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发展之道 得瑟的三连长
“……是不是也够格了?”
沈光荣十分无语道:“老宋你可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有本事你和咱团长说这话去!”
宋大川想到团长韩五的性子,忍不住打了个哆嗦,“算的吧,团长怕是要骂娘了,到时候该说了,宋大牙,你小子一个连长还想官升两级当团长。
那老子不得升个师长当当?”
随着宋大川的叙述,沈光荣仿佛已经看了对应发生的场景。
回归正题,他语重心长地问道:“老宋,说正经的,九班不声不响地弄出这么一块根据地来,你后面想怎么处理?”
宋大川道:“老沈,你忘了团部的指示了?”
“啥指示?”
“让咱们三连与三河乡抗日武装建立联络!”宋大川说着,乐道:“而现在,咱们可以说是已经完成了团部给的任务。
与三河乡抗日武装的联络成功建立。
准确的说,咱们三连已经将三河乡的抗日武装给收编了!”
——三河乡抗日武装,实际上就是扩编后的九班。
九班是三连的战斗序列。
宋大川这么说,还真是一点毛病没有。
沈光荣道:“说得轻巧,老宋啊,你真做好了接手三河乡根据地的准备?
这可不是远离鬼子占领区的大山。
根据地一旦建立之后,内部的发展,外部的防御,应对日军随时可能掀起的大扫荡,这里里外外的可都是挑战。”
宋大川闻言,紧蹙起眉头,但只是片刻,眉头便又舒展开了。
“怕什么?”
“先不说上级未必会把这么大的根据地交给咱们三连负责。
就算是真的交给咱们三连。
哼哼,陈建这小子一个代理班长都把偌大个三河乡据点弄起来,咱俩倒是认怂还玩不转了?
真要是玩不转,这不是还有陈建这小子嘛!”
沈光荣一琢磨,嘿,这老沈想的还真透彻。
至于上级对于三河乡据点的后续安排,那就只能等候讯息了。
在随后的会议上,陈建和王虎带着九班的一众干部们,本来是想按照计划,将三河乡据点各方面工作向宋大川、沈光荣做一个汇报,顺带着交接一下。
从始至终。
陈建也没惦记过这么大个据点真的交由自己负责,实际上他还真不想担这份重任。
一来。
这意味着他每天都需要处理一堆的相关工作,搞不好就连后续的发展,民主政府的建立等各方面的难题都得操心。
二来。
养活一个营的队伍,还得拱卫保护近两千民众的根据地,实际上,他心里也没底。
三来。
这会大大的减少他带兵杀敌的机会。
他目前的系统军职仅仅是排长,只有麾下的50位基地成员杀敌可以帮他累积军功。
想迅速积攒军功,提升军职,最高效的办法便是率领基地成员们频繁作战。
然而……
宋大川直接开口堵住了陈建准备汇报的话语。
“不着急着汇报!关于这三河乡据点的后续安排,包括你这一个营规模的……九班!具体是个什么情况,还得等讯息。”
宋大川的话说的实在:
“分兵前你小子虽然是个班长,还是代理的,但是这小半年的时间,你愣是把这一个班的队伍发展到了一个营。
而且是装备精良,兵强马壮的一个营。
甚至还开辟了三河乡根据地。
就凭这份战功,代理班长的‘代理’俩字肯定得给你去掉,这还不算,搞不好还得给你晋升职位。
只是这就不在连部的许可权内了。
我和指导员要先向营部汇报了情况,营长估计还得向团长汇报过情况,这具体的安排才能由团部,团党委定下来。”
他因此安排道:“这样,在上级的命令没有传达之前,陈建呐,这三河乡根据地上下,你还是要多操点心。
咱们三连的队伍后面也会陆续转移一些到三河乡据点。
无论是三河乡据点,还是大杨山根据地,咱们都不能轻易放弃!”
“是!”
陈建领下命令。
……
当天下午,陈建、王虎作为向导,带着宋大川和沈光荣参观了三河乡根据地上下。
从主力部队核心驻扎区域的防御工事,到各村的重建工作,民兵的训练与发展,甚至是乡亲们开垦荒地,挖渠引水的方案,通通都不落下。
好在早已经被震惊麻木的宋、沈二人,也能适应了。
用宋大川的话说:“不管你小子还能给我玩出点什么新花样,我都见怪不怪了!”
沈光荣倒是很好奇:“陈建,如果三河乡根据地之后还是交给你负责发展。
你后续的规划是什么?”
陈建也没有藏着掖着,直言道:“指导员,我读的书不多,想问题也比较粗糙。
就我个人所想,就像鬼子侵略咱们,大搞占领区一样。
首先需要绝对的武力震慑,没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去稳固占领区,什么都是白搭,更别说是发展和壮大了。
咱们发展根据地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想核心永远是军事力量的建设,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足够硬的拳头,拿什么和鬼子对抗?”
沈光荣深表赞同,点头不已,目光越发明亮起来,“说得好啊,你继续说!”
陈建道:“所以咱们根据地的发展,说到底,是为了壮大军事力量服务。
而想要壮大军事力量,部队就得搞训练,得发展装备,得有丰厚的后勤支援,得有随时可以补充的兵员。
这应该就是民众基础,也是根据地发展的第二个核心。
换句话说,一个是部队的发展,另一个是民众的发展。
这两者是相互支撑协助的,谁也离不开谁。
模式很简单,部队发展保护民众,民众发展供养壮大部队。
所以部队建设与民生建设,应当是咱们根据地发展的两大方向!
只要抓牢这两点,肯定是没错了!”
啪啪啪——
沈光荣听到精彩之处,忍不住鼓起了掌。
陈建这番话可以说是用最通俗的话,将根据发展的精髓给讲了出来。
宋大川则是诧异道:“好小子,这些思路都是你自己琢磨出来的?”
陈建从容回道:“连长,忠勇村的冯老村长是个有学问的,当年还考过秀才。
这里面有不少的思路是我和老村长探讨根据地发展的时候,受启发琢磨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