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空前大扫荡 生死关头(第2页)
还包括了日军独立第四混成旅团的野战主力。
日军少将河村麾下,整整五个步兵大队,总兵力将近6000人。
此次,为了给自己的亲侄子报仇雪恨,又向上级做了调动申请,以协助三城彻底覆灭抗日武装为由。
老鬼子河村竟然公报私仇,一口气抽掉了将近4000精锐,集结在顺安,太平与常丰县三城。
加上长期驻扎在三城的吉野大队。
仅仅是日军野战军的兵力就有5000人左右。
再加上协同作战的皇协军。
鬼子伪军可以说是切切实实地掀起了一场真正的万人大扫荡。
而且,与不久前日军针对三河乡地区展开的所谓大扫荡不同的是:
鬼子有充足的兵力调动,在针对三城进行大扫荡的同时,还可以确保后方稳固治安区的稳定。
绝不会出现因为兵力调动集结,导致三城防守出现破绽,被八路军分兵偷袭,大扫荡被迫提前结束的窘况。
日军三城城防司令官藤原因此满心欢喜。
三城的抗日武装,该死的八路军,尤其是那棘手的八路军独立团。
此战之后。
通通灰飞烟灭。
他藤原自此可以高枕无忧了。
……
……得益于日军保密工作的周全,至当日凌晨,天色微微亮时分,老鬼子河村调动的八方兵力全部按照预计划进入指定区域。
并从整体上形成了对三河乡,大杨山为主的,囊括三城各地八路军根据地与抗日武装频繁活动区域的大合围。
一场空前的大扫荡。
前所未有的大危机。
将三城的抗日武装彻底笼罩其中。
……
八路军方面。
顺安县一带山区,八路军独立团团长韩五其实对于日军的大扫荡并非毫无所察——独立团与吉野大队在三城较量多年,他太熟悉吉野这个老鬼子了。
但凡有一丝可能,这个老鬼子都会想方设法将独立团置于死地。
但是山区偏远,八路军的游击战战术精湛,仅凭吉野大队的实力根本不足以将独立团彻底消灭。
所以几日前,日军针对顺安县一带进行清乡运动,甚至增派兵力向独立团根据地的方向试探性侦查时。
韩五其实已经察觉到日军有所图谋。
根据地上下因此加强戒备,随时提防日日军可能掀起的扫荡或偷袭。
包括驻扎在常丰县与顺安县边区的一营部队。
一营长岳虎同样做出如此判断。
但是扫荡彻底爆发之后,韩五与岳虎还是因此而震动。
——他们猜到了日军可能发起的大扫荡,猜到了日军可能酝酿着阴谋,却对日军最终掀起的扫荡规模之大,兵力之多,涵盖区域之广判断失误。
原本。
为了应对日军随时可能针对根据地掀起的扫荡,韩五和岳虎甚至都做好了应对的筹备:
以三城为战场,辗转腾挪,各根据地,各地作战部队协同配合,充分发挥游击战,运动战的优势,将日军的扫荡彻底拖垮。
这是应对日军的大扫荡时,稳扎稳打的最有效战术。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日军此次掀起的会是如此空前规模的大扫荡。
三城境内,各片根据地,各方抗日武装竟无一例外。
全都是日军扫荡的目标。
原本辗转腾挪的运动站,和游击战也会因此大打折扣。
其中。
日军重兵压境,情况最为险恶的,正是常丰县八路军三河乡与大杨山根据地。
至上午九点左右。
一道道紧急通讯,接连传递到四营指挥部内。
糟糕的讯息接踵而至。
“三河乡北面,日军大举推进,沿途烧杀劫掠,多个村庄已经被鬼子伪军彻底摧毁!”
“西面的日军突袭而至,我军被打了个猝不及,防沿途多线阵地根本来不及防守,民兵同志们拼死抵抗,伤亡惨重。”
“东面同样有日军层层封锁。”
“通往大杨山根据地的通道附近发现日军的身影……”
鬼子的扫荡来的突然。
尽管坐镇指挥部的宋大川一连下达多道军令,及时做出各方应对,但还是陷入被动。
不仅如此。
就在半个小时之前,宋大川与团部电话通讯过一次。
结果得知,团主力所在的根据地周围同样被日军封锁。
团部向宋大川下达指示:“四营各部根据战场具体情况,伺机突围,如果条件允许,向南回撤,进入常丰县与顺安县一带边区,与一营及团主力会合。”
而就在不久之后,应该是鬼子察觉并破坏了通讯装置。
四营营部与团指挥部的联络彻底中断。
倒是还有一些电台。
但是因为距离的限制,只能联络到一营营部。
宋大川这才得知,一营同样遭受危机,老营长岳虎正指挥部队安排突围事宜。
如此说来,三城境内的各片根据地全部遭到扫荡。
忧心之下,宋大川难免有些心乱如麻,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后,开口询问道:
“各村村民的转移工作做的如何,乡亲们没什么事吧?”
十连长魏大喜回道:“营长放心,好在咱们对于鬼子的这次大扫荡也有些预料,各村平日里没少进行紧急转移演习训练。
又有民兵同志们的警戒和拼死阻击。
各村的乡亲们基本上都按照预计的路线转移到大山里躲藏。”
宋大川这才松了口气,情况总算没有糟糕透顶。
想到根据地上下才有些进展的春耕。
他又忍不住大骂鬼子狡猾,故意在这个节骨眼上发动扫荡,即便是不能将队伍消灭,也会因此导致根据地损失惨重。
日伪军扫荡规模之大,同样出乎了宋大川的预料。
想到不久前陈建和他进行的那场沙盘推演——最终以自己的惨败收场,根据地上下村庄几乎被全部摧毁,村民惨遭屠杀,四营近乎覆灭。
——宋大川便忍不住打了个哆嗦,紧握着拳头道:
“看来陈建说的一点不错,鬼子的扫荡果然来了,而且比我们所有人预料的都更加可怕。
老沈啊,这次咱们四营怕是到了生死关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