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爷, 作品

第267章 反正你急我不急!(第2页)

***镇北王府里,柳林收到孙承宗的回信时,正在陪司马锦绣下棋。

棋盘是用上好的紫檀木做的,棋子是和田玉磨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棋盘上,映得玉子温润透亮。司马锦绣执白,柳林执黑,眼看白棋就要被围,她却忽然落下一子,硬生生杀出条生路。

“柳林哥哥,你输了。”司马锦绣抬起头,眼睛亮得像晨星,脸上带着孩子气的得意。

柳林看着棋盘,忽然笑了:“是我输了。”他收起棋子,将孙承宗的信递给她,“孙承宗收了粮草,按兵不动了。”

司马锦绣看完信,眉头微蹙:“他这是……不想和你翻脸?”

“老狐狸精明得很。”柳林倒了杯茶,“他知道七皇子想借刀杀人,不想当这把刀。但他也不会轻易退走,毕竟是陛下的旨意。”

“那接下来怎么办?”司马锦绣问道,她知道,柳林不会满足于仅仅吓退孙承宗。

“接下来,该让洛阳的那位陛下,尝尝坐不住的滋味了。”柳林的手指在棋盘上轻轻敲击着,“戴沐阳已经让人把北境的粮草往黑石关运了,明面上是‘防备匪患’,实际上是……”

“是逼朝廷退兵。”司马锦绣接话道,她渐渐明白了柳林的布局,“北境粮草充足,军容严整,朝廷就算想打,也得掂量掂量。”

“不止。”柳林看着她,眼神里带着赞许,“我还让人在草原上放了消息,说朝廷要放弃北境,和蛮族议和。那些蛮族部落,最喜欢趁火打劫,要是他们动起来……”

司马锦绣的心猛地一跳:“你是想让蛮族也牵扯进来?”

“是借蛮族的势。”柳林纠正道,“蛮族和朝廷有仇,和我北境也算不上友。但他们怕我,却不怕洛阳。只要他们在边境闹起来,朝廷就不得不调兵去防,哪还有心思管北境的税银?”

他的语气很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可司马锦绣却觉得后背发凉。她终于明白,柳林的每一步棋,都环环相扣,狠辣而精准,像一张无形的网,慢慢收紧,将对手逼入绝境。

“柳林哥哥,”她轻声说,“这样会不会……太冒险了?要是蛮族真的打进来,受苦的还是百姓。”

“我不会让他们打进来的。”柳林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很凉,像块冰,“李铁柱他们还在草原边缘,只要蛮族敢动,他们就会‘恰巧’出现在那里,让蛮族以为是朝廷设的圈套,不敢轻易南下。”

司马锦绣看着他深邃的眼睛,忽然觉得,自己永远也看不透这个男人。他可以温柔地陪她下棋,也可以冷酷地搅动风云,他的心里装着北境的百姓,也藏着不为人知的算计。

“你早就想好了,对吗?”她问。

柳林点头,没有隐瞒:“从七皇子派人来接你开始,我就在想了。北境不能乱,更不能落入洛阳那些人的手里。为了守住这里,我必须这么做。”

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的脸上,一半在光明里,一半在阴影里,像他这个人,一半是守护,一半是掠夺。

司马锦绣没有再说话,只是轻轻抽回手,继续摆弄着棋盘上的玉子。她知道,自己已经被卷入了这场风暴的中心,再也无法置身事外。

***几日后,草原上果然传来了动静。

三个蛮族部落忽然聚集在边境,杀了几个朝廷派去的信使,还抢走了两支押送粮草的小队。消息传回洛阳,皇帝气得当场砸了龙椅,大骂蛮族不知好歹,却又不得不调孙承宗的一部分兵力去防备草原。

孙承宗接到调令时,只是冷笑一声。他知道,自己这趟北境之行,怕是要无功而返了。

而镇北王府里,柳林正在听戴沐阳汇报税银的处理情况。

“五百万两银子,已经分下去了。”戴沐阳拿着账本,条理清晰地说,“一百万两给了老兵村,让他们给后生们置办些家当;两百万两买了粮食,存在幽州和并州的粮仓里,防备今年冬天雪大;剩下的两百万两,投入了盐铁司,打算再开三座铁矿,造些新的兵器。”

柳林点头:“做得好。粮食和兵器,才是北境的根本。”

“对了王爷,”戴沐阳忽然想起什么,“李铁柱他们在草原边缘遇到了点麻烦,和一个蛮族部落起了冲突,不过没吃亏,还抢了他们几十匹战马。”

“让他们别太张扬。”柳林叮嘱道,“吓住蛮族就行,别真的打起来。”

戴沐阳应下,转身退了出去。

书房里只剩下柳林一个人,他走到窗边,望着北境连绵的群山。山风吹过,带来草原的气息,也带来了远方的尘土。

他知道,这场和朝廷的博弈,还远远没有结束。皇帝不会甘心,七皇子也不会善罢甘休,未来的路,只会更难走。

但他不怕。

他的身后,有冯戈培、李丰这样的左膀右臂,有戴沐阳这样的钱袋子,有李铁柱、张屠户这样的生死弟兄,还有北境千千万万盼着安稳日子的百姓。

这些,就是他的底气。

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王府的琉璃瓦上,泛着耀眼的光。远处的演武场上,传来士兵操练的呐喊声,整齐而有力,像北境大地上,永不屈服的心跳。

柳林握紧了拳头,指节泛白。他知道,只要他站在这里,北境的天,就塌不了。

这场权谋游戏,他会一直玩下去,直到北境真正安稳的那一天。哪怕代价是双手沾满鲜血,哪怕永远活在光明与阴影的夹缝里,他也在所不惜。

因为他是柳林,是北境的镇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