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王小海 这是你们九班?
“这通讯兵已经进入咱们根据地了?”
“嗯!”
“这么说,咱们九班目前的情况已经彻底暴露了?”
“那倒没有!”王虎摇了摇头,说道:“这次连长派过来的通讯兵同志,巧了,我刚好认识,是一排的兵,叫王小海。
估计是为了避开鬼子沿途的搜查,避免身份暴露。
他是伪装成老百姓,从大杨山地区一路赶过来的。
到了咱们驻地附近之后,鬼鬼祟祟的,第一时间就让咱们巡逻的民兵同志给抓了——咱们根据地刚刚组建,这段时间鬼子暗中派过来的奸细汉奸什么的可不少,民兵同志们又不认识他,谁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还差点给关进了小黑屋。”
陈建点了点头,这下子就明白了。
这么说,这王小海压根没来得及和战士们接触,又怎么可能打听到关于九班目前的情况。
一排长魏有喜,陈建还很有印象,王小海这个名字也大概还记得。
让他好奇的是:
“他就没有说明自己的身份吗?”
王虎闻言,笑得差点捂住肚子,“乐子就在这儿了,王小海同志不断的和民兵同志们解释,说他是八路军独立团三连的兵,是领了连部的命令,来联络失散的九班的。
但是红口白牙的,光这么说肯定没人信。
那得有凭证吧?
按照王小海的说法,连长派他来的时候,为了稳妥起见,是给他开了路条的。
结果他路上遇到伪军搜查,因为害怕暴露,就把路条给吞到肚子里去了。
这下子路条是拿不出来了,又穿的是老百姓的衣服,咋的也证明不了自己八路军的身份。
带队的民兵队长都被逗乐了,大骂这年头的狗汉奸们不走心,有的冒充百姓,有的冒充逃难的民众也就算了,居然还有冒充八路军通讯兵的!
二话不说就把人给抓了。”
“后面还是我意外听某位小组长说到这事儿,提了一嘴那汉奸的名字叫王小海,我赶过去偷偷看了一眼,好家伙,还真是一排的王小海同志!”
“那人呢?”
“还关着呢!”
陈建错愕道:“你都确定是自己同志了,咋还关着呢?”
王虎笑道:“班长,我就不信你没琢磨过这事儿,你说咱们一个班愣是给扩编成了一个营的队伍。
就算当初分兵的时候有连长的命令。
这事也够离谱的。
要是让这王小海提前把讯息汇报回去,那就成了咱们没有及时向连部汇报了,还不如关着点这小子,咱们主动把讯息汇报过去。
正好我还想着给连长他们点惊喜呢!
再说了,真要是把王小海给放出来,告诉他,呐,你看到的这整片根据地还有这四五百人的队伍都是九班。
还不得把这小子吓晕过去!”
关于这方面的问题陈建当然也琢磨过。
眼下九班已经扩建成一个营的队伍,三河乡敌后根据地正式开辟。
就算是陈建带着队伍,按照三连长宋大川当初分兵时的命令,返回大杨山与连部会合。
总不能将450号队伍全部带上。
这好不容易开创的三河乡据点哪能说丢就丢?
所以具体的会合方案,陈建的想法是:“咱们哗啦一下子400多人的队伍,拉上大车小车的物资,返回大杨山会合,肯定不现实。
虎子,我看这样吧,咱们带上两个排的队伍,顺道运一批物资过去,估计连长他们在大杨山一带抗战,条件也好不到哪儿去。
将关于咱们九班目前的具体情况做了汇报之后,再看连长怎么安排。”
王虎对此表示赞同,接着又笑问道:“老陈,我算了算日子忽然吓一跳,从你加入咱们三连开始到现在这还不到半年呢!
这原本四个人的队伍愣是让你带成了一个营。
按理来说,以咱们九班目前的规模情况就是给你个营长当当也不过分,但是我可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兵参军不到半年,就直接干到营长的。
你说万一咱们带着部队过去,上级只给你一个连的队伍,甚至是一个排,一个班的队伍,你亏不亏?”
陈建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那你呢?
虎子,要是让你重新干回副排长,甚至副班长,你亏不亏?”
王虎愣了下,随即回答道:“我有啥亏的,这王庄分兵前我还是个大头兵呢!”
陈建道:“那就好说了,我和你的想法一样!”
两人说着,忍不住一起大笑起来。
而实际上,这是陈建的真心话。
这哗啦一下子就拉起来的一个营的队伍,说丢就丢。
可惜吗?
当然可惜!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想要带好这一个营的队伍可并不简单——作战,训练,生活,吃喝拉撒,包括战士们的政治思想教育,这哪一样都不能出问题。
其他的暂且不说。
陈建的系统军职只是个排长,当前也只是开启了排长基地。
再加上陈建本身的经验和能力,他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带好一个排,而且是一个战斗力嗷嗷叫的精锐排。
却未必有信心带好一个营。
更别说是这偌大的三河乡据点。
有多大的锅,下多少的米。
陈建不喜欢逞能,尤其是在这样炮火纷飞的时代,逞能的结果很有可能是自己身边这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的凋零。
与其这样,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带兵。
慢慢的将系统的军职提升到更高的等级,开启更大的系统基地,能够保障更大规模部队的训练与作战,再稳扎稳打,发展壮大。
所以,对于九班目前的450人的队伍。
丰厚的装备与弹药储备。
以及这新开辟的三河乡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
陈建的内心想法是,移交压力,让连长,营长和团长他们头疼去。
抱着这种想法,自己带队返回三连之后,指挥部方面具体会对他怎么安排,他也就随遇而安,不以为意了。
打定了主意之后,陈建安排返回大杨山的队伍。
安排了两个排,统共80人的队伍。
带队的除了他和王虎之外,冬瓜,石头这两个当初三连的老兵当然得带上,再加上冯大忠,冯保国,冯保民三人。
——已经逐步进入寒冬,日军大扫荡刚刚惨败,三河乡敌后根据地又逐渐稳固,今年冬天之前,日军基本上没有任何可能针对根据地展开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