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迎战三井联队
……
定城县城以北。
准确的说出了县城以北五公里外,就进了八路军十七团的游击区,而到了县城以北二十公里外,就正式进入八路军十七团的根据地范围内了。
这时期的县,尤其是像定城,包括周边的太平县、常丰县、顺安县这些北方县城,经济发展还相当的落后。
除了作为经济中心,行政中心乃至军事中心的县城,人口相对密集,经济发展相对好一些之外。
整体人口稀疏,贫穷而落后。
日军侵略中国的土地,打造的所谓占领区,主要就是把持这些核心的县城,以及县城周边的一些相对重要的乡镇。
而一个县城——这时期还多半有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古城墙环绕的县城,能有多大呢?
小一点也就几平方公里,大一点也就十几,几十平方公里。
而一个县的范围,动辄几百乃至几千平方公里。
这可比县城大太多了。
县城相当于县。
就像是在一个公园里坐落的一间精制的小屋——这个小屋就是县范围内的县城!
陈建率领十七团所做的事情,就是将整个花园,除了这个小屋之外的所有区域,全部转变为部队的游击区和根据地。
并在根据地范围内打造大量的工事群,用来限制日军的活动范围。
围攻定城县城的战斗爆发之后。
日伪军的活动空间进一步收缩。
为了集中兵力固守,日军甚至将城防工事县城外的部份大幅度收缩,几乎是贴着城防工事的核心——城墙进行防守。
城墙以外则是被八路军十七团团团围困,封锁。
……
以北的十七团二营营部。
二营长冬瓜收到团指挥部的讯息,命令二营打垮从北面增援过来的日军三井联队。
二营教导员黄爱民得知讯息一脸错愕:“这,团部的命令该不会是搞错了吧?咱们一个营,迎战日军一个联队?”
“不是迎战,而是打垮!”冬瓜纠正道。
只是这就更离谱了。
——黄爱民是从旅部政治处调过来的,包括十七团的各营教导员们,有不少都是从旅部,以及其他各团抽调过来的政工干部。
没办法。
部队缺少有文化的干部,尤其是政工干部。
尽管政委马云英一直在努力的搭建全团的政工结构,但还是顶不上陈建这种近乎疯狂的壮大速度。
每回部队迅速扩增,这最头疼的就是全团的政工工作不好铺开。
各营需要教导员,各连还需要指导员,这可都需要有一定文化底子,有一定的政治思想与觉悟,还有一定革命斗争经验的干部。
马云英为此是三天两头地往旅部跑,往师部跑,甚至是往总部跑。
简直快把旅长、师长甚至是副总指挥他们给跑怕了。
最终副总指挥表示:“就给你们调八个教导员过去,其他的……管不了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这就相当于放权了。
十七团的现有编制。
以陈建这个团长,加上搭档马云英,乃至整个团党委的许可权,也就是到连一级别。
所以全团的八个步兵营,八位营长,八个教导员还有八位营长,这是既定的。
其他的就可以在这个编制的基础上灵活操作了。
到十七团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一个步兵营甚至干到1500多人,全营的编制情况是啥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