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担心 作品

第316章 不可思议的阻击战(三)(第2页)

或是利用坚实的土层,深深开挖的坑道防炮工事。

或是在要点防御上利用混凝土,乃至钢筋混凝土结构构筑的碉堡工事,半地下防御工事。

换句话说。

“小鬼子仅仅是利用火炮,就想把咱们的防线彻底炸残,将咱们的队伍重创?做他娘的白日梦去吧,咱们穷的叮当响的苦日子早已经过去了!”

“小鬼子开炮,咱们就地隐蔽,小鬼子进攻,咱们再钻出来阻击,看他鬼子到底有多少炮弹打的!”

随着时间推移。

几乎地毯式的炮轰结束之后。

老鬼子井关命令部队发起正面攻势。

以大队为基本作战单位,在炮火的掩护下,以中远距离的炮火压制,连排及小口径火炮的炮火协同,直接兵分了三路,向八路军的第三道防线阵地发起冲击。

3000多号鬼子一股脑的压上去。

到了拼命的时候了。

李二丫的命令下达的坚决:“各连负责好自己坚守的阵地,一句话,人在阵地在,部队没有打光之前,谁要是率先丢了阵地,老子枪毙了他!”

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17团这边,以各连为单独作战单位,连与连之间配合协同,交错分布的战线,层层展开。

战士们利用大量配置的自动火力,以及易守难攻的防御工事群,占据各处高地山口和要道,展开阻击。

为了避免部队在日军的集中性炮火轰击下出现惨重伤亡。

李二丫不敢将兵力全部投入到区域性区域的战斗中。

而是尽量将部队打散,各营,各连协同。

残酷一点讲。

甚至是拿人命去争取时间。

如果一个连能争取一个时辰。

这全团十几个连不怕打光了,怎么着也能争取他八个时辰。

因此在区域性战场上。

几乎无一例外,全部呈现出敌众我寡的势态。

十七团这边,一个连一百多号战士,少则要应对三四百号鬼子的进攻,多的甚至得顶着日军大队主力的猛攻。

连长们在区域性的阻击中,同样将全连的兵力尽量分散开,避免日军的集中性炮火杀伤。

战士们一个班一组,甚至是半个班,乃至两三个战士就能组成一组。

架着机枪,借助防御工事的掩护,凭借居高临下的地势,冲着黑夜下发起冲锋的鬼子疯狂开火。

夸张一点的。

三个人组成的一个机枪组,甚至得顶着一两百号鬼子的进攻。

哒哒哒——

火力宣泄中,小鬼子们接连倒下,伤的伤,亡的亡。

那高地上喷吐的火舌,就像是死神高高举起的镰刀,锋利的刀刃下,小鬼子们的狗命被尽情收割。

轰隆——

鬼子在顶着伤亡中还击,只是炮火砸在八路军的碉堡工事上,除了掀起一阵烟雾和火光之外,似乎并无卵用。

架着机枪搂火的班长,一面疯狂射击,一面直呼痛快。

捷克式的枪管都换了好几次了。

随着机枪的震动,双手几乎都被震麻了。

却怎么也舍不得停下来。

正如战斗爆发之前。

当班长向战士们询问:“怎么样,同志们,怕不怕?”

战士们纷纷摇头,目光坚定。

“班长,我们不怕!”

“怕他个球,该怕的是小鬼子,咱们等着他们来送死呢!”

“哈哈,说的好!”班长的话语中流露出追忆:“咱们现在的日子是好了,这要枪有枪,要炮有炮,要弹有弹,想使多少管有多少。

可当年咱们缺枪少炮的时候。

据说部队两个人扛不上一条枪,就那兜里还揣不上几颗子弹。

怎么和鬼子干?

没别的,枪打空了,子弹用尽了,咱还有拳头,还有这条不怕流血,不怕死的命呢!”

“而今晚的阻击战,咱们有的是家伙事儿,枪支弹药管够!

还怕他个锤子?

就拿机枪来说,咱用的是什么?

咱用的是效能完全碾压小鬼子的捷克式,枪管随时能更换,不像鬼子的歪把子,枪管一旦过热,整条枪就直接得退出战斗了。”

“换句话说,今晚咱他娘都是战神!谁要是手上没有十条二十条小鬼子的狗命,说出去都觉得丢人!”

班长豪迈的说道,最后叮嘱道:

“记住了,团长的命令是战斗不止,枪声不能停。

一会儿我先打头阵,我倒了之后你们立刻补上来,除了要阻击正面的鬼子,尤其要当心鬼子的爆破部队摸上来。

只要咱们的碉堡工事还在,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一挺机枪,那照样是一条鬼子越不过去的防线。”

“杀——”

或许令双方都有些意外的是,这场本应该持续时间不短的战斗,却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战斗极为惨烈。

小鬼子们藉着黑夜的掩护,不断增派兵力,向八路军的高地发起冲击,却又一次又一次被击退,伤亡迅速扩大。

但也有鬼子成功。

鬼子完全不计伤亡的从正面发起猛攻,牵制火力,掩护侧翼的迂回分队,抵近碉堡之后,利用炸药包进行爆破。

巨响声过后,碉堡四分五裂。

三位八路军战士壮烈牺牲在碉堡内部。

一堆碎肉之中,那铮铮铁骨般残缺的右手,却依旧死死地握在机枪的扳机处。

感受着前方战场的惨烈。

在后方前沿观察哨观战的老鬼子井关这才意识到,此战恐怕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容易。

日军的正面攻势展开之后。

八路军方的防守情况暴露其实已经是必然。

包括其兵力的多寡。

火力配置的强弱。

尽管在李二丫的指挥下,战士们故布疑阵,利用多点射击以及炮火障眼法的方式,将一个团尽量发挥出两个团,甚至更多兵力的假象。

但随着战斗进入白热化。

防守之八路军部队的真实情况也就彻底暴露了。

而正是因为八路军的防守兵力暴露,从表面来看,充其量也就不到两个团的队伍。

老鬼子井关反而更加心惊。

原本正面进攻的三个步兵大队,因为伤亡的迅速扩大,此时已经增添到将近五个大队的兵力。

不到两个团的八路驻守的这连绵的防线。

却怎么也无法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