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爷, 作品

第260章 行动开始之前!(第2页)

“嘶——”场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小子们眼睛瞪得溜圆,恨不得立刻冲上去摸摸那些铠甲和战马。张石头喃喃道:“这……这比镇北军精锐穿的铠甲还好啊!”

老兵们也愣住了。他们打了一辈子仗,什么样的装备没见过?可这么多精良的装备,就这么轻易地给了他们这群退居乡野的老兵,这意味着什么,他们比谁都清楚。

李铁柱把玩着手里的空间戒指,慢悠悠地说:“王爷白天塞给我的,说是让咱们‘扮匪’时用。你们说说,要是真想让咱们当炮灰,用得着给这么好的家伙什吗?”

没人说话。张屠户摸了摸缺了耳朵的地方,脸上的狰狞渐渐变成了羞愧。他刚才怎么就没想到呢?王爷是什么性子,他们还不清楚吗?从来都是把最好的留给弟兄们,自己却穿着打了补丁的旧铠甲。

“还有这个。”李铁柱又从怀里掏出一卷地图,“啪”地一声甩在木桌上。地图是用上好的羊皮绘制的,上面用朱砂标着密密麻麻的记号。他指着其中几个红点说:“这些是草原上那些商队的据点。你们看看这名字——‘通北商行’、‘聚财栈’,都特么的是些什么货色,不用我多说了吧?”

老兵们凑过去一看,眼神顿时变了。这些商行明面上是做南北生意的,暗地里却和京里的某些人勾连,常常克扣运往北境的军粮,甚至偷偷给蛮族贩卖兵器。当年三郡之战,就因为“通北商行”迟迟不把粮草送到,弟兄们硬生生饿了两天两夜。

“狗娘养的!”张屠户一拳砸在地上,“当年我三弟就是因为没粮食,体力不支才被蛮族砍了头!”

“还有‘聚财栈’的王老板,上次我去买药材,他居然把陈药当新药卖给我,差点害了我家老婆子!”断了左臂的老兵也骂道。

场里的气氛瞬间变了,之前的犹豫和担忧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熊熊燃烧的怒火。小子们也听父辈们讲过这些商行的恶行,一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现在就抄起家伙冲过去。

李铁柱看着这场景,满意地点点头:“王爷说了,这些商行阳奉阴违,早就该教训教训了。咱们这次‘扮匪’,就专挑这些不长眼的下手。抢了他们的粮草和钱财,一部分分给周边的村落,一部分留给咱们自己——当年咱们流血流汗打下的北境,凭什么让这些蛀虫占了便宜?”

“好!”众人齐声叫好,声音震得火把都晃了晃。

赵瞎子忽然笑了,左眼的白翳闪了闪:“我明白了。王爷哪是让咱们扮匪,是让咱们打着扮匪的幌子,清理门户啊!”

“不止呢。”李铁柱拿起一块玄铁铠甲,掂量了掂量,“你们想想,这些商行背后是谁在撑腰?是京里那些嫌咱们北境太安稳的家伙。咱们把动静闹大了,京里肯定会派人来查,到时候这些商行的龌龊事一曝光,看那些人还怎么算计王爷!”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儿孙们,语气变得郑重:“更重要的是,王爷说了,这次的功劳,都算在孩子们头上。只要他们把事办得漂亮,将来就能进镇北军,甚至能去王府当差。”

这话一出,全场彻底沸腾了。老兵们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子孙后代能摆脱乡野,有个正经前程。镇北军是北境最荣耀的地方,能进镇北军,比当什么富家翁都体面。

“爹!我要去!我保证把那些商行抢得连裤衩都不剩!”张石头“噗通”一声跪在张屠户面前,眼睛亮得像两颗星星。

“爷爷,我也去!我跟您学过怎么追踪,保证让那些商队跑不掉!”老陈的孙子也喊道。

小子们纷纷请战,一个个恨不得立刻就出发。老兵们看着自家孩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知道,王爷这是在给孩子们铺路啊。这些孩子生在和平年代,没经历过战争的残酷,却也少了建功立业的机会。这次的事,既能清理门户,又能让孩子们挣得前程,简直是一举两得。

李铁柱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从怀里掏出柳林给的那块令牌,高高举起:“王爷还说了,府里的暗卫会配合咱们。这令牌,能调动王府的一切资源。你们说,王爷是不是把心都掏给咱们了?”

“是!”众人齐声喊道,声音里充满了感激和决绝。

火把的光芒映在每个人的脸上,老兵们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眼神里的犹豫被坚定取代;小子们脸上洋溢着兴奋,攥紧的拳头里藏着对未来的憧憬。打谷场上人头攒动,却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阴霾,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即将奔赴战场的热血和激昂。

王哑巴走到场中央,从儿子手里接过那把刻着“柳”字的短刀,高高举起。月光从云层里钻了出来,洒在刀身上,泛着冷冽的光。他对着北方的方向,郑重地行了个军礼——那是当年柳林教给他们的,只有在最敬重的人面前才会行的礼。

其他老兵也跟着站起来,纷纷挺直了腰板,对着镇北王府的方向行礼。他们的动作或许不再标准,有的瘸着腿,有的少了胳膊,有的眼睛看不清,可那份虔诚和忠诚,却比当年在战场上时更加炽热。

李铁柱看着这一幕,眼眶有些发热。他转过身,对着全场的人喊道:“都听好了!咱们这次是‘扮匪’,但不能丢了军人的本分!一不伤百姓,二不害良商,专打那些蛀虫!要让京里的人看看,咱们北境的老兵,就算卸了甲,也照样能保家卫国!”

“保家卫国!保家卫国!”

喊声像浪潮一样席卷了整个打谷场,甚至惊飞了老槐树上栖息的夜鸟。火把在夜风中猎猎作响,将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像一道道守护北境的脊梁。

远处的溪水不知何时解冻了,潺潺的流水声在夜色里格外清晰,像是在为即将出征的人们送行。山林里的狼嚎再次响起,这次却没了之前的凄厉,反倒像是在呼应着场里的呐喊,充满了野性的力量。

李铁柱看着一张张激动的脸,心里忽然踏实了。他知道,这次的事,一定能成。不为别的,就为了王爷的信任,为了弟兄们的情谊,为了孩子们的前程,他们这群老骨头,也得再拼一次。

他挥了挥手:“都散了吧!回去好好准备,天亮就出发!让那些京城里的蠢货看看,咱们北境的兵,从来就不是好惹的!”

人群渐渐散去,小子们扛着铠甲,牵着战马,兴奋地讨论着明天的行动;老兵们互相搀扶着,边走边叮嘱着自家孩子要注意的细节。打谷场上的火把一个个熄灭,只剩下中央那盏最亮的油灯,照着木桌上的地图和令牌,在夜色里散发着温暖而坚定的光。

夜渐渐深了,老兵村再次陷入沉寂,可这份沉寂之下,却涌动着一股即将破土而出的力量。就像村外那些埋在土里的种子,只等一声令下,便会冲破束缚,长成参天大树,守护这片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土地。

而此时的镇北王府书房里,柳林正对着一幅北境地图出神。烛火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将他眼底的复杂情绪藏得严严实实。他不知道老兵们此刻正在做什么,但他知道,那些老弟兄们,一定不会让他失望。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地图上标注着老兵村的位置,像一抹温柔的注视。柳林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那个位置,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

这场权谋游戏,他或许会失去很多,但只要身后还有这群人,他就有底气一直走下去。

夜风吹过,书房里的烛火晃了晃,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又长又冷,像一柄即将出鞘的剑,锋芒毕露,却也藏着不为人知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