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担心 作品

第175章 三大主力师 日寇的谋划

至于从斜阳谷迂回的日军的情况。

在战斗没有爆发之前谁也说不好。

但是根据相关情报显示:进攻黄山防线的日军主力是鬼子第37师团的富松师团,兵力在24000人左右,按照日军的师团种类划分,为乙等师团,驮马师团。

其中,日军师团序列的前二十位基本上都是甲等作战师团,又称挽马师团。

两者的区别在于:

甲等师团为常备军组成,是一支携带有更多重武器的重灌师团,机械化程度更高,配有更大数量的汽车、摩托车一类的车辆,而且兵员组成基本上是日军现役精锐,战斗力最为彪悍,全师团的兵力在28000人左右,除了两支步兵旅团所属的四支步兵联队之外。

还包括工、炮、辎、骑等四类兵种的四个联队。

共计八个联队。

乙等师团则是由日军的预备役部队组成,是一支在复杂地形环境下作战相对更加灵活的轻装师团,配备的机械化车辆较少,但是驮运的马匹更多。

因为更多的是预备役兵员,士兵们的整体军事素养和战斗意志,要比现役兵员差一些。

整体兵员组成中,除了四支步兵联队之外,还包括工兵、炮兵、辎重兵等三个联队。

共计七个联队,24000左右的兵力。

尽管不是鬼子最强悍的甲等作战师团,但是对于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而言,同样是如同山岳一般的强敌。

韩团长分析战局时说道:

“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这鬼子富松师团的主力肯定会用来正面进攻黄山防线。

最起码得有一个步兵旅团吧!

然后再从左右翼迂回两路,鬼子的一个步兵旅团是两个步兵联队,再分到左右两路的话……”

他因此得出结论:“规模大一点的话,有可能是一个联队,规模小一点的话,甚至不到一个联队。

小鬼子的一个联队从编制上讲,也就等同于咱们的一个团。

也就是说,大机率最多也就一个团的鬼子。

而咱们有四个团,就算是不能把这些鬼子全灭了,还能挡不住他们的进攻?”

周团长忍不住吐槽了一句:“老韩,老战友面前咱就把吹牛的毛病放一放吧!

鬼子的一个步兵联队,满编的情况下兵力将近4000人,规模上远大于咱们一个团。

就算是把咱们四个团的兵力加在一块儿,兵力也就勉强是日军的两倍。

十七团还得分出一半警戒秋岭阵地。

咱们的兵力优势其实不算大。”

“最重要的是啥?”

“我新一团和老许的新二团,无论是兵力规模还是装备水平,比你们两个团还差的远呢,更别提和鬼子的精锐联队比了。”

要是没有十七团和独立团。

仅仅是新一团和新二团,按照在此之前的装备水平——周团长和许团长不得不承认,即便只是鬼子的一个联队,这仗恐怕也没法儿打!

韩五说道:“那咱们就充分配合作战,就按照假想敌为日军满编联队来展开。”

四人一拍即合。

商讨如何以四个团的兵力迎战日军一个联队……

……

时间在双方的筹备下悄然流逝。

围绕着黄山地区的局势愈发紧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即将拉开序幕。

国军黄山防线以北。

日军第37师团富松师团指挥部。

富松中将正和参谋长宫九等人商议着具体进攻国军黄山阵地的方案。

宫九分析说:“黄山山脉地势险峻,中国军队凭借天险,在整个防线上,利用纵深构筑了层层防御工事。

再辅助以坚固的防御工事整条防线,易守难攻。

我军如果一味从正面强攻的话,就像是剥洋葱一般,得把每一层都给它剥下来,才能最终拿下整个阵地,费力不讨好。

而且必然会导致不必要的一些伤亡。

包括在此之前,我军也曾数次向黄山防线发起攻势,却无一例外,全部以失败告终。

就是因为过于执着从正面突破防线。”

“所以,将军,我想从正面进攻牵制国军主力的同时,从两侧翼的迂回攻势,或许才是我军彻底突破黄山防线的契机所在。”

富松中将对此深以为然。

按照日军的最高战略方针,是由北向南一路横推。

原本日军凭借着绝对的装备优势及战力优势,的确是一路高歌,如摧枯拉朽,国军在正面战场组织起的一条条防线,纷纷崩溃。

直到黄山防线的出现。

日军势不可挡的攻势这才遭受巨大阻碍,嚣张的气焰也为之哑然。

横亘在日军战略进攻路线上的黄山防线,就像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日军数次发动攻势却全部失败。

小鬼子铩羽而归,终于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日军第一军司令部在察觉到黄山防线的坚固之后。

意识到正面强攻很难突破防线。

这才开始琢磨其他手段。

重点放在情报渗透工作上。

源源不断的侦察部队,探子,间谍,奸细,向黄山防线渗透。

有的伪装成难民,有的伪装成商队。

同时,以巨大的利益来诱惑那些意志不够坚定,中饱私囊,纪律涣散的一些国军内部的腐朽军官。

再配合空中侦察,地面侦查等多方面的侦查手段。

经过将近大半年时间的情报累积。

日军方面再次树立起信心,决心要在此战之中一举突破数次进攻都没能成功的黄山防线。

为此,日军指挥部方面对于进攻黄山防线的部队组成和指挥官人选也做了调整,换上了久经沙场的老将富松。

其麾下的第37师团,即便是在第一军作战序列的一众师团里边,也是佼佼者。

为了彻底攻破黄山防线。

日军是下了血本了。

尤其是情报攻势方面。

时至今日,日军对于国军黄山防线的情报渗透已经夸张到了什么程度呢?

此时此刻,当富松和宫九等老鬼子在指挥部召开军事会议研究进攻黄山方向的策略时。

参谋室内制作了两个军事模拟沙盘。

一个精确的展开了日军方面进攻黄山防线所预计划的部署方案。

而另一个,则同样精确的将国军黄山防线的具体兵力分布,工事构成,如何连通,纵深配合等等,全部显示在其中。

沙盘上代表着国军阵营的方向插了三面白色的小纸旗。

上面有标号,分别是85师,167师,还有43师。

战斗还没有打响,小鬼子就用白色的小旗代替国军,寓意着国军必将战败投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