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四团出战 陈建献计(第2页)
……
又两日后。
新一团的周团长和新二团的许团长也赶到了。
按照旅部的指示,以黄石镇为跳板,以大丰镇根据地为基地。
四团临时联合指挥部也就放在十七团团部。
对于十七团的情况,周团长和许团长略有耳闻。
其中最震撼的莫过于十七团还是十七连的时候,听说就有这么大的规模了——三千多人的加强团。
“从规模上讲,比咱们旅的两大老牌主力团还夸张!”
而对于能够养活这三千多人队伍的陈建,周团长和许团长更是深表佩服——他们太理解这其中的难度了。
韩团长此时直接拿出了“咱不是外人”的姿态,摆出一副嘲讽乡巴佬的样子,带着周、许两位团长在大丰镇根据地上下参观。
从部队基础连排级建设,感受那强悍的火力配置。
到两到大炮兵连,爱不释手地摸着那一门门火炮。
再感受一下机械化作战连队的狂野汽车。
最后到日产量已经提升到将近十支步枪的“小作坊”领悟一下军工的魅力……
就这么半天下来。
两位团长彻底晕乎了。
知道的是在八路军十七团参观,不知道还以为到了中央军的德械师呢!
而实际上,别看韩团长表面上不动声色,心底同样懵逼——他对十七团算是了解的,却还是没能料到,十七团的发展竟然会如此神速。
这才多久没来。
这又是炮兵连,又是机械连,又是兵工厂的。
他忽然有些后悔,早知道十七团还是十七连的时候,就多来“恭喜发财”几回了。
陈建自然也不小气。
团里匀下来的一些装备,尤其是从鬼子手上缴获的那些日式武器,几乎全部加强给新一团和新二团。
此次规模化作战。
仅靠十七团肯定是不够的,新一团和新二团的这些老兵们的战斗力,岂能浪费了?
周团长和许团长那叫一个过意不去,声称:“老陈,你这也太够意思了,啥话也不说了。
以后只要有我们哥俩在,谁敢难为你,我们保准儿让他知道啥叫双拳难敌四手。
至于这些装备,就当作是后续我们拿军工人才和生产资料换的好了。”
……
团部。
准确的说是四团临时联合指挥部。
四位团长坐定,分析战局,商议协同作战的问题。
陈建请老团长韩五上座,韩五大大咧咧的坐上去,望着周团长和许团长,那叫一个人生得意。
至于次位,周团长和许团长说什么也非要陈建去坐。
这就叫拿人家手软。
再加上一上午的参观,对十七团的装备之精良,根据地之稳固有了深刻的认知。
两位团长已经完全收起了老资历的心态。
此时的陈建在这个四人圈子里的份量,明显加重了不少。
当然了。
实际上四个团是协同配合,并没有总指挥。
旅长早已经安排好了大体作战的方向,只需要在后方把控全域性即可,所以压根儿就没有安排直接指挥四个团的干部。
干脆让四个团协同,各自发挥战力。
会议上。
许团长介绍了黄山战役的情况“按照咱们与国军指挥部方面的约定,国军是三个师的兵力,依托纵深优势,构筑来了层层防线,准备逐次抵抗,从正面驻守东西走向的黄山防线。
但是国军方面认为,日军一旦进攻,选择兵分三路,分进合击的可能性很大。
除了正面进攻之外,日军大机率会从防线的左右翼迂回,以避开坚固的防线工事,合围分割国军部队。
而咱们在黄山防线的左翼。
国军方面的意思是,让咱们从黄石镇出发,向东北方向推进,在斜阳谷一带阻击从阵地左翼迂回的日军。
这就是咱们四个团此次的任务!”
韩团长一眼便看出了其中的关键之处,指出:“他奶奶的,我看国军没安好心,要说在斜阳谷一带阻击日军倒是没啥问题。
但关键是,斜阳谷在黄山防线左翼阵地秋岭的西北方向几公里外。
也就是说咱们的阻击阵地在国军左翼防线的大前方。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就算是咱们能在斜阳谷顶住日军的进攻,那左翼防线呢?
国军能不能顶住日军的猛攻?
咱们就这么把右翼空门大开,把生死交到国军的手上?
万一秋岭防线的国军拉胯,被日军率先突破,日军一旦迅速向西包抄,很有可能会直接端掉我军的后路!咱们一旦被鬼子包了饺子,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周团长附和道:“老韩说的不错,这也一直是我最担心的地方,对于国军我们终究是不敢放心的。”
“但是旅部的指示是,为了配合黄山左翼阵地秋岭防线的防守,避免日军从侧翼迂回偷袭秋岭的侧翼,咱们必须要在斜阳谷一带拦住日军。”
怎么办?
——明知有风险,但是旅部的命令明确。
几位团长在相互对视中,思索着解决的方案。
许团长注意到陈建一直没怎么开口,于是问道:“老陈,你怎么说?”
陈建想了想道:“斜阳谷的战斗肯定没办法避免,咱们又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国军身上。
只能是想办法加一道保险了。”
“怎么加?”
陈建笑道:“大家忘了?我们十七团是一个加强团,3500多人的队伍,完全可以划分成两个团。
国军方面得到的讯息是,咱们调动了四个团参战。
既然这样,不如咱们明面上的这四个团就在斜阳谷阻击日军。
我们十七团另外分出来的‘一个团’,在斜阳谷的东南方向戒备,一旦国军不敌日军,秋岭防线被攻破,咱们最起码也有拦截缓冲的部队,掩护主力后撤。”
此话一出。
三位团长眼前一亮。
周团长道:“这主意真不错,还能进一步隐藏十七团的真实作战规模和战力,关键时候搞不好能发挥大作用。”
许团长附和道:“这么一来,咱们也就没了后顾之忧了。”
韩团长当即表示支援:“那咱们就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