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余震的恼火 步川大佐
尽管渡边的话语说的郑重,但是很明显,安田并没有将这番话放在心上。
结束通话电话之后,他甚至毫不客气的向一旁的副官讥讽道:“看来渡边君在县城当惯了缩头乌龟,已经彻底丧失了帝国军人该有的尊严和勇气了!”
在安田看来,战败没什么可怕的。
帝国也曾数次经历惨败,只要军人的勇气没有丢失。
胜利迟早会有再来的一天。
……
定城。
福康镇。
安田的半个大队被击溃之后,日军向福康镇的增援彻底中断。
以17团的实力,此时想要拿下福康镇简直轻而易举。
但是陈建并没有这么做,攻打福康镇从来都不是目的,不过是为了引诱日军增援的诱饵罢了。
17团的优势战场也并不在福康镇一带。
接下来,只需要按部就班,继续以福康镇为中心。
等待日军的增援部队即可。
有点围点打援的意思。
在具体的排兵部署上,陈建甚至还琢磨着拿福康镇练手,将福康镇作为后续必然无法绕开的定城。
借机摹拟熟悉进攻定城的时候,面对日军四面增援的情形。
——以定城作为运输枢纽,以及军事政治经济中心的价值,一旦遭受进攻,日军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从四面八方增援,就像是捅蚂蜂窝,到时候阵仗肯定小不了。
要面对的绝不仅仅是定城的日伪军。
包括周围各大县城的日伪军,甚至是鬼子的野战军部队的增援。
所以,即便是以17团目前兵强马壮的实力。
陈建依旧没有半点攻打定城的把握。
指挥部内。
团长陈建,政委马云英,副团长王虎,以及参谋长郑方等,密切的关注着福康镇区域的局势变化。
参谋长郑方分析道:“咱们的两个营打垮了日军的半个大队,定城方面的鬼子暂时应该是不敢轻举妄动了。
再加上咱们故意把17团的番号给宣扬了出去。
这场战斗肯定会惊动日军37师团。
就是不知道这鬼子增援过来的到底会是多大规模的队伍。
一个大队?
一个联队?
还是说一个旅团?”
副团长王虎认为一个旅团的可能性不大:“鬼子现在还没有完全摸清楚咱们的情况,搞不好还以为咱们是一个常规团的兵力。
就这么随便从黄山防线抽调一个旅团过来,他们就不怕黄山防线兵力空虚,国军主力趁机反攻?
但是以一个大队的兵力增援也不可能。
鬼子的半个大队让咱们轻轻松松的就给收拾了,小鬼子也不傻,总不能白白的再弄一个大队过来送死。”
他最终得出结论:“所以我琢磨着,日军这次增援过来的是联队的可能性最大!”
郑方目光落在陈建身上,面带笑容:“如果是一个联队的话,日军的连队从级别上讲等同于咱们的团级作战单位。
团长,那就相当于鬼子的一个团对阵咱们的一个团了!
但是情况不一样的是。
这次小鬼子无论是在人数上,装备上,甚至是军事素养上,可都占不到什么便宜了!”
几位干部说着,将假想敌作为日军野战步兵联队,干脆就着沙盘,模拟起应对日军联队增援的情况。
参谋长郑方兴奋地说道:“我还是头一回作为主事参谋,谋划一场应对日军野战联队编制的规模战役。
鬼子的一支野战步兵联队啊!
咱们要是能以同样一个团的编制将其击溃。
这对于咱们整个民族的抗战来说,都是极大的振奋。
这一场战斗如果打赢了,咱们17团注定要名震大江南北了!”
……
时间迅速推移。
日军的增援情况果然和陈建他们推测的差不多。
鬼子增援部队从吉县中部,黄山地区,迅速向西北方向推进,接近福康镇之后。
在陈建的指挥下,原本在福康镇一带作战的部队迅速有序的撤回根据地。
围攻富康镇,本来也就是引诱日军增援的诱饵。
既然鱼已经上钩了。
诱饵自然就不需要了。
依托福康镇应对日军的增援,将明显的目标彻底暴露出来,应对日军优势的炮火和空中火力反击,那是蠢货才会干的事情。
所以八路军作战,一般不会过于在乎一时的阵地得失。
是要想办法将战斗引导到优势战场上去。
讯息很快传递到17团指挥部。
通讯员匆匆赶来汇报道:“报告团长,政委,福康镇前线作战部队传回讯息,日军火速增援过来的部队约莫一个联队的规模。”
参谋长郑方道:“果然,和咱们推测的规模差不多!”
通讯员继续道:“另外,我们还收到讯息,说是日军从黄山防线抽调兵力的时候,动静闹得挺大的。
按照我们在那一代潜伏侦察的同志传回的讯息,日军当时明面上似乎是抽调了整整一个旅团的兵力向福康镇的方向增援。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增援部队到了福康镇一带好像就剩一个联队了!”
马云英诧异道:“一个旅团的兵力回援,实际上却只有一个联队,富松这个老鬼子到底想干什么?
又为什么闹得大张旗鼓,生怕人不知道他们抽调了一个旅团的兵力?”
思索了片刻,他恍然道:“难道说鬼子是故意向黄山防线的国军露出破绽,想要借此造成兵力空虚的假象,引诱国军进攻?”
“老陈,情况恐怕不太妙,这日军该不会已经探查到国军准备和咱们八路军配合,趁机从黄山防线发起反攻的讯息了吧?”
陈建摇了摇头,此事谁也不好说。
郑方问道:“团长,我们要不要派兵提醒一下国军方面?”
陈建想了想,表示赞同:“提醒一下也好,但是不用说的那么直白,就是在福康镇一代,我们侦察到日军增援过来的只有一个联队。”
“好!”
而具体的讯息,陈建先是命令通讯部利用电台联络了大丰镇根据地,然后再从大丰镇根据地派出秘密通讯员将讯息传递到黄山防线的国军部队。
陈建选择将讯息传递给85师。
一来是因为85师一直驻守在黄山防线的左翼阵地,离大丰镇根据地较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