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担心 作品

第141章 不干白不干 颠覆三城之计

这钢铁十七连怎么就给闹成了钢七连?

陈建表示疑惑不解,一打听才知道:

指导员马云英原本宣传的部队番号,肯定是独立团钢铁十七连。

但是百姓们随口相传,很快就给闹岔了。

“有八路!叫啥咧?”

“十七连!那可是一支专打小鬼子的钢铁连队,就驻扎在钢铁村,专门来咱们太平县打鬼子的,以后啊咱们这日子也要好过咧!”

“十七连!”

“是七连!”

“哦——,是七连!”

“钢铁部队,钢七连!”

再加上按照八路军部队三三制的编制,连队的番号也很少有叫十七连的,一般到八连九连就顶到头了。

刚七连这个番号一传开,简单好记,便迅速的被附近的乡亲们给记了下来,又进一步传播开。

到了后面,当两个版本碰撞。

“不是钢铁十七连哇?”

立马有反驳的声音道:“甚钢铁十七连了,明明儿是钢七连,你记差咧哇!”

就这么一来二去的,钢铁十七连硬生生的成了钢七连。

得知此事来龙去脉的陈建,一时竟无言以对。

至于其他干部们倒是无所谓。

副连长王虎便笑着说道:“管他是钢十七连还是钢七连,只要好记,能让乡亲们记得有咱们这支番号的八路军部队就足够了。

当初咱们红军改编为第八路军,后面又改编为第十八集团军,大家不还是记得咱们八路的名字。

关键他好记呀,更有利于宣传!”

陈建一想还的确是这么回事,至于钢七连这个番号到底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士兵突击中的英雄连队,且有史可查的钢七连,除了陈建之外又有谁会知道呢?

干脆由他去吧!

不过既然是钢七连,英雄连,陈建在心底暗暗发誓。

那就更不能辱没了这个番号!!!

……

钢铁村。

大丰镇一带,关于钢铁村究竟在什么地方,早就出现了n个版本,有的说是藏在深山老林之中,还有的说是在绝对隐蔽的山洞里。

为了不暴露驻地所在,引来日军的偷袭,十七连战士们的保密工作做的极为到位。

再加上钢铁村本就是一个荒废多年的小村庄,地处偏远又隐蔽——像这样在偏远山区荒废的村庄也不在少数,炮火纷飞的岁月里,民生凋零,十室九空极为常见。

战士们驻扎进村子之后,又做了极为稳妥的伪装工作。

整个村子的前半段原封未动。

部队驻扎在后半段,为了隐蔽起见,就连平日里烧火做饭都是用的无烟灶,不近距离仔细侦察,根本察觉不出破绽。

所以大丰镇一带的乡亲们,只听说过钢七连和钢铁村的名号,却谁也没有真正的见过所谓的钢铁铁。

传得便越发离谱起来。

甚至有人说那是用钢铁打造的村子,防御工事坚固异常,就算是整个太平县的鬼子和伪军打过去也绝对破不开防御。

说的是有鼻子有眼的。

……

十七连驻地。

战士们这几日借助摩托车的机动性,兵分两路,四处作战,几乎将大丰镇偏远山区一带的日军据点,包括一些维持协会连根拔起。

大量缴获的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回钢铁村。

眼瞅着大批的物资积累。

陈建直接当起了甩手掌柜,将这方面的工作全部丢给指导员马云英。

原以为这家伙的工作量只要足够大,累了,也就不想开口了。

谁成想依旧堵不上这张嘴巴。

连部。

马云英喋喋不休,和陈建汇报着近期缴获的情况。

什么各类主粮,包括大米小米白面之类的缴获了多少多少斤,村子里腾空的土房子已经堆满了好几间了。

什么枪支弹药的积累早已经远超出了全连上下的需求啦!

什么需要扩编招兵了,还得考虑到编制的问题,安全问题,保卫工作等等……

陈建则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有些走神,正在检视经过进入太平县后,连番几次战斗,军功的变化情况。

由于全连上下的成员还没有达到系统连长基地的最大兵员数量。

所以所有战士斩杀的日伪军都可以累积军功。

其中,打掉日军大丰镇的摩托化机动小队,便干掉了56个鬼子,斩获130多军功。

同时打掉日军大丰镇南部的据点获得100多军功。

这两三日来,整个连队兵分两路,乘坐摩托车四处作战,又先后捣毁日军数个据点,前前后后斩获军功300多。

最终累积下来:

“当前军功:3771

累计军功:5814

军职:连长(5814/6000)”

“连长基地已开启……”

“连长基地最大容纳成员200人。”

“麾下兵员:115

基地兵员:115”

看着愈发将近6000的累计军功值,陈建是愈发的迫不及待,琢磨着抓紧时间再打几仗,赶紧将军职进一步提升起来。

当前连长基地最大容纳成员200人。

十七连目前虽然只剩下115位战士。

可只要局势稍微稳固,队伍一扩编,别说是两百人了,就是三百五百也不一定打得住。

没有系统基地在手,陈建拿什么养活部队?

拿什么在这敌情复杂,日军整体势力强大的太平县彻底扎稳脚跟,并开辟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

……“老陈,老陈?我说老陈,你在发什么呆呢?你到底有没有听见我说话?

虽然说你是连长,主管军事,可你也不能当甩手掌柜,什么都丢给我吧?”

直到马云英依旧喋喋不休的声音将陈建唤醒。

陈建这才恍然回神,下意识的说了句:“打,继续打!”

马云英纳闷道:“打什么?”

陈建道:“利用摩托车四处进攻日军据点的战斗不要停,趁着太平线的鬼子还没有彻底注意到咱们,动静闹得越大越好。

装备物资积攒的越多对咱们越有利。”

马云英道:“老陈,我正要和你说这事呢!

这几日咱们四处打据点,缴获非常丰厚,这一次次的缴获累积起来。

就目前为止,咱们积累的装备弹药和物资,我最保守的估计,也足够养活咱们现在三倍的兵力。

再加上这段时间咱们十七连四处打鬼子,名声早就打响了,群众工作也已经顺利展开,群众基础也算是越来越稳固了。

换句话说,只要咱们想,随时可以招收新兵,扩大队伍。”

“只是……”

马云英望着遥远的天际,向常丰县的方向:“也不知道咱们团主力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咱们这边动静虽然闹得不小,可是想把日军的主力吸引过来,间接支援团主力的反扫荡作战。

仅仅是打掉鬼子的一些据点,维持协会。

就这么点程度恐怕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