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一路北进 新地图——定城
18000日军的疯狂围剿。
别说是处在其中的八路军十七团和独立团了。
就是个麻雀也别想轻易飞出去。
各方军民为这支在黄山战役中扭转乾坤的八路军部队担忧之际。
日军的围剿愈演愈烈——坐镇师团指挥部的富松,宫九,以及被十七团和独立一团击败而结仇的一些鬼子军官。
比如斜阳谷战斗中的日军大队长崎川少佐,还有率领一个联队回援依旧惨败的日军代理联队长山雄中佐。
这些鬼子军官们无不抱着复仇的心思,率领部队在师团后方来回搜寻围剿。
围绕着整个中线阵地设下的层层包围圈,将整片区域围的密不透风。
上空的日军侦察机一架接着一架呼啸而过。
在山野间搜寻八路军的踪迹。
尤其是整个黄山防线的左翼阵地,通往黄石镇的方向,日军更是布下了天罗地网,提前设好陷阱等待着八路军自投罗网。
只要八路选择从来路的方向回撤,等待他们的只有覆灭这一条路。
如此阵仗。
任谁判断,其中的八路恐怕都插翅难逃。
然而整场搜捕行动从一大早一直持续到傍晚时分,对整片区域,包括所有的山区都进行过梳篦式围剿,可谓是掘地三尺的日军,依旧是一无所获。
原本按照日军的判断,最有可能会向西南方向突围,向黄石镇一带八路军根据地逃窜的八路军。
就像是在日军天罗地网般的包围圈下,凭空消失了!!!
密密麻麻的日伪军在整片区域搜寻了将近一整天。
却连个八路军的影子都没有发现。
富松中将闷的简直要吐血,面对各方搜寻部队汇报上来的一无所获的讯息,勃然大怒道:
“难道迂回渗透到我军大后方,导致我军辎重尽毁的八路是鬼怪变的?找不到,怎么可能找不到?他们还能插了翅膀飞走了不成?”
最终没有答案。
无论日伪军如何挣扎,在大后方始终找不到八路军。
甚至连八路从哪里离开的踪迹都无法判断。
如此折腾了一天之后的日伪军,在精疲力尽之中,不得不收兵回撤。
还是老规矩。
不堪羞辱的日军故意对外宣传,表示已经将后方的这些八路彻底消灭,再随便找一些尸体凑数。
然而。
八路军方面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相信陈建和韩五会被消灭,更不相信十七团和独立团的战士们已经全部牺牲。
副总指挥在总部大发雷霆:“绝对不可能,这俩个混小子鬼主意多着呢!能杀他们的鬼子怕是还没有从娘胎里生出来。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命令侦查部队向黄山一带渗透,探查具体的情况。”
国军方面倒是大部分人都选择相信了日军的宣传。
二战区长官部为了表示对八路军增援黄山战役的感激,更是通电三军提出嘉奖,并表示会将八路军十七团和独立团,尤其是陈建和韩五两位团长,上报给军事委员会,提议追授两位将领以少将军衔,甚至是颁发代表着国军极高荣誉的青天白日勋章。
至于能不能成功,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此时。
在国军黄山防线以北,吉县境内,日军治安区的偏远山区地带。
队伍披星戴月,一路率队奔袭转移的陈建和韩五,压根还不知道,两人已经被国军打上了壮烈牺牲的英雄标签,甚至闹着嘉奖和追授军衔呢!
当夜的情况是这样的:
六路部队分兵作战,靠着边路炸弹和燃烧弹,将鬼子的各路辎重全部毁于一旦之后。
韩五原本琢磨着向东南方向撤退,有周团长和许团长带队从黄石镇的方向接应,说不定能在鬼子的主力回援之前,顺利跳出包围圈。
但是陈建提出:“日军大机率也会猜到咱们会向黄石镇的方向突围。
队伍真要是这么过去,搞不好就正中了鬼子的圈套了。”
两人这一路并肩作战,陈建一般不开口,但是每次开口给出的分析和建议都是非常实用的。
韩团长便问:“那从哪儿突围?”
陈建指了指北方:“一路往北走,动身之前,咱们可以先派出一支侦查部队,带上电台,先向东南方向突围,然后传递通讯,麻痺日军的判断。
随后会合主力,保持无线电静默,全力向北转移。”
韩五想了想道:“往北走基本上都是鬼子的治安区,无论是吉县,还是更北方的定城,一直都是鬼子全面侵占的地方。
在那一带甚至连咱们的游击部队都没有。”
“咱们去了不就有了?”
韩五道:“但是多少有点自投罗网的意思。”
陈建说:“总比和鬼子的师团主力硬碰硬的好。”
“这倒是实话!其实就咱们这支队伍,只要不是撞上日军的大规模野战部队,咱们都不带虚的”,韩五表示,他唯一担忧的是:“进入吉县甚至定城之后,我们肯定是暴露的越晚越好,基本上只能在偏远的郊外山区地带扎营,可这么大一支队伍,怎么填饱肚子恐怕是最大的难题。”
“鬼子只需要将咱们封锁在大山上,不用动手,搞不好就把咱们给饿死了。”
陈建宽慰道:“车到山前必有路,咱们有枪有炮,还能被活活饿死不成?”
他对此极为自信。
开玩笑。
团长基地都开启了,能保障整整3000成员的物资弹药供应呢!
眼下才多少队伍?
韩五忽然想到陈建当初带着十七连向北突围,不但摆脱了日军第四混成旅团的追击,打进了太平县,甚至还在大丰镇开辟了敌后根据地。
如今队伍的情况比当初的十七连好得多。
自己老兵一个,还能比不上这臭小子?
当时这臭小子还只是个连长呢!
两人一拍即合,便迅速往北走。
原本分散的两个连也顺利与主力会合。
为了保证部队的机动性,每个战士们除了携带适量的枪支弹药之外,再带上三日份的口粮,其余的装备物资什么的,就地埋起来。
有机会再回来取。
陈建忍不住在想,从自己带队打鬼子以来,这随打随走,都埋了多少的装备物资了。
哪个住在附近的老乡上山挖宝,说不定都能发财。
咳咳!
想岔了!
就这么着,按照陈建的建议,队伍并没有向黄石镇的方向突围,而是一路向北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