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粥粥 作品

第687章 侠之大者

朱胜的问题,如同重锤落地,敲打在无逸殿每个人的心间。

殿内烛火微微摇曳,将郭靖刚毅的身影投在光洁的金砖地上,拉得很长。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拥有复杂过去的年轻人身上,等待他给出一个足以撼动帝心的理由。

郭靖抬起头,那双澄澈如寒星的眼眸中没有丝毫闪躲,只有一片沉痛而坚定的赤诚。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依旧,却带上了一种压抑着的悲怆,仿佛每一个字都浸染着漠北的风沙与亲人的血泪。

“回禀陛下,”

郭靖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沉稳如山岳,却带着不易察觉的微颤,

“郭靖背离蒙古,并非为一己之私怨,更非背信弃义之徒。

今日冒死前来,只因……铁木真大汗,他已决意挥师南下,马踏中原!

郭靖,绝不能坐视中原百姓,遭那西域诸国般的灭顶之灾!”

他话语稍顿,眼神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片被血与火染红的西方土地。

他的声音低沉下去,却带着惊人的画面感,令闻者仿佛身临其境。

“郭靖早年随军西征,奉令攻伐花剌子模。

陛下,您可知那是何等景象?

蒙古帝国大军铁蹄所至,不降之城,尽屠。

妇孺老幼,亦不能免。

我曾立于城头,眼见脚下尸骸堆积如山,血流渗入沙土,数月不干。

耳边是永不消散的哀嚎,鼻尖是挥之不去的焦臭与血腥。

一座又一座繁华古城,化为鬼蜮。

孩童在废墟中哭喊着寻找父母,其声之凄厉,每每思之,犹如钢针扎心!”

他的拳头不自觉的猛然握紧,骨节发出轻微的爆响,古铜色的手背上青筋虬结。

“我生于蒙古,长于蒙古。

大汗于我确有收留养育之恩,哲别师父授我骑射,待我如子,拖雷安达与我情深义重,华筝她……”

提到华筝,他语音微微一涩,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愫,随即被更大的决绝所取代。

“然而,正是深知蒙古军法之酷烈,深知南下之后中原山河必将破碎,万千黎民必将沦为刀下冤魂,

郭靖……无法不言!无法不看!更无法……同流!”

他的语气陡然激动起来,仿佛又回到了与那位草原雄主激烈争辩的时刻,带着一种近乎执拗的诚恳与绝望。

“我数次求见大汗,恳切陈情。

我言道:‘大汗,您欲取天下,然天下非尽是牧场,可以铁蹄任意践踏。

南朝百姓亦是鲜活性命,有父母妻儿,盼安居乐业。

王者之师,伐罪吊民,岂能一味以杀立威?即便得了土地,失了人心,又如何能长久?’”

郭靖微微仰头,眼中尽是痛惜与不解,仿佛至今仍无法理解那种纯粹的、吞噬一切的征服欲。

“可大汗他……他大笑答我:

‘郭靖,我的孩子,你所见仍是太小。

这世间最大的乐趣,莫过于追击敌人,夺取其财富,听着他们的亲族哀哭,骑乘他们的骏马,拥抱他们的妻女。

我所建的国,疆域将无边无际,从日出处到日落处,皆要传扬我的名。

阻我霸业者,无论是谁,皆要碾为齑粉。

区区人命,不过是我成就霸业的薪柴。’”

“他见我面色惨然,犹自说道:

‘你是我蒙古的金刀驸马,是战功赫赫的东天将军,你的勇武应该用来为我开拓疆土,而不是用来怜悯那些待宰的羔羊。

收起你宋人的软弱心肠。’”

叙述至此,郭靖的声音已然沙哑,那是一种信念被彻底击碎的痛苦。他猛地低下头,复又抬起,眼中已是一片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