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小作坊 兵工厂?
至于换回这些军工方面的人才所需要的装备弹药。
打下太平县城,打掉鬼子的辎重和炮兵部队,以及重创日军第四混成旅团的中军,包括这段时间打西乡和北安镇的缴获。
积累的装备弹药不在少数。
周边的一些八路军部队依旧是装备落后,弹药稀缺,哪怕是几支步枪呢,也绝对不会嫌弃。
对于陈建而言,倒像是换个思路将这些装备弹药支援给其他的兄弟部队。
他终究是没有想到。
中间居然混进来个赚差价的“中间商!”
他更不会想到的是,团长韩五只是向其他各团传递讯息,拿装备换人才,还觉得不够过瘾,竟然还把主意打到了旅部,甚至师部的头上。
琢磨着旅部和师部本来也有一些小型的加工厂,修械厂之类,说不定有大批的人才。
结果老旅长一通电话打过来:“韩五,你小子要这么多军工人才干什么?还想闹个兵工厂不成?还是说……你们独立团又发财了?”
韩团长吓了个激灵:“发什么财呀!旅长,我们团都穷的快揭不开锅了!”
老一套的对话结束后。
旅长表示咱当年也是干情报出身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还能瞒的住我:“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只是一条,韩五,你小子可给我悠着点,别再给我惹事儿。”
临了好奇了一句:“要这么多军功人才,我倒是要瞧瞧他一个连队到底是想干什么。”
……
时间迅速流逝。
十七连这边,部队上下忙活着。
训练的抓紧训练。
达标的参与实战。
就在太平县的两镇一乡周边游走作战,或者是突然进攻乡镇的防御工事,也不求打下来,纯粹是拿鬼子伪军练手,倒是把日伪军们吓得够呛,整日里提心吊胆。
这几乎已经成为十七连战士们的必修专案。
透过训练后这种实战,磨砺经验的同时,与坚决当起缩头乌龟的日军战斗,竟不断的积累起战士们的军事自信,哪怕大家只是新兵!
而面对八路军的步步紧逼,彻底被打怕了的日军也只能被迫节节后退——渡边少佐整日里在县城咒骂,希冀着黄山方向对的战斗能够早日展开,也好趁机扭转三城的局势。
没多久。
随着十七连逐渐推进的攻势。
太平县境内,包括大丰镇,北安镇,西乡等,周边偏远一些的农村地区全部被战士们攻占,并连通大大小小的村庄,组建民兵,打造壁垒村。
军工生产方面更没有闲着。
按照马云英提出的军工生产的几项条件。
选址、装置、人才、材料。
基本上已经全部齐全。
三日前,陈建亲自指挥部队绕过北安镇,趁机攻打坐落在北安镇的西部,太平县城南部地区的一处属于三城伪军的小型兵工厂。
——伪军有时也是会有自己的一些兵工厂的,解决基本的装备弹药问题,日军也省的麻烦,所以允许伪军自建的一些小型兵工厂存在,甚至还会帮着伪军打造一些基础的兵工厂。
但实际上,这些伪军兵工厂往往规模不大,结构简单,装置极为简陋。
陈建带着战士们打进去时才发现,这所谓的小型兵工厂根本就是个手工作坊。
许多装置依赖人力或者畜力驱动,极度缺乏机械化装置,用的是什么土钻床,红炉和各种简单的工具。
甚至需要手工刻制膛线!!!
大家期望的装置没有着落,不过对应的军工人才倒是抓了不少。
按照陈建的想法,这些二鬼子虽然可恶,但是手工作坊都能制造一些简单的枪支弹药出来,也都是难得的人才啊!
干脆打包全部带走。
将俘虏们带回根据地之后,指导员马云英给这些伪军们做思想改造,开展诉苦大会教育,并承诺想办法将他们在县城的家人给营救出来。
这些本就意志不坚定,又多是被日军拿家人胁迫,没咋上过战场的军工人才、工人们,也就顺理成章地答应为八路军的兵工厂工作。
其中带队的,也就是负责伪军的这个小型兵工厂的厂长叫刘大庆,竟然还有几分恃才傲物的意思。
那脸上的神情毫不掩饰,不用张嘴,陈建也能读出来其中的意思。
无非就是嘲讽八路军
还兵工厂,就你们八路军的条件?糊弄鬼呢!
陈建忍不住乐了,这个从手工小作坊出来的土鳖,竟然还敢瞧不起人?
当天下午,陈建和马云英亲自带队,将这些经过思想改造的工人们带到十七连的兵工厂参观。
位置极为隐蔽,依托在山脚下打造,还专门挖了稳固的山洞,作为储备间和重要装置的运作车间。
最上方挂了个牌子:
“小作坊”三个字写的极为醒目。
——这是陈建和马云英商量过后,一致的建议,虽说是兵工厂,但是肯定不能这么张扬,干脆改名“十七连小作坊”,甭管是对敌人还是对上级的汇报,一律就是这个称呼。
包括全连队上下,统一口径。
就是个简单的小作坊!
望见牌子的刘大庆,那脸上看笑话的意思更加浓郁了。
陈建假装感慨道:“刘厂长,和你们二鬼子的兵工厂比不了,我们八路军的条件有限,也就只能勉强弄个小作坊了!”
而刘大庆他们的伪军手工小作坊,别看人家条件简陋,但是名声却是响亮,外面挂的牌子叫什么?
三城皇协军兵工生产厂!
听听,多阔气!
直到一行人走进十七连的“小作坊”内部,目之所及,别有洞天,内部的空间远比站在外面想象的要大上不少。
刚一进来,耳边便充斥着机械装置的噪杂声。
近乎崭新的各类装置,车床、铣床、钻床三大件率先映入眼帘,接着是各类锻造装置,热处理装置,小型零部件加工装置等等。
工人们正在里面忙碌着,手拿图纸的,测量尺的,手舞足蹈地比划着的,吆喝着的。
明显是已经完全运作起来的生产间。
从整套的流程看下去,刘大庆彻底惊呆了,这全套的机械化装置下,根本就是一整条的生产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