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担心 作品

第127章 日寇疯狂 顺利会师

鬼子参谋长稍稍犹豫了下,道:“将军,目前我们已经有将近三个大队的兵力,投入到了以北区域的作战中。

藤原大佐那边的扫荡,恐怕兵力有些捉襟见肘了!”

河村闻言,这暴脾气立马上来了,呵斥道:“八嘎,消灭三城抗日武装,本就是藤原的分内之事,我难道有什么义务必须要全力协助他?”

“嗨!我这就去办!”

鬼子参谋长再不敢多言,连忙回应道,他算是看出来了,旅团长为了消灭北上的这些八路,怕是快要陷入魔怔了。

不达目的。

估计是誓不罢休!

另一边。

老鬼子藤原针对三河乡与大杨山根据地内八路军的扫荡,也到了关键时刻。

偏偏在这个时候,河村调动部队的命令传来。

藤原人都傻了——就对付那么一支八路,三个大队你河村还不够用?

他怒骂不已,奈何人家第四混成旅团的兵,压根就不带鸟他的,就这么着,随着南宫大队一半的兵力调走,藤原郁闷地发现,自己原本就勉强部署的扫荡大网。

无可避免地露出许多的破绽来。

……

三河乡根据地内,四营长宋大川已经带着战士们做好了进行反扫荡突围的准备。

算算时间,已经有将近两日了。

——八路军没有天眼,不可能全面洞察日军的扫荡局势,所以在出发之前,陈建和宋大川商量后决定,在两日之后四营主力正式向南突围。

陈建会率领十七连的战士们在两天时间之内尽可能的向南突围,吸引更多的日军为营主力的转移侧面掩护。

这也是为什么,陈建带着十七连的战士们一路激战,中途甚至连休整的时间都没有。

目前。

十七连的情况不知道如何,也不晓得陈建他们有没有成功突破日军的封锁,转入太平县一带作战。

宋大川难免忧虑。

一方面是担忧承建他们能不能顺利突破日军的封锁。

另一方面则是担忧陈建他们能不能将日军的注意力给吸引过去,诱骗鬼子上当,掩护营主力南下。

不过,反扫荡突围战彻底打响之后。

宋大川很快便得出结论:“陈建这小子从来没让人失望过,我就知道他能行,从日伪军封锁拦截咱们的规模来看,远比咱们预料的要小得多。

也远比两天前的规模要小了不少。”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十七连的同志们成功了,陈建这小子成功的将日军的主力都给吸引到北面去了。”

可说着说着,他又忍不住长吁短叹起来。

教导员沈光荣疑惑道:“老宋,十七连的战士们完成了任务,你怎么反倒叹气起来了?”

宋大川无奈道:“能不担忧吗?咱们这边的鬼子伪军越少,说明被十七连吸引过去围追堵截的敌人越多。

说句老实话,我根本无法想象陈建这小子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就凭借他们那不到百人的队伍。

居然硬生生的将封锁咱们根据地的日伪军大幅度的削弱。”

沈光荣同样感慨,叹了口气,将担忧深深放在心底。

回归到当前的作战任务。

宋大川向干部们吩咐道:“同志们,能不能突破鬼子的包围圈,在此一举了,老营长那边我们已经联络上了。

在咱们向外突围的同时,一营的兄弟部队会同时从封锁线的外围冲击日军,接应咱们。

这次咱们顺利突围的希望还是非常大的,大家一定要有信心!”

原来在突围之前。

沈光荣的通讯班联络上了在常丰县与顺安县接壤边区活动的一营指挥部,这才得知,一营长岳虎已经率领主力成功的突破了鬼子的封锁圈。

——这其中,除了一营全体将士们勇往直前的战斗意志,以及一营长岳虎出色的战场指挥之外。

最重要的因素其实还有一点:

鬼子掀起的三城大扫荡,重点扫荡区域是放在三河乡与大杨山地区,次之则是顺安县境内的独立团团主力。

至于独立团一营,处在顺安县与常丰县接壤的偏远山区。

针对性扫荡的日伪军的规模其实是最小的。

而四营在扩编,组建,逐渐壮大之后,宋大川没忘记支援兄弟部队,曾给一营长送去一批装备。

其中包括一些机枪,掷弹筒之类的。

甚至还有一部电台。

两方距离处在通讯范围内时,完全可以取得联络。

这批装备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对于装备落后,弹药稀缺的一营而言实在是雪中送炭,也正是凭借着这批装备,他们轻松的突破了日军针对性较弱的封锁线。

双方约定好。

宋大川率领四营主力向大杨山方向突围。

岳虎同时率领一营主力,向大杨山方向猛插,接应突围的四营。

原本双方都以为这是一场恶战。

结果却是出人意料。

——某处,宋大川原本派人随时警惕的封锁区,驻扎的将近两个中队的鬼子,忽然全部撤走。

事发突然。

干部们原本一致认为,这极有可能是日军诱敌深入,请君入瓮的诡计。

“明面上将兵力撤走,咱们从这个方向突围过去,肯定一头扎进他们的伏击圈!”十二连长郑光明说的信誓旦旦。

“要是没有陷阱,我老郑把名字倒过来写!”

十连长魏有喜则觉得有些蹊跷:“鬼子的包围圈封锁的很扎实,他们只需要按照计划收拢包围圈就能将咱们彻底消灭掉。

忽然闹这一出,弄这么一个明显的陷阱会不会有点多此一举了?

小鬼子难道是吃饱了撑的?”

宋大川骂道:“小鬼子装什么诸葛亮,摆什么空城计,老子又不是司马懿,还能被他们唬住不成?

这样,派几个侦察兵过去看看情况。

到底是不是陷阱,马上就清楚了!”

到讯息传回来。

一众干部彻底傻眼。

“报告营长,我们将日军原本所在阵地的四处都搜查过了,并没有看到鬼子的身影。奇了怪了,这小鬼子好像真的撤退了!”

“还有这种好事,鬼子直接放开这么大个缺口,让咱们突围出去?”

宋大川也有点懵,虽然闹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是机不可失,他立马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果断下达了从此处突围的命令。

最终。

直到队伍彻底突破日军原本封锁的阵地时。

一支匆匆赶到的日伪军这才展开拦截。

双方爆发遭遇战。

然而日伪军是匆匆赶到,根本来不及展开全面火力优势。

宋大川指挥着队伍边打边撤,凭借着这半年来四营的装备发展,突然爆发的火力打的鬼子也有些吃不消。

趁着日军没有来得及收拢包围圈之际,带着部队顺利的突围了出去。

事实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