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新添几把火
十七团扩编为抗日第十七支队。
讯息是突如其来。
就连陈建都有些意外,说实话对于部队扩编不扩编他倒是不在意,反正团长也挺好,三千多号的队伍咱团长能带,一万多人的队伍也照样不耽搁。
加上部队的编制有限,就那三个师,当初红军改编的时候都是压缩编制,团长降营长,营长降连长。
多少名将都得压缩在这三个师的编制中。
陈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迅速晋升到团长,已经是相当的迅速了。
十七团团部——准确的说是抗日第十七支队指挥部。
政委马云英愣愣地看着自己的面前摆着的总部下达的书面命令,生怕自己看错了,来回检查了好几遍。
最终在心底得出结论:
“咱又升了???”
八路军的编制不够,那总得想办法扩充一些编制出来,甭管国军方面承认不承认,反正咱们干咱们自己的。
支队是个相当特殊的编制。
几个营甚至是几个连组成的队伍可以叫做支队。
几个团组成的队伍呢,也可以叫做成一个支队。
通常是隶属于旅、师或者军区的直接指挥。
而在总部的这道书面命令中,十七支队后续的工作汇报与交接是直接由师部和总部负责——准确的说应该是由师部负责,但是这时期的前敌总指挥部和师部是合并一处办公的,所以也就是相当于两处同时负责。
据说。
总部的命令下达后,老旅长长吁短叹了好久,一直念道着亏大发了。
有干部们问旅长:“什么亏了?”
旅长说:“你懂什么?以后十七支队直接越过旅部由师部指挥,我还到哪儿恭喜发财去?”
众干部:“…………”
……
十七支队指挥部。
陈建和马云英召开支队成立来的第一次军事会议。
团级以上干部全部参会,包括各团团长,副团长,政委,副政委,参谋长等等正副团级干部。
于是满满当当地挤了一屋子。
屋子里实在是拥挤的厉害,外面阳光明媚,天朗气清,陈建提出干脆去院子里开露天会议,大家便一窝蜂的转移到院子里,这才宽敞了不少。
大家搬了长板凳,陈建和马云英坐在最前面,两侧排开的是副支队长王虎,参谋长郑方。
随后是各团团长们,不分先后。
从一团长二团长一直到八团长——原本的八个步兵营的营长们。
正对应的另一边是各团的政委们——原本各营的教导员们。
全都是熟悉的老面孔了。
二团长冬瓜忍不住说了一句:“要是老班长还在的话,那就好了……”
——此时的一团长,是由原本一营的副营长,也就是在围攻定城期间的代理营长担任。
……是啊!
陈建试想,老班长在的话,按照他的资历,这个一团长肯定是没跑的。
到时候老班长说不定又要感慨了:“咱老吴是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当回团长!”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下。
大家默契地将这份痛苦埋藏在心底,缅怀着逝去的战友的同时,承载着他们的意志,共同分享眼前的喜悦。
陈建的目光从众干部身上收回,笑道:“好啊,如今这一个个的也都是团长,政委了,都可以独当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