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担心 作品

第242章 三个营迎战三个日军联队(第2页)

得让小鬼子相信,咱们围攻县城之后,用来阻击增援的部队,已经是明显不够用了。

用一个营拖着日军的一个联队打这才更有温水煮青蛙的意思。”

“至于底气何来。”

陈建自通道:“咱们在定城周围根据地,充分利用地形打造的体系防御工事群,效果究竟如何。

只需要看看咱们这一个营能不能顶住日军的一个联队就知道了。”

命令透过指挥部迅速下达之后。

最终的部署是:

命令二营长冬瓜率领二营主力,在定城以北迎战增援的日军三井联队。

三营长石头率领三营主力,在定城东北方向迎战木下联队。

四营长冯大忠率领四营主力,迎战日军37师团的武藤联队。

而此时此刻正在封锁围攻定城县城,表面上显露的5000余部队,自然是根据地上下的地方军部队,民兵部队,再加上17团后续编入的一些新兵组成。

当然了,这些新兵经过组建的新兵连、新兵营迅速训练过一段时间之后,基础军事素养还是有的。

所以,实际上,在围困定城县城之余。

陈建麾下依旧可以调动将近八个步兵营的主力。

自信归自信,谨慎不能少。

为了稳妥起见,尽管只是各安排了一个营,借助根据地防线打造的稳固体系工事群,迎战日军的野战联队。

但是陈建又另外各安排了一个营作为预备部队。

以应对突发情况。

这么算下来,相当于前后调动了六个步兵营,来应对日军三路野战联队的增援。

调整兵力部署时。

陈建的目光多次落在军事模拟沙盘上代表着桃源县和太平县的方向。

心底真有些感慨。

这定城不愧是运输枢纽,日军的战略要地之一。

周围诸城环绕,就像是众星拱卫。

倘若日军真的筹备齐全,从桃源县,青川县,云泽县,吉县还有太平县五路齐攻——想要顶着日军的增援压力,拿下定城,陈建还真没有丝毫的把握。

他17团毕竟只是一个团。

15000余的队伍,也只有1/3的绝对老兵精锐。

可谁能想到。

偏偏这个岛田联队和安田大队要偷袭齐家村,还导致一营的200多位战士包括老班长吴大顺——牺牲。

这是硬生生的帮陈建下定了进攻定城的决心。

以至于日军没有筹备完善,从桃源县和太平县方向的两路增援部队明显还没有就位。

所以日军只是率先从青川县,云泽县和吉县抽调了三个野战联队,试探性的增援进攻。

这就给了陈建喘息的机会。

于是……

当独立团的老团长韩五,包括新一团和新二团那边,甚至是旅部,乃至总部方面,在通讯中向陈建询问。

是否需要增援部队即刻进入太极定根据地增援时——尽管日军在根据地表面上进行了封锁,但是自从陈建提出的地道战术,并广泛开展之后,各根据地之间有相对应的隐秘通道,可以避开日军的侦察,在暗中进行兵力运输。

陈建都给拒绝了。

理由是:怕打草惊蛇,部队一旦增援,日军得到讯息肯定会调整部署,原定的作战计划恐怕会出岔子。

总部命令陈建:视情况调整作战,若日军增援力度过大,当及时跳出包围圈,退守根据地。

17团指挥部。

陈建的命令传达到二营三营和四营。

命令的原话相当的简洁是:“打垮增援的日军!”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参谋长郑方忍不住问道:“团长,这命令要不要再详细一点?比如说各营应该怎么打,怎么具体的配合协同?”

陈建却是摇了摇头:“方向都不在一处,相隔那么远,他也协同不上。

至于具体怎么指挥,怎么打,那是他们三个营长的事情,前线战场瞬息万变,咱们隔着这么远的距离,坐在团指挥部去告诉他们怎么打。

这不是蒙着眼睛瞎添乱吗?

还不如用人不疑,直接放指挥权,充分发挥各营长的领战指挥能力,这种灵活的方式,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咱们干部的指挥能力,和部队的战斗力来。”

——更学术一点讲,这就叫充分发挥军事干部们的主观能动性。

郑方恍然大悟,肃然起敬。

这也是他相当佩服陈建的一个地方,团长总能充分发挥手底下各军事干部的才能,引导大家打胜仗的同时,还能不断的磨砺提升自我。

当然了。

这样充分调动基层军事干部们的主观能动性,去充分挖掘战斗力的前提,是部队有一定的基础,老兵成分较高,军事干部的素养比较扎实。

要不然就是扯淡了。

而假以时日。

当17团的老兵精锐和独当一面的干部们足够多时。

这支部队能够发挥出的战斗力必将是惊天动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