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论如何拱火——日寇疯狂回援
次日黎明之后。
沉寂了整晚的大地彻底热闹起来。
先是太平县城,一改往日日寇欺压下的谨慎、萧条。
一夜之间,县城换了主人,人民的子弟兵八路军打进城之后,对百姓们秋毫无犯,帮着乡亲们撑腰做主,将平日里那些为祸乡里,罪大恶极的汉奸们公开处决。
甚至还将缴获日军的物资发放资助了不少,给那些生活穷苦的百姓。
乡亲们重燃起热血,还年轻的主动跑去参军,已经不年轻的,便吆喝催促着自家好儿郎去参加八路——“打鬼子,早日收复县城咧!”
上午八点左右,天色一片明朗。
鬼子的几架侦察机也赶来凑热闹,它们从太平县城的上空经过,根本不需要降低飞行的高度,鬼子飞行员们便一眼望见那些在城门楼上遍插的旗帜。
——那一抹抹中国红,迎风飘展,遗世而立!
原本按理来说,八路军改编之后,理论上是应该挂国军的青天白日旗的。
但是谁还没点胜利的颜色了?
尤其是在敌后战场上,大家还是更愿意看到类似红旗和镰刀旗之类代表组织的颜色!
鬼子丑陋的膏药旗早就不见了踪影。
日军航空指挥部迅速将空中侦查的讯息传递到三城城防司令部后。
司令部内。
老鬼子河村,藤原,吉野,渡边等整齐划一的沉默了。
良久。
大队长渡边的声音才打破了沉默:“将军,太平县城彻底失守,岩崎大队我们联络了几个时辰,通讯讯息却是石沉大海,恐怕凶多吉少。
此时此刻的太平县,或许已经乱成一团糟了。
八路猖狂,若是我军不立刻回援太平县城,我军将遭受的损失和后果,恐将不堪设想!”
他提出灵魂般的反问:“若是为了消灭眼前的这些八路,摧毁他们建立在偏远地带的这些贫瘠的根据地,而彻底丢失掉我军经营多年的太平县城。
这……到底算是皇军的胜利,还是彻头彻尾的失败呢?”
“混蛋!”
与十七连有着深仇大恨的吉野少佐忍不住怒骂,终究是不敢置信:“就那么一支土八路,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岩崎君到底在搞什么鬼,他死哪里去了?
堂堂帝国大队,竟不是区区几个八路的对手?”
然而空中侦查做不得假。
岩崎大队指挥部彻底联络不上。
太平县日军指挥部同样是彻底中断了通讯。
城墙楼上全都是八路军飘扬的旗帜。
一切的一切无不证明,从丰平岭闯进太平县的那支八路,击败了岩崎大队,并攻占了太平县城!
“三日,只需要最后三日!”
城防司令官藤原满心不甘,却又根本承受不起太平县城被八路军彻底攻占,洗劫的后果。
于是,他再一次忍不住在心底暗骂起河村——若非河村公报私仇,率领旅团主力围剿北上的这支八路,整场大扫荡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又何至于到如今的局面?
众鬼子的目光最终落在河村身上,等着河村少将拍板,拿定主意。
到底是继续扫荡复灭眼前的八路军。
还是立刻回援太平县。
……
而就在老鬼子河村犹豫之际。
陈建又为热闹的三城狠添了一笔——攻破太平县城,拿下鬼子的指挥部之后,由于进攻的突然,鬼子伪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战士们顺利缴获了一部电台,还把鬼子的密码本都搞到手了!
但是小鬼子大机率会收到讯息,很有可能会弃用该密码本。
这可以打一个时间差。
唯恐天下不乱的陈建表示:“根据点那边,团主力还不知道是个啥情况,咱们想要最快吸引鬼子的注意力,甚至是引得日军不惜一切代价,第一时间向太平县增援。
估计还得再添一把火。”
“咋添?”
面对指导员马云英疑惑,陈建灿烂地笑了:“简单,就利用鬼子的电台,先借助鬼子的密码本,不断传递咱们八路军攻占平安县城,覆灭岩崎大队的讯息。
再利用完全不加密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递太平县城被咱们攻占的情况。
哦,对了,再加上一些内容,嘲讽一下日军,比如藤原无能,河村蠢如猪之类的。
反正怎么脏怎么来,哪怕是把这两个老鬼子的祖宗八代都拉出来遛一遛呢!
总归就是给鬼子上眼药,拉仇恨。
日军要是不想把老脸丢尽,一定会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我们。”
“而鬼子的主力一旦向太平县城回援,团主力那边就安全了!”
马云英闻言,沉默了片刻,道:“老陈,要论拱火的能力,你属于这个!”
——他佩服地竖起了大拇指。
……
……
相关电台资讯迅速扩散后。
立即在三城,甚至更大的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
利用鬼子的密码本加密的讯息也就算了,毕竟只有鬼子能收到并译出资讯——老鬼子河村、藤原等突然接受到讯息时,起初还喜出望外,甚至抱着侥幸心理,以为是太平县城指挥部或者岩崎大队指挥部传来的讯息。
结果译出来一看。
傻眼了!
分明是八路攻占太平县城后故意下的挑战书。
更恼人的是。
这些八路还在通讯中指名道姓地将藤原、河村等鬼子军官们一通侮辱臭骂。
通讯员在尴尬中将讯息汇报时,河村和藤原仿佛看到了敌方八路军指挥官那得意、嘲讽的嘴脸,两个老鬼子被骂的面红耳赤,鼻子都快气歪了。
然而这还只是个开始。
十七连也有几个懂得电台通讯的兵,包括连长陈建,作为后世无线电爱好者,又在营部专门跟着学习过几天无线电通讯技术,简单操作一下电台传讯还是可以的。
当完全不加密的通讯传出。
无线电讯号向四面八方发射出去。
生怕资讯传递不出去的译电员们,还按照陈建的交代,在一连几个小时里,几乎是不间断地传送讯息。
效果嘛可想而知。
……
常丰县偏远山区内,八路军独立团临时指挥部。
才架设好天线的通讯兵匆匆来汇报:“报告团长,我们收到了一段完全不加密的资讯。”
“不加密的资讯?什么内容?”
当通讯兵将具体的内容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