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担心 作品

第202章 天炉战法(第2页)

他的军衔和职位都要高于长谷和安田,此次出发的时候又得到了富松中将的特别任命,作为所有部队的总指挥官。

他有全力指挥长谷和安田大队作战。

然而实际情况是:

长谷收到命令之后,在通讯中答应的好好的,但是他并没有将步川的命令传达给安田。

在前线猛扎猛打的安田,一路突破,正打的过瘾,仿佛洗刷掉了曾被八路军17团覆灭半个大队的耻辱。

再次突破八路军的一道防线之后。

安田指挥部队,马不停蹄的向八路军根据地更深入的防线攻去。

于是耍了个心眼的长谷少佐有理由了:“山田大队攻势过快,为了避免安田大队孤军深入被八路军伏击,我部只能及时增援过去!”

他就这么指挥队伍紧随其后。

然后才慢吞吞的将步川传达的减慢攻击节奏的命令传达给安田。

刚打了胜仗,又一次攻破八路军防线,甚至还缴获了相当数量的装备弹药的安田,正是狂傲的时候,哪能听得进去这些?

他丝毫不加掩饰的向长谷少佐讥讽道:

“大佐阁下所信任的只有他麾下的大队,又何时把你我的队伍放在眼中?

他认为击败八路军的机会在侧翼,在他们联队主力身上,所以当他们从侧翼的攻势受阻,而眼睁睁的看着咱们两个大队从正面的进攻势如破竹的时候。

心里难免会有想法。”

这话简直是说到了长谷的心坎子上,他当即附和道:

“安田君说的极是,而且进攻的时候大佐分明说过,或许他们从两侧翼牵制八路军,导致八路军正面防守兵力空虚之后,咱们反倒可以从正面直接打穿八路军根据地。

此刻却要我们减慢进攻节奏,配合两侧翼的进攻。

难道是害怕我们抢走他联队的功劳吗?”

两人越说越愤懑。

干脆一拍即合。

发扬日军体系下克上的优良传统。

继续打!

一口气打穿八路军根据地,彻底截断八路军17团的退路,把整场战斗的首功拿下,看他步川大佐还有何话说。

就这么着,两人对于步川的命令是阳奉阴违,表面上答应延缓进攻节奏,实际上反倒是加快速度进攻。

随着八路军防线的接连突破,也越发的助长了两人的决心。

此时。

此时,从整个上空俯瞰下去,随着长谷大队和安田大队的一路猛攻,逐渐向八路军根据地深入。

整个太吉定根据地就像是一个倒放的马蹄铁。

而那个缺口的顶端,便是日军安田大队和长谷大队所在的位置。

决定继续进攻之前,长谷和安田少佐甚至得意的透过电台向37师团指挥部方面汇报了即将打穿八路军17团根据地的喜讯。

在侧翼指挥的步川大佐也同样收到了讯息。

“八嘎!”

得知长谷和安田二人阳奉阴违,此时已经深入八路军根据地的腹地,步川大佐勃然大怒。

平野勇倒是说了一句良心话:“大佐,可是长谷和安田他们从正面进攻的任务,不就是为了牵制八路军主力,伺机打穿八路军根据地,截断其退路吗?”

步川喝道:“两个蠢货,他们懂什么?

自以为进展顺利,殊不知一步踏错,就会掉进八路的陷阱。”

一语成谶!

这个成语极好的体验在了步川大佐的身上。

就在长谷大队和安田大队一口气从正面打到八路军17团的第五道防线时。

忽然发现这道防线打不动了。

无论如何也打不动了!

整条防线极为坚固,涌现出的八路军防守部队也越来越多,展现出的火力配置之强悍,令指挥作战的长谷和安田大吃一惊。

似乎直到此刻。

八路军才将真正的防御力量拿了出来。

已经习惯了胜利的长谷和安田自然是不信邪。

下令调动炮兵部队猛轰,甚至呼叫空中火力配合。

结果依旧不奏效。

鬼子的战机从上空呼啸而过,展开低空轰炸的时候,八路军的防御阵地上甚至突然爆发出防空火力——那是由几门20毫米机关炮再加上一些高射机枪,组成的防空阵地。

突如其来的火力打了日军一个猝不及防。

两架日式轰炸机和一架战斗机先后被火炮命中。

拖着尾焰坠毁在大山中。

剩余的鬼子飞行员吓了一跳,连忙爬升高度,驶行到高空,避开八路军的炮火反击,此时弹药也用的差不多了,便狼狈撤离战场。

这一幕彻底看呆了对面的日军。

长谷和安田意识到情况不妙——八路军这道防线的坚固,远超出他们的预料,这些八路军呈现出的战斗力和火力配置也完全不在预估之中。

“不好,上当了!!!”

两个老鬼子的心底几乎是同时咯噔了一声。

眼见八路军的防线坚固根本打不穿,那就掉头往后撤。

然而更为激烈的枪炮声很快便从大后方传来。

坐镇指挥部的长谷少佐,心慌意乱之下,收到后卫部队匆匆传递来的讯息:“少佐,情况不妙,突然有大规模的八路军出现在我部的大后方,彻底截断了我们的退路!

此刻,他们已经从我军的背侧发起了猛攻!”

作为先锋部队进攻的安田大队指挥部也匆匆传来讯息:

“原本驻守这道坚固防线的八路军,突然在炮火的掩护下全面发起反攻!”

安田在通讯中呼吁道:“长谷君,我们上当了,这些狡猾的八路已经将我们彻底包围,想办法转进吧!”

图穷匕见。

原来这便是陈建为中路进攻的日军安排的歼灭战术:

“先在外线构筑层层防线,节节抵抗,不断消耗日军的锐气,同时,以不断送给小鬼子的胜利助长他们的狂妄。

然后进一步诱敌深入,在沿途分段消耗日军的有生力力量。

当日军深入到我们预计划的决战区域后,位于外线的我方主力部队迅速行动,对日军形成包围,切断其退路。

同时,借助坚固防线正面防守的部队,也迅速转为反攻,与包围部队协同作战。

将原本的防御战瞬间转变为围歼日军的大反攻!”

而这一引得十七团干部们惊叹不已的战术。

实际上并非是陈建的原创。

他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剽窃了一二。

他原本的名字应该叫做:

天炉战法!

而其创始人,第三次长沙会战,绰号老虎仔的——薛伯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