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联合宣传 突破7000人?
马云英和郑方的担忧不无道理。
假如黄山防线的国军袖手旁观,17团一旦冒然进攻福康镇,必然会引来日军37师团主力的反击。
无异于引火上身。
此计恐怕有欠缺之处。
但是以马云英和郑方对陈建的了解,他们二人都能一眼看出的破绽,陈建不可能会想不到。
“老陈,你说进攻福康镇,必然是有其他的后手准备吧?”
面对马云英的疑惑,陈建笑着点了点头。
马云英暗道果然如此,幸好自己没有急着出言否定,要不又闹了笑话了。
陈建的大概计划是这样的:
“福康镇肯定是要打的,而且但凡有可能的话,咱们最好将福康镇整个拿下来,彻底卡死日军定城和吉县的这个运输枢纽。
只要福康镇在咱们手上,小鬼子就会陷入被动,咱们就能占据主动。”
“当然了,大家担心的也都在理,一旦咱们进攻福康镇,日军37师团肯定会北上增援。
可黄山防线的国军却未必会帮着咱们牵制日军。”
“咋办呢?”
陈建话锋一转,说道:“我前两天听总部传来的讯息,说是国军方面因为咱们十七团和独立团在黄山战役中的出色表现,准备颁发给咱们的奖章已经准备就绪了。
据说二战区长官部方面还专门安排了一支队伍过来,顺带着准备给咱们送点慰问品意思意思。
这阎长官也的确是够小气的,随便送点枪支弹药的,不比这什么所谓的慰问品实在的多?
不过咱们倒是可以在这方面做做文章。”
“怎么做?”马云英问。
陈建笑道:“二战区之前不是主动联络咱们联合作战,发动黄山攻势吗?
这可是鼓舞民心的大好事。
咱们怎么说也得帮着宣传宣传吧?
具体宣传什么内容呢?
就说咱们八路军准备和黄山方面国军联合作战,还我山河,收复失地。
另外,不妨补充一些细节,甚至还可以拿出大概的作战方案,比如咱们进攻日军的福康镇,从鬼子37师团的大后方牵制日军,国军趁机从黄山地区发起反攻。
细节越多越好。
越是说的有鼻子有眼睛,越是能让世人相信,咱们是真准备和国军联合作战,发动黄山攻势。”
战局演变到这一步。
国军原本提出的联合八路军作战,趁机发起黄山防线大反攻的计划已经无所谓真假了。
按照陈建的思路。
马云英若有所思道:“我明白了,老陈,你这是准备故意放几颗烟雾弹,把定城和吉县的水彻底搅浑呐!”
“咱们的宣传攻势一展开,无论日军方面会不会相信咱们与国军的联合作战计划,都会加强黄山方向的防守。
这多少也能牵制一部分日军。
另外,攻势一旦宣传开,这二战区部队作为本土的地方部队,承载着民众的希望,总不能一点脸面都不要吧?
说好了和八路军联合作战,发起反攻,收复失地。
结果咱们在福康镇方向折腾的天翻地覆。
国军还真能在大后方眼睁睁的看着,袖手旁观?”
他越说越惊叹此技精妙:“老陈,你这是阳谋啊!
相当于利用宣传和舆论,迫使国军出手。”
陈建笑道:“舆不舆论的我不知道,我只是琢磨着,总得想办法把鬼子的注意力分散一些,总不能让鬼子把全部的矛头和作战重心都全部放在咱们根据地吧?
另外,具体进攻福康镇之前,咱们还可以再放一些烟雾弹,先针对福康镇以及定城周边日军的一些军火库,仓库和枢纽城镇展开攻势。
同时,以定城为中心,在周边日军的各交通线上展开破袭战。
最后集中兵力攻打福康镇,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而这一系列的安排。
除了陈建,此时恐怕没有人意识到,这些正是为了最终攻打定城所做的铺垫。
陈建之所以选择进攻福康镇,而没有选择进攻定城,除了他所说的那些明面上的原因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攻打定城的战斗,他想尽量往后拖一拖,再为17团的发展争取一些时间,以应对第五次主线任务爆发之后出现的危机。
众人随后便按照陈建的大概思路,展开细节的讨论。
最终确定以福康镇为目标,以宣传攻势联合国军牵制日军的计划的确可行。
一拍即合之后。
根据地按部就班的发展。
政委马云英赶往总部,将此事向上级汇报,并申请总部的支援。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件大事。
怎么处理这俘虏的2000多号伪军。
经验丰富的马云英和郑方表示,对于怎么处理俘虏的伪军,八路军内部早有一套逐渐完善的体系。
包括啥呢?
思想教育,诸如诉苦大会,形势讲解与分析,阶级矛盾的提出和转移等等。
另外就是在待遇上,真正的做到优待俘虏,尊重他们的人格,不歧视,不侮辱,让他们感受到在八路军这支人民子弟兵内部的公平和正义,增强对八路军部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然后再从伪军内部抽选一些比较积极的骨干,同时将改造教育之后的伪军打散之后编入八路军部队。
让他们和战士们混合编组,逐渐学习部队的优良作风,融入组织……
历史的胜利早已经证明了这整套方案的可行和高明之处。
不少伪军在经过思想教育和改造而加入八路军之后,果真发挥出了或许连他们自己都惊叹的战斗力。
人还是同一个人。
只是信仰、精神气以及价值观,彻底地改变了。
在没有融入这个时代之前,陈建大可以和后世的键盘侠们一样,为这些软骨头的汉奸所不耻,但是真的目睹时代的哀凉与绝望。
处在黑暗时代的这些迷茫、无知、绝望的底层人们,又何曾有过什么选择的权利?
包括这些伪军,所谓的汉奸,二鬼子。
其中糊里糊涂地跟着做了伪军的大有人在,家中妻儿老母等着养活的又何尝不多?
包括八路军部队内部,不去否认部分人的劣根性,但是大多数改邪归正最终加入八路军的那些伪军们,也曾为抗日战争贡献过力所能及的力量。
最紧要的是……
这些伪军最起码是有些军事底子的。
会打枪,懂点战术,上了战场他不打怵啊!
经历过与日军步川联队的决战,陈建进一步意识到兵力壮大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