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兵制改革的空窗期

府兵制。

是毫无疑问的大唐的立国之本。

在南北朝年间确立之后,发展到如今,已经俨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只是究其根本,说到底还是一种世兵制。

所谓的世兵制,顾名思义,就是父死子继的成为上阵杀敌计程车卒。

换句话说。

如果从本质来看的话,大唐现在的兵制与玩魏晋时期的兵制,没有根本上的区别,只是相较于魏晋时期的世兵,大唐的府兵日子要好上不知道多少。

除却像讲武堂学员大黑这种比较极端的例子。

广大的府兵们,一家老小的日子过得比寻常的富裕百姓要好上不少。

甚至。

一些战功赫赫的府兵家眷。

过得日子比当地的中小地主都要好!

而且府兵们还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无论是谁,见到府兵都会礼敬有加,即便是官官子弟也不例外!

<!---->

说白了。

大唐尚武成风。

对待这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大唐打下这么一个万里江山的府兵,绝大多数人都是心怀敬意的!

况且勋官制度,还没有彻底崩溃。

不同的勋阶不光能够给府兵们带来一定的收入,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地位,让他们获得一定的特权。

而这些特权。

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他们自己在战场上卖命杀敌而换来的……

然而……

府兵制虽好。

可这么多年下来,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

即便这些问题在现在来说还不怎么严重,可倘若朝堂上下视若无睹,那么日后肯定会出现塌天地大麻烦!

“父皇。”

“儿臣认为,府兵制度问题有五。”

“其一,伤亡过剧,丁壮凋零而童子充伍……”

“其二,军籍世袭,父死子继而难以跳脱……”

……

李厥洋洋洒洒,语气铿锵有力的将五条不足之处尽数说出来。

言罢。

大殿内已经是一片死寂了!

一众官员们,你看我,我看你,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浓浓的震惊和愕然之色。

不对劲吧?

这种大事难不成直接放到大朝会上说吗?!

众人怀揣着这种念头,朝着站在前方的一群宰相们看去,却见到这群人面无表情,就仿佛一尊尊木头人一样,无动于衷。

见状,众人顿时恍然。

好嘛,看来此事已经是皇帝与宰相们商议过的了!

既然如此。

那还说什么?!

眼见没有人跳出来反对,李厥就咳嗽一声,准备继续开口把剩下来的对策给说一遍。

但很可惜,就在这时,有人跳出来了。

“陛下,辽王殿下,臣以为这样做不妥!”

说话之人。

是一名御史,名叫魏叔玉。

这个名字在大唐不算特别出名,只不过魏叔玉的父亲,却非常的出名。

他的父亲,叫魏征!

上首的李承干一看见魏叔玉,眼角顿时就是一抽,早年间不好的回忆瞬间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