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多路同攻 断其一指(第2页)
咱们从山上往下打,鬼子从山下往上打,借助居高临下的优势,咱们的炮组未必就比鬼子的火炮弱了。”
“炮墩儿,炮墩儿!”陈建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一个圆滚滚的脑袋在山林的掩护下赶了过来,“连长,你叫俺?”
“废话,难道咱们十七连难道还有第二个叫炮墩儿的?”陈建指着山下时不时冒出火光,经过望远镜的侦查,必然是鬼子炮击阵地的区域,问道:“这个距离,有没有把握干它一炮?”
炮墩儿闷哼了一声,也不说话,抡直了右臂,麻溜滴竖起大拇指,闭上右眼从左眼瞧瞧,再闭上左眼用右眼瞧瞧,估测出目标变化的横向实际距离,再乘个十,立马估算出大概的距离道:
“连长,这距离稍微有点远,一炮命中有难度,得看运气。
三炮的话,俺倒是有些把握!”
陈建喝道:“鬼子的炮弹不是摆设,以九二式步兵炮的射速,顶多两炮的时间,鬼子的还击的炮弹就能朝着你的脑袋砸过来。
三炮风险太大。
最稳妥的是一炮换个位置。”
炮墩儿想了想道:“连长,那俺把三个炮组全部集合起来吧,同时发射,三发炮弹,有预估的密位调整,和连续发射三发炮弹的效果应该差不多。”
陈建愣了下。
这小子,脑子转的够快的!
“去吧!一定要给我打中了!”
“是!”
望着炮墩儿迅速跑远去指挥操作那门60迫击炮的身影,陈建很有些感慨。
炮墩儿其实不是名字,而是大家给起的绰号,炮墩儿本家姓周,名字嘛非常符合时代特色,叫“为国”,全名周为国。
这时代,什么“张为国”、“李卫国”、“周爱国”之类的名字,没有一万怕是也有八千。
只是周为国这个名字,陈建咋听咋觉得别扭,有点串台的感觉。
但仅凭这个名字,陈建猜测,这小子恐怕就不是个简单角色。
果然。
事实证明了陈建的猜想。
十七连战士们的训练上,陈建本着“一专多能”的原则,哪怕你是个工兵呢,也得会使机枪、会开火炮,尽可能地将战士们往全能的方向培养。
真上了战场,形式瞬息万变,只会单一的作战技能可不行。
但是最终的训练结果出来,不得不承认,天赋这一块儿真不是努力就能完全弥补的。
同样的训练,同样的教学,实际操作火炮作战的时候,十七连上下,任谁也没有周为国表现的更加出色。
——平日里敦厚的甚至有些憨憨傻傻的大胖子,只要一摸到火炮,气势瞬间变化,那夸张的就像是换了个人似的。
用陈建的话说:“这小子就是天生的炮兵!”
再加上长的墩实,圆滚滚的大脑袋就像是加大了两个型号的炮弹,原本战友们给起的绰号是“胖墩儿”,但是因为打炮打的好,慢慢的也就演变成了“炮墩儿。”
叫的多了,战士们望见人,“炮墩儿”几个字脱口而出,至于本名叫什么,有时候想半天还真想不起来。
……
……
只见不远处,作为三支迫击炮组总炮兵班长的炮墩儿,迅速地指挥炮组的战士们,将三门60迫击炮一字排开,随即在观测中指导着调整射击诸元。
墩实的身材反衬下,在他手下如臂指使的几门迫击炮竟多了几分迷你的感觉。
“开炮!”
矫正射击诸元后,炮墩儿一改平日的敦厚,在坚毅的神色中果断下达命令。
砰砰砰——
三发炮弹依次射出,但是间隔很短,就像是同时发射。
随即。
轰隆!
三发落地的炮弹轰然炸响。
第一发炮弹的炮着点落在日军炮兵阵地的前方,因为距离估算的不准,加上风速等因素影响而偏差。
第二发炮弹落在左后方。
但是随即炸响的第三发炮弹,正中鬼子的炮兵阵地,陈建透过望远镜看去,炮着点都快直接砸到那门九二式步兵炮身上了。
爆炸过后。
鬼子的那门九二式步兵炮轰然倒塌,彻底散架。
“漂亮!”
陈建忍不住称赞。
山脚下。
突如其来的进攻将正在密切观战的河村、吉野、渡边等几个老鬼子唬了一跳。
注意到一门步兵炮被摧毁,河村的脸色颇为难看——战争环境下,鬼子军事资源同样有限的紧,九二式步兵炮一般到日军的大队级别才有许可权装备,珍贵异常,即便是整个第四混成旅团也没有多少步兵炮,平日里,若是有大队丢失了火炮,或者火炮被敌人摧毁,甚至是要严厉问责的。
日军又一路追的紧急,目前跟上队伍的只有这几门相对轻便的步兵炮,和一些轻型迫击炮,至于战役级别的山炮、榴弹炮之类,并没有来得及运送过来。
河村认为,对付区区八路,也犯不着动用战役级别的火炮。
他却万万没有想到,八路手头的火炮以及炮兵竟如此了得。
好在河村这个老鬼子谨慎,每门火炮几乎都是分散布置的,否则,就方才那一炮,鬼子的损失恐怕会更大。
被一炮震撼到的河村,当即命令所有炮兵阵地后撤了几百米,拉开距离,以射程优势展开还击。
……
山腰区域,此时四个方位几乎同时爆发的战斗,随着日军迅速展开的增援,已经接近尾声。
阻击日军第一、第三、第四路推进部队的八路忽然后撤。
在突然爆发的伏击火力下伤亡不小的日伪军们,在片刻的恍然后,横向增援,匆匆赶到推进在最前方的第二路部队。
放眼望去。
赫然一惊。
整片山林间,几乎到处都是日军士兵的尸体,密集的火力打击下,树木摧折,满目疮痍。
就连第二路带队的鬼子大尉中队长,都倒在了血泊之中,整个人是侧面中枪,身体几乎被打烂了。
一百二十多号鬼子,竟无一例外,全部倒下,只有些许重伤未死的鬼子,痛苦地挣扎蠕动着。
增援的鬼子匆匆赶过去抢救。
随即绊发了什么。
轰隆!
四个围过去的鬼子全部阵亡。
带队赶到的武田大尉一时怒火冲冠,高喝道:“不许乱动尸体!”
他的神色中难掩惊恐,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将近一个中队的勇士全军覆没,这些该死的八路,难道是魔鬼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