四”,另一只比“二”。
“什么意思?”倪爱军挠了挠头,“四千两百万?”
“是四千万,20%股份。”李春霞受不了自己儿子在这里犯蠢。
“那不少了!”倪爱军替乔木惊喜,“孔玲说上次才两千万30%股份,你这个什么……智翱?比那个芸木还值钱?你不是说啥都没有呢嘛?真的是信心投资,全靠信心啊?”
乔木没回答,反而维持着两只手,笑着说:“再猜。”
“啊?猜错了?”倪爱军想了想,“我妈猜反了?两千万,40%?你亏了?”
李春霞在一旁没说话,但也有些好奇,心中猜测总不能是四百万20%吧?
乔木也不卖关子,直接揭开了谜底:“4个亿,20%股份。”
李春霞悚然而惊。
倪爱军则愣了好一会儿,才猛地反应过来,扯着嗓门:“多少?!”
他对商业不感兴趣,但耳朵早就被他妈磨出老茧了,听久了听多了,也知道不少商业常识。
“你小点儿声!”乔木被大嗓门震得下意识往后躲了躲。
“不是,你干啥了?四个亿才20%?”倪爱军却激动地嚷嚷着,“那不就是说你这个六个零公司值……”
他“吱”了半天,算出了结果:“200亿?!”
“……”乔木和李春霞都沉默了。
这一刻,李春霞只想找块纱巾把脸蒙起来,蒙倪爱军的脸,免得别人认出这是她儿子。
她甚至开始庆幸自己儿子是找了班上,而不是跟自己要钱创业。
“20亿,不是200亿,”乔木无奈地纠正,又抱怨,“你真扫兴!”
让对方这么一说,他这20亿好像也不算什么了……
倪爱军也反应过来了,嘿嘿傻乐。
“星海重工投了你公司四个亿?”李春霞终于开口了,言语之间却是不信。
“不能这么说,”乔木摇头,“不是投资我的公司,而是购买我手上的股权。”
这笔钱钱不是打入公司账户,而是给他个人。
“而且准确的说法是,星海重工用3个亿购买我15%的股权,孔总个人自掏腰包一个亿,额外购买我5%的股权。”
“卧槽!那你这就成亿万富翁了?!”倪爱军听得目瞪口呆,但转念一想,“那你不是得交45%的个税?自己就落2个亿?”
“20%,”李春霞忍不住纠正,“企业分红所得,只缴纳固定20%的个人所得税。”
她不再给自己宝贝儿子丢人现眼的机会,直接问乔木:“跟我说说吧,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她是真的感兴趣了,甚至可以说她现在是好奇心爆棚。
至于这个乔木会不会是骗她,今天又不当场签合同,她下去一打听就知道是不是真的了。
就算她跟孔敬东说不上话,三个亿的企业投资,星海重工内部也会人尽皆知。
已经习惯了在其他人面前扯孔敬东的虎皮做大旗的乔木,见对方终于认真起来了,也进入了正题。
他从挎包里掏出了一份文件,不是之前那沓子论文,比那个薄了很多,只有二十几页纸。
这是他做的项目计划书,里面是他构思的三个智翱开门红项目,是他等企业手续那几天熬夜做出来的。
倪爱军凑到母亲身边跟着一起看,只看了几十秒就头晕眼花,干脆缩了回去,朝乔木挤眉弄眼想要聊天。但被乔木一个眼神制止了。
李春霞察觉到了,直接说:“你坐不住就先回去吧,或者自己出去逛一圈也行。”
倪爱军作为中间人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了。现在会面已经正式进入商务沟通的阶段了,再让自己孩子在一旁使相就不合适了。
倪爱军怎么可能甘心这么离开?缩了缩脖子,立刻装模作样地正襟危坐。
李春霞见状也不再轰他,又将注意力全部投到这份计划书上。
她只是看了几眼,就立刻被吸引进去了。
必须承认,非常粗糙,但又非常专业。
大部分内容都是缺失的,例如市场调研,例如成本分析,例如技术评估,显然是制作人手上根本没有这些数据,只好一带而过。
但凡是有的,都言简意赅、直中要害。
她觉得这份计划书肯定不是对面这个青年做的,应该是花钱找人代劳。
这种水平的计划书,她确定自己手下那群人是做不出来的,至少这么多年来她从未见过。能做到这种程度的,经验一定非常丰富,而且一定是小厂大厂都待过,都浸淫多年。
小厂待过,才会什么都涉猎,什么都能做,一人成军。
大厂待过,才会有如此明确清晰的流程化标准化思维。
这两项都是没个五六年工夫打磨不出来的。
李春霞边看边分析,还抽空瞅了悠哉喝茶的乔木一眼。
虽然东西不是对方自己做的——那个年纪也做不出这种水平的东西,但能花大价钱买这么一份计划书,已经算有心了。
遗憾的就是公司没人,没有一支专业的团队配合着把这份计划书扩充完整。
否则拿来就能用了。
“写这个的那位,”看完之后,她轻轻拍了拍文件夹,直言不讳,“你可以考虑把他挖过去,直接担任项目经理了。”
她想了下,又补充道:“不过看得出来,他并不懂我们这行的技术,一些东西主观性太强,已经失真了。你得给他配个懂技术的副手。”
乔木认真点了点头:对方的点评一针见血。
他确实不懂这行的技术,贝加庞克他们更不懂这个世界的商业模式,所以很多东西全靠网上公开的资料和他凭借个人经验的推测。
不过他也没打算宣布这份计划书是出自自己之手。他是来谈合作的,不是来炫耀的。这么做只会抬高对方的信任门槛。
“我这次来,不仅是问问您的合作意向,主要还是想请您帮忙。”他放低姿态,真诚地说。
李春霞看着手中的计划书,此刻的她已经猜到对方的想法了:“你想让我帮忙引荐供应链,还是推荐一些人才?”
“都有。”乔木笑了,和内行说话就是轻松。十几分钟大致看完计划书,人家一下子就猜到了他现阶段面临的难题了。
他对整个无人机产业的现状、格局一无所知。但他偏偏不是正儿八经的创业,他没那么多时间自己出去跑,他需要有人带他。
“可以,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李春霞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下来了。
无非就是浪费点时间罢了,不成没损失,成了她应该也能拿下这份订单。
事情彻底敲定了,乔木也总算松了口气。
天色渐暗,倪爱军就嚷嚷着三人一起吃饭,他请客。
乔木本以为能吃上什么只有上流社会才知道的高端私房菜,结果这家伙请的就是一顿肉蟹煲……
他有些无语,李春霞反倒习以为常了。
三人边吃边聊,气氛也越来越轻松,乔木这才好像想起什么,随口问道:“我这家公司,阿姨要入点股玩玩吗?”
一瞬间,饭桌的气氛凝滞了,李春霞的警惕心顷刻间拉到了极点。
她不动声色地推辞:“一亿5%?我自己小打小闹,可没孔总那么财大气粗。”
“不用您出钱,我借给您。借您一个亿,卖给您5%的股份。”
赶在对方拒绝之前,乔木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咱们可以签一份协议,定一个免还期。过了免还期,如果您不想玩了,股份还给我,债务自然全免,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如果您觉得有得赚,那就留着股份,慢慢还钱就是了。哪天还不上了,也可以拿股份偿还。”
李春霞将明确拒绝的话吞了回去,她发现这个年轻人竟然是认真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她仔细思索了片刻,才决定拒绝。但这次不是担心对方有诈的拒绝,而是经过思考与分析,认为这笔投资风险太大的拒绝。
“风险太大了,对吧?”没等她开口,乔木就点破了她的心思,“如果那5%的股份到时候不值一个亿了,那就还是亏了。而这是很可能发生的。”
李春霞不说话了,她发现对方准备得相当充分,干脆等着听对方怎么说。
“我可以给您一份独家保本协议。无论何时,您都可以用这5%的股份无条件抵消那一个亿的债务,或者按照相应的比例,用任意部分股份抵消任意金额的债务”
说完他又笑道:“但仅限这5%、一个亿。如果您要追加投资,那就不能这么算了,就得公事公办。”
这样一来,无论智翱烂成什么样,至少在这笔投资中,李春霞都是毫无风险的。
“当然啦,”乔木补充道,“这部分特殊股份,要签一致行动,而且不得抵押、转让,我还要保留无条件的优先回购权。”
一旁的倪爱军听得是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为啥会搞得这么复杂。李春霞则目光深邃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你想要借李家的势?”她自忖看破了对方的打算。
能让对方如此讨好,就只可能是她背后的李家了。偏偏对方还得罪了她那个三弟一家,就只能想办法从她这边曲线救国了,所以自然极尽讨好之能。
“李家?”没想到,乔木却嗤笑一声,“忘了跟您说了,咱们的一切交易,都和李家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将来咱们要合作,合同中一定会有一条排他性条款:您必须确保除您和倪爱军之外,李家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从咱们的合作中申索任何权益、享受任何收益。”
说完他又想起来一件事,问倪爱军:“古家那个二小子最近在哪?不会在华北吧?”
“不知道,我只关心他们一家的死讯,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关注,”倪爱军摇头,又问,“怎么了?他们又招惹你了?”
乔木直接把自己被抽贷一事讲了出来:“我就是为了还那一个多亿的贷款,才匆忙地整出这家公司的。”
“卧槽!”倪爱军一巴掌拍在桌子上,义愤填膺地骂道,“古家那两个逼是真特么的阴!”
“咚咚咚!”李春霞瞧着桌子怒视倪爱军,后者才悻悻然闭嘴。
她又看向乔木,此时心中多少有了些愧疚:她那个三弟和三弟媳一家,确实不是什么好人。
“看得出来,你对这家公司抱有厚望,孔总也是如此,”她好奇地问,“你不愿借李家的势,为什么要对我让这么大的利?别告诉我是因为你和爱军是朋友。”
“他的面子还值不了一个亿,”乔木看着倪爱军笑着回答,“最多值一件专属道具。”
这话李春霞没听懂,不明白什么是专属道具。但看着倪爱军听着前半句垮掉的脸,在后半句时突然就灿烂起来了,甚至乐得合不拢嘴,她就知道这是好话,是只有他们之间才能听懂的夸赞。
“这事儿没什么好遮掩的,我也直说了,我想借的是您的人脉。”
“我的人脉?”李春霞还是不懂,轻轻摇头,“我那点人脉都是那个小圈子里的,和孔总那边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
她越说越慢,到最后干脆停下了。
随后,在乔木的笑意中,她恍然大悟:“你在提防孔敬东!”
“啥?”倪爱军一脑门子问号,“为啥?孔玲她爸又咋了?”
怎么这么复杂?
“更多是在提防星海重工集团,那背后鱼龙混杂,真要是起了什么心思,我这种小虾米可担待不起。”
这次合作与芸木那次不同,没有强势的新起点给双方立规矩。
乔木笑着耸肩:“所以我必须确保自己在和星海重工的合作中占据绝对主动权,不能让他们趁机掌握智翱的命脉。”
李春霞理解地点头:“所以你拉我进来,就是要借助我在军工圈子的人脉,借助他们的技术、产能和渠道,甚至……”
“部队的关系,”乔木补充,“做无人机,怎么能不做军品呢,对吧?”
他就是看中了李春霞这边的势力完全无法和星海重工那边媲美。所以只要李春霞入局,唇亡齿寒之下,就一定会坚定地和他站在一起,共同对抗星海重工那头贪婪的巨兽。
这样一来,不可能在智翱上花费过多精力的他,就能无所顾虑地借助李春霞的资源,避免企业被星海重工渗透把持,反客为主,也自己被星海重工裹挟,为对方做了嫁衣。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春霞也没什么顾虑了。
她看了懵懵懂懂的儿子一眼,心中叹息:差距真大呀,也不知道爱军有这么个朋友,是幸运还是不幸……
“那5%的股份,要放在爱军名下,”她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在倪爱军惊愕之中解释道,“我的公司接受过他二舅的注资,有他二舅的股份。”
怕乔木多想,她又强调:“不过你放心,那只是财务投资,没有那些超常规的条款。公司还有另外两名股东,都是我自己的人脉。公司就是我一个人说了算。”
该合作还是能合作的,但你要求排除李家,那这个股份放在我儿子名下,也是顺理成章的吧?毕竟放在公司名下有我二弟;放在我名下,我爹就有继承权了。
而且这也是一道保险。股份是倪爱军的,借款自然也是倪爱军的。乔木真要阴她什么,也阴不着。
大不了让儿子破产,反正他那点工资也不够花,总得自己养活。
“可以。”见乔木没有一丝犹豫就答应下来了,李春霞最后一丝忧虑也消失了。
现在她仅剩的好奇就是,这家“六个零”企业,能做到哪一步?真的能值得上20亿这个价吗?
吃完饭,倪爱军开着车装模作样送乔木去车站,李春霞坐在后座不怎么说话了,把聊天的机会留给了两个年轻人自己。
“你这次怎么亲自持股,不让你马子代持了?公司那边能行?”
“这次和公司没关系,是我自己出来单干的,不是配套,”乔木摇头,“技术也和公司无关。”
“吱——!”倪爱军一脚刹车,差点把后排的母亲送到前排。
顾不上母亲的抱怨,他有些担忧地看了眼母亲,又惊愕地瞪着乔木:“没有公司参与?那你的技术从哪……”
他没说完,抿了抿嘴又问:“孔玲她爹知道吗?”
“当然,这种事情怎么可能隐瞒?”乔木耸了耸肩。
“你没坑我们吧?!”倪爱军压低声音质问,“你是不是欠高利贷了,让我替你背债呢?!”
“你用不着小声,车上就仨人,你母亲听得见,”乔木哭笑不得,“还有,我就算找一头猪背债我也不找你。你是什么背景?哪怕签十个亿的欠条,你姥爷打声招呼,欠条就被法院判无效了。”
倪爱军一想也对,但还是不放心地问:“你真的有技术?”
乔木无奈地笑道:“我骗你们有什么好处?你要是不放心,可以几个月再签欠条,等我们公司第一款产品发布了再说。”
“那-倒-不用……”倪爱军这话说得很没底气。他回头看了看自己的母亲,发现对方只是奇怪于他们之间莫名其妙的对话,但并不惊讶也不担忧,似乎没觉得乔木这种空手套白狼有什么问题。
他知道自己不是这块料,就只好相信自己老娘和哥们了。
“那你可要小心了,”在路过司机的破口大骂中,他看了眼对着自己不停闪的交通摄像头,重新发动车子,“公司对调查员创业查得很严,非得把你查个底掉出来。尤其那位副总还看你不顺眼。”
“我知道,”乔木懒洋洋地靠在靠背上,“所以这次是我亲持股份,我的小女朋友不掺和。”
孙庆书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等他的产品发布了,公司也绝不会给他好脸色。
他和公司之间肯定要有一场激烈的交锋,甚至是血雨腥风。
所以这一次,他不能让观月顶在前面。他能感觉到,那妮子身上的秘密也不小,估计也经不起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