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战略方向:率先打垮鬼子华北方面军
指挥部。
几天前,参谋们忙活着制作了一幅囊括了整个西北,华北,华中,华南包括关东地区的敌我态势图。
其中,仿佛位于地图之心脏的三晋地区,则被重点标注出来。
对于日军所掌控的整个华北而言,就像是从中间挖空了一块。
参谋长郑方指出:“日军原本在华北地区的占领区,主要包括这五大块,也就是三晋,冀地,齐鲁,绥远还有豫北,除此之外就是被日军作为大本营严格把控的北平和津门。
而经过咱们17支队的壮大,三晋军区的开辟。
日军明显已经在华北地区失去了最为核心的领地之一,三晋,也就只剩下另外的四省和两市。”
陈建便笑着丢掷问题:“所以说接下来以咱们三晋军区为中心,完全可以向周围各方向辐射的战斗,究竟该怎么进行呢?”
“或者说我们下一步的作战目标是什么?”
这话还真把参会干部们给问住了。
参谋长郑方说:“从敌我态势图上来看,咱们三晋军区的防区面积可不小,向北可直通绥远,甚至挺进关东。
向东北方向可以直插日军大本营,北平与津门。
在东面咱们又和冀地相邻,再往南是豫北,同时可以迂回向齐鲁方向作战。
按照这个角度来讲,说实话,咱们三晋军区可以说是日军广大占领区的心脏与核心,几乎连通了各地区域性战场。
只要咱们想的话,向任何一个方向的作战都可以展开。”
政委马云英分析说:“可问题的关键是,咱们下一步挑选哪个方向的日军作为对手。
尽管透过龙城作战,以及三晋大反攻,日军损失惨重,尤其是日军的华北方面军,不但丢掉了较为核心的三晋,更是折损兵力极多。
包括增援的鬼子关东军,华中华南方面军,也都有兵力折损。
但是从日军在华整体兵力规模上来看。
日军关东军的兵力依旧在四五十万左右。
另外前段时间咱们还收到讯息,关东地区的鬼子进一步补充了兵员,也不知道是从国内抽调的,还是从当地驻屯人员临时补充的。
其整体兵力规模,甚至比三晋大反攻战斗之前还要多些。
其中日军损失减员最严重的是华北方面军,原本二十四五万的鬼子,如今按照咱们的推测也就在十五万左右。
但是根据咱们潜伏的地下同志传回的情报,北平,齐鲁,津门,甚至可以说整个华北方面的日军,似乎都在想方设法迅速补充兵源。
再有就是华中方面的30万日军。
和华南方面的16万左右日军。
这两部份鬼子损失较小,依旧在华中,华南地区占据绝对的军事主动权。”
“所以咱们要怎么打呢?”
干部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其中大方向的观点是差不多的——“没必要舍近求远,肯定还是以老对手日军华北方面军为作战目标。”
而具体的展开方式则是有不同的意见。
有的干部认为:“应该徐徐图之,按照稳妥的方式进行,就像咱们以前在敌后逐步渗透,游击作战,然后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模式展开。”
但是也有干部提出:“这样的速度太慢了,效率太低,什么时候才能看见胜利?
如今咱们三晋军区可以说是兵强马壮,和以前装备落后的情况完全不同,还这么小打小闹有什么意思?”
“我提议不如先集中兵力,或是向北作战,先拿下绥远,或是向东作战攻占冀地,又或者是向南进攻豫北,然后建立起连通咱们山东军区的稳固通道。
进一步压缩鬼子华北方面军的生存空间。”
“对对对,这主意好,咱们要打就打他个痛快!”主张作战的战士们,纷纷表示支援。
这方面的声音是最多的。
大家回想三晋军区逐渐崛起的路程。主战的干部们说道:“从当初最微末的钢铁17连,再到后来17团,17支队,八城军分割槽,再到如今的三晋军区。
咱们打了多少硬仗,恶仗。
最终也正是靠着这些战斗,一场场的打下来,累积下来,这才将部队逐渐发展到今天的程度。
换句话说,咱们是靠不断打仗发家的军区。
<!---->
如今底蕴深厚了,根基稳固了,却要缩手缩脚不成?”
此话一出,让那些原本持另一方观点的干部们都陷入了沉默。
是啊!
从来没有任何一支部队像他们老17支队这样。
如此频繁的和日军作战。
战斗的规模还越来越大。
然而更是一反常态的逐步壮大,包括部队的发展,根据地的开辟,扩大与稳固。
简直就像是奇迹一般崛起。
然而,无数次的胜利和事实证明,老17支队最适合走的就是这种路子。
但是这就涉及到一个心态的转变,当年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反正就那么一支部队,打就完了。
如今随着军分割槽军区逐渐扩大,考虑的越来越多。
干部们难免瞻前顾后,担忧一旦选错了战略方向,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最终,历史重演,当干部们争论不休,无法保持观点的统一时,大家的目光还是落在了陈建的身上。
干脆让老支队长拿主意好了。
陈建沉默了片刻,在众人的期待中缓缓开口说道:“38年的时候,我记得日军驻山西第一军的司令官叫什么来着?”
“香月清司!”参谋长郑方提醒道。
陈建点了点头,继续道:“这个老鬼子可以说是野心勃勃,在战略方向上和当时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有明显的不同。
寺内寿一主张稳扎稳打。
但是这个老鬼子香月清司却主张兵贵神速,迅速扩大在华北地区的战局,迫使国军政府投降。
当然了,最终因为他和寺内寿一不可调节的战略矛盾,香月清司被撤掉了第一军司令官的职务转入了预备役。”
“我说这个是想说什么呢?如今摆在咱们面前的战略方向,似乎也是类似的抉择。
到底是稳扎稳打。
还是极力寻求作战,彻底击败日军?”
众干部落在陈建身上的目光愈发期待。
陈建斩钉截铁的回答道:“那当然是要打!而且我认为稳扎稳打,和积极寻求进攻并不冲突。
大家试想一下,以如今咱们三晋军区的局面难道还不够稳扎?
咱们完全可以在大后方稳固稳扎的情况下积极寻求作战。
而具体的战略方向嘛!
我实话和大家说了吧,我认为小打小闹没什么意思,也别选择单一方向进攻了。
干脆直接向绥远,冀地,齐鲁,豫北等各个方向同时发动猛攻,迫使日军华北方面军和咱们决战。
老话说的好,趁你病要你命。
咱们接下来的作战目标,那就是率先打垮日军华北方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