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山人自有妙计
以优势火力全面压制,随即展开猛攻的战术,无疑是高效的。
这大概可以解释,日军为何如此忠于“炮兵轰完步兵冲”的战术。
在绝对的装备碾压下,任何的阴谋诡计,在正面的对决之中,都不过是徒劳的挣扎。
简单粗暴的战术,反倒是成了最实用的。
面对装备落后的八路军部队,优越惯了的日军根本懒得去思索什么更精妙的战术。
此时,陈建带着十七连的同志们,其实也是一样的想法。
就这么一百多号鬼子。
“还犯不着咱们绞尽脑汁!”
“就用最简单最实用的战术,直接碾压上去就完事了。”
战斗结束时。
日伪军被全部消灭。
队伍急着突围呢,可没有那闲情逸致去抓俘虏。
而且陈建本人是非常不喜欢俘虏。
因为俘虏不会提供任何的军功,只有打死的鬼子和伪军才有军功。
尽管从实际角度出发,俘虏日伪军的难度其实比击毙日伪军的难度大的多!
或许,就连系统都觉得,这些狗娘养的侵略者还有那些没骨气的叛国者,狗汉奸们,根本就不配作为俘虏。
“当前军功:3250
累计军功:5293
军职:连长(5293/6000)”
军功累积的速度之快,甚至超乎陈建的预料。
在此之前,从士兵晋升到班长,从班长晋升到排长,从排长晋升到连长,可都是费了不少力气和时间,才慢慢达到的。
但是从连长到营长的军功累计。
却是在短短几日之内暴增,眼见着就差七百多军功了。
恐怕就连系统都没能料到陈建能这么勇。
——拉着一个加强连的队伍,直接北上突围,甚至将整个日军混成旅团的大半主力都给吸引过来了。
接连不断的战斗下,不断斩杀日伪军,军功想增加的慢一点都难。
此时。
整个队伍顺利突围日军在丰平岭山脚下的中队封锁线后,其实率先进入的是太平县的偏远山区地带。
坏处是:荒无人烟,战士们在从一座山翻越到另一座山,走过山谷,跨过河流,然而目眺远方,依旧是一片荒凉,连个村落的影子都没有找到。
入夜后,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战士们只能选择一些背风的地方,在野外扎营。
好处是:由于地处偏远,日伪军鞭长莫及,管控区域还波及不到这里。
队伍暂时是安全的。
可下一步要怎么办呢?
即便是参加革命较早的指导员马云英,一时间也没了主意。
“咱们就这点兵力,想要撼动日军在太平县的稳固防守和治安,恐怕不太现实。
可要是慢慢发展,团主力那边咱们可就彻底帮不上忙了。
不仅如此,一旦日军腾出手来,得知咱们已经进入太平县地界,很有可能卷土重来,针对咱们进行报复性扫荡。
而太平县的偏远山区地带,虽然也有一些大山,却多是一些孤立的大山,一旦被日军包围可就麻烦了,纵深也远不如丰平岭,鬼子伪军要是来扫荡的话,咱们再想找到丰平岭那样绝佳的游击环境,根本不现实。”
换句话说。
对于闯进太平县的十七连而言。
稳固发展,基本上等同于等死。
积极进攻,又有点自不量力。
然而退回常丰县也不现实,日军肯定有重重拦截。
况且就算是打回去,也根本帮不上团主力。
众干部在一筹莫展中,期望的目光下意识地落在陈建的身上。
马云英笑道:“老陈,这已经进了太平县了,你就别卖关子了,有什么好主意就赶紧说吧!”
陈建心想,就等着你问呢,这下子知道咱这个连长的核心地位了吧!
咳咳——
他清了清嗓子,一派风轻云淡的模样,首先和战士们分析了局势:
“日军在太平县内防守严密,尤其是主线城以及周边相互联络的各大乡镇,遍布的交通线可以让日军的机动部队迅速增援。
所以从太平县整体的防守情况来看,无论咱们进攻日军治安区的哪一个地方都有可能像是捅了蚂蜂窝似的,引来大量日军的增援围剿。
这样咱们非但闹不出什么动静,搞不好还会陷入危机。”
马云英不以为然道:“的确是这么个情况”。
“所以在太平县方向的作战和咱们在常丰县的作战情况不一样,咱们不能主动进攻,得想办法把小鬼子从太平县这个坚硬的王八壳子里引出来。
再一刀砍下去,把这王八脑袋给他彻底剁掉。”
“具体怎么说?”马云英承认陈建这话说的霸气,但是实际执行起来,难度恐怕不小。
陈建笑道:“办法其实很简单,咱们就先依托着太平县偏远的一些山区地带,伺机作战。
干啥呢?
太平县一带鬼子的管控力度较为稳固,在偏远的郊外山区地带,无非是依靠的据点作为军事支撑,武力震慑。
无非是靠着便利的交通线,机动增援部队可以迅速抵达。
那咱们就按照老规矩,拔了鬼子的据点。
针对鬼子的各大交通线进行破袭战,将其彻底破坏,瘫痪。
另外,像鬼子在太平县周边的一些重要的矿场,工业农业之类的生产基地,咱们直接给他端了。
再有投靠小鬼子做汉奸的一些地方民团,封建武装,反动邪教组织等等。
咱们把它铲除,先把鬼子控制偏远地带的这些爪牙和帮凶全部给他拔了再说。”
此话一出,干部们忽然觉得有了作战的方向。
对付这些为虎作伥的狗汉奸。
连二流战斗力都算不上的乌合之众。
经过与日军主力的连番激战,军事自信不断增加的战士们根本就不把这样的对手放在眼里。
就连指导员马云英也不得不承认:“这主意不错,咱们就先从日军掌控区的边缘位置入手。
不断削弱日军对于偏远郊外山区的掌控力度。
对于咱们后续在太平县一带山区郊外扎稳脚跟,开辟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也是大有好处的。”
“只是……老陈啊,就算是这样,这太平县的鬼子就足够对付咱们了,想把常丰县和顺安县一带的日军主力再吸引过来,策应团主力的反扫荡。
恐怕还是不现实吧?”
陈建笑道:“不急,这只是计划的第一环,这第一步完成之后,咱们后续还有的是手段对付小鬼子。”
“啥法子?”
“山人自有妙计!”
陈建摆出高深莫测的模样,再也不多说。
“你又来了,我咋没发现你还有爱卖关子的毛病。”马云英无奈道。
陈建笑道:“主要是这第一阶段的作战,要是完成不了,后面的计划就算是告诉你们了也没有用,根本没办法继续实行。
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先把这第一章打好再说。”
“这倒也是!”
马云英说着,又问道:“那咱们这第一仗,就先从日军偏远乡镇村庄附近的据点下手?”
陈建点了点头,却又摇了摇头。
马云英疑惑道:“到底啥意思?”
陈建道:“是要先打据点,但并不是纯粹打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