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装备 危险
商城页面内还有许多令人心动的武器——比如120个军功点就可以兑换的九二式重机枪;比如300个军功点可以兑换的九二式步兵炮;再比如花500个军功点可以兑换的四一式75山炮,这已经是战役级别的火炮。
只是陈建只有可怜的98个军功点,这些装备他都兑换不了。
但是陈建透过对比这些武器需要的军功点,发现一个规律:
“价格越贵的武器兑换到手似乎越划算。”
为什么这么说?
比如日军的九二式步兵炮,通常造价应该在7000多日元。
而鬼子的三八式步枪的通常造价也就80日元左右。
从价格上来看相差100倍左右。
而兑换一支三八式步枪需要8个军功点。
兑换一门九二式步兵炮仅仅需要300个军功点。
300÷8=37.5!!!
再比如日军的四一式75毫米山炮,也就是俗称的联队炮,到了野战联队级别才可能配属到的战役级别火炮。
造价是12000多日元,是三八式步枪造价的150倍左右。
而兑换一门四一式75毫米山炮,只需要500军功。
500÷8=62.5!!!
这足以说明,陈建积攒军功兑换武器,其实价格越高,越靠后的武器,兑换起来越划算。
从战场上的实际情况来看,八路军有可能缴获日军的步枪,机枪,掷弹筒,尽管难度很大。
但是想要从日军手上缴获类似九二式步兵炮,甚至四一式联队炮这样的战役级别火炮。
可能性是相当小的,近乎于没有。
尤其是对于三连这么一支规模有限的连级作战单位。
所以陈建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或许系统这么设定各武器的军功价格,就是希望他在基础的步枪,机枪,弹药这些方面,尽可能靠缴获。
军功则可以积累起来,兑换更加划算的,基本上不可能从日军手中缴获的各类火炮。
然而或许是出于一名老兵的直觉。
尽管狼头峰的伏击战已经结束。
陈建心底总还是隐隐约约的有一种压迫感,仿佛有什么巨大的危机在前方等着自己,或者说三连。
军人在战场上的直觉不能忽视。
本着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的原则,陈建很快便做出了最优解——他将当前拥有的98点军功全部消耗一空。
兑换10支汉阳造步枪,花费军功50点。
兑换7.92毫米子弹4800发,花费军功48点。
陈建很清楚,对于此时此刻的三连而言,一门火炮的作用甚至还比不上十支步枪,战士们迫切需要的是充沛的弹药,可以持续与日军进行作战的能力,哪怕是游击战。
而不是笨重的,根本无法发挥出威力的火炮。
至于兑换的这批装备弹药如何拿出来。
考虑到直接拿出来不好解释,透过缴获吧这没仗打也不现实。
而时间又紧迫,部队正是缺枪少弹的时候。
陈建干脆将这批装备取出之后,藏在村子附近的一个山洞里,接着想办法让村里的老乡注意到这批枪支弹药,只要不是自己发现的就成,别人就怀疑不到自己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