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担心 作品

第116章 夜入常丰县 策反钱三

但是来自老兵的直觉告诉陈建。

日军绝不会像表面上这么风平浪静。

如果没有前后推进的因果关系,这系统的主线任务也绝不会莫名其妙的蹦出来。

他几乎可以确定的是,打掉日军大杨山三号据点,获得主线任务二——王庄阻击战的奖励之后。

必然会因此发生连锁反应,导致主线任务三的出现。

他现在需要搞清楚的是。

主线任务三应对的会是什么危机。

由递进的方式推测:

刚来到这里的第一场主线任务,是面对日伪军围村,陈家村突围——就那么十几个鬼子和几十号伪军。

接着主线任务二爆发,王庄阻击战——也就那么一个中队的鬼子。

如此说来。

“这即将爆发的第三场主线作战任务,日军的规模应该也不至于太离谱吧?有可能是一个大队,撑死能有一个联队?”

“但是按照情报显示,这顺安县,常丰县包括太平县境内,鬼子的野战部队似乎也就那么一个吉野大队。

包括之前日军针对三河乡展开的所谓万人大扫荡。

实际上,日军的兵力加上各城守备队甚至是宪兵部队,也就那么一两千人的队伍。”

陈建因此而疑惑不解。

“我到底在担心什么呢?”

想了想,出于谨慎和稳妥,陈建决定亲自走一趟,他对冬瓜和冯大中说道:“天黑之后,咱们入城一趟,避开日军的哨卡,从偏僻处攀爬入城。”

——攀岩训练,这是十七连的战士们必修专案之一。

尤其是在敌后战场上,这崎岖难行的大山之中,

很多时候,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只有一条路。

但是陈建告诉我参与攀岩训练的战士们:“只要大家训练到位,体能跟上,利用好攀岩工具,咱们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在敌人看来绝不可能走得通的路。

关键时候,凭此战术,或许可以出奇制胜!”

陈建继续问道:“鬼子不好下手,关于常丰县内一些伪军头子的具体居住位置查清楚了吧?

或许可以从这些伪军头子的嘴巴里撬出一些情报。”

冯大忠回道:“排长放心,已经锁定了几个目标,而且经过我们探查,平日里还算规矩,不是什么铁杆汉奸。”

冬瓜哼了一声:“真要是那些执迷不悟,作死的狗汉奸,早就把他们处理掉了!”

陈建点了点头:“好,晚上就咱们三个,去一趟。”

“是!”

入夜后,夜色尚可。

月光皎洁,虽不至于亮如白昼,但是勉强借助光亮在夜间行路,倒是不难。

陈建,冬瓜,冯大忠乔装打扮之后从十七连驻地离开。

哨兵和巡逻队方面是早就打过招呼的。

三人藉着月色出发,皎洁的光亮下就连原本准备的手电筒也派不上用场,一路向南,跨过根据地的边界,进入游击区,避开沿途的一些村庄和日伪军设下的哨卡,直奔常丰县的北城门方向。

实际上,距离不算太远。

也就那么20多里的路程,以陈建三人的脚力,即便是因为夜色的影响,花了两个多小时也到了地方。

拿出一早准备好的飞爪,飞爪的后面拴着帆布搓成的细绳——说到制作飞爪绳的材料,陈建也是很费了一番功夫的。

这时期,尼龙和聚酯之类的材料难弄。

而传统的廉价的麻绳,强度比较低,想要保证攀岩时的支撑力,往往比较粗,重量较大,再拴上一个飞爪,纵然是经过训练的臂力惊人的战士也甩不了太高。

更别说是精准地勾住目标区域进行攀爬了。

最终经过试验,陈建发现,以棉花为原材料编制而成的帆布具有较好的承重性,作为攀岩绳索倒是再合适不过。

具体的攀岩地点是一早就打探好的。

常丰县城城墙的某处偏僻处,此处由于地势的原因,城墙也相对较矮,五米多高的样子。

陈建与冯大忠左右警戒,冬瓜拿着攀岩绳甩了几次,终于成功勾住城墙垛。

一人在墙下辅助,将绳索拉直,防止脱钩,另一人借助绳索,带上攀岩的手套,增加摩擦,脚蹬城墙侧翼墙面,凭借惊人的体能,迅速翻上城墙。

如此没几分钟功夫,三人成功翻上城顶。

再以同样的方式顺着绳索,滑到内城城墙底下。

借助这一攀岩战术渗透县城,就算日军再厉害,警戒的再到位,这延绵十数里的城墙,他小鬼子也不可能提防得住。

这是日军在城门盘查的过于严格时。

十七连战士们会采用的备用方案。

入城之后。

三人按照一早就确定好的路线,直奔目标。

这第一个目标。

冬瓜在黑夜中缓缓开口道:“狗哥,要说这个二鬼子,你肯定也知道他,说起来,这个二鬼子和咱们交手可不是一回两回了。

王庄战斗中,当时跟着武田中队一起偷袭咱们王庄的,就有这家伙。

不过讯息倒不是这家伙透露的,而是那二龙寨的土匪头子孙二龙,当时这小子好像还只是个伪军排长来着。

后来日军中队在向阳村方向扫荡时,咱们打了一场伏击。

那场伏击战里头也有这小子。”

“这老小子有意思的很,表面上对日军忠心耿耿,但每回在战场上是出工不出力,手底下的队伍常常对着山头打空枪。

私底下甚至还派人向咱们根据地送过几回情报,不过多是一些不咋重要的情报。”

陈建问道:“叫什么?”

冬瓜道:“钱三,说是家里排行老三,现在是常丰县治安体系内的一名连长,说起来也是巧了,刚好负责的是北城门区域的防守工作。”

陈建道:“挺好,那就他了!”

……

夜色下,一条悠长的小巷的尽头处,坐落着一座宅院,这宅院算不上奢华,但也绝不是寻常百姓能住得起的地方。

位置倒是不难找。

正在睡梦中的伪军连长钱三还不知道,自己被三尊大神盯上了。

其实,冬瓜搜集到的关于钱三的情报还是不够全面。

他和陈建,和九班,和三连打过的交道,远比情报搜集到的更多。

陈建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主线任务一爆发,陈家村突围战中,当时遇到的就有钱三的队伍——这小子当时是排长,在带队入村搜寻中,被陈建一连打死好些个手下。

说到钱三此人。

这个抱着所谓“曲线救国”为原则的二鬼子,在日军,八路军,国军,甚至是土匪等多方势力之中来回横跳,更是还玩出了一套通透的乱世生存哲学:

“消极作战。

通风报信。

左右逢源。

低调装怂!”

凭借着这一系列圆滑老练的处事方式,这老小子硬是历经数次战斗,从出场的陈家村,一直苟到现在。

不知收敛的一些二鬼子,为虎作伥,欺压百姓,遭到八路军的清算,坟头草估计都两米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