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柴刀,河鲜粥,文鳐鱼【二合一】
石落部族附近,小溪中潺潺水流清澈见底,调皮的鱼虾在其中游曳,宛若空游无所依。
王启赤着脚浸入冰凉的溪水中,惊起一尾小鱼,他找到一块被溪水冲刷后光滑的石头,这是他选中的磨刀石。
把包裹铁片的布条解开,王启俯下身去,精心打磨这把锻造出来后,未开锋的铁片。
铁片长约四十厘米,说是像匕首,其实已经接近一些砍刀的大小。
而王启打算在打磨后,在铁片一侧装上木棍,做成柴刀使用。
这是他在这个时代锻造出来的第一把武器,所以他很有耐心。
清晨的阳光折射成稀碎的金箔,在哗哗溪水中翻腾。
“霍霍”磨刀声响起,似乎永不停歇,微风徐来,吹动王启一头杂乱的头发,时不时把视线遮挡。
“等这柴刀磨好后,是不是该剪一剪头发了?”
王启来到这个部族已经好几个月,原本被精心修剪的头发已经很长,会随着动作遮挡视线。
部族内的族人们,他们习惯了用草绳或者兽筋把头发束在脑后。
王启觉得实在是太麻烦了,且在这远古时期,留长头发的话,不经常清洁,那茂密的毛发只能带来各种跳蚤虱子……
这么想着,王启的动作不停,把手中灰黑的铁片打磨出锃亮的银光。
用手抚摸,变窄的刀刃已经感觉到些许锋锐,要不了多久,他手中的这把刀就该打磨完毕了。
“等到这把柴刀磨好,接下来便是炼铜了。”
“炼铜的话,步骤其实和炼铁区别不大,但有一点。”
“那便是铜器本身质地较软,想要做成武器的话,需要加入锡和铅融合,才能做出能用的器具。”
“但若是用铜制作锅等器具,便不能新增锡和铅,因为锡虽无毒,但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有毒。”
“铅的话更不用说,这玩意毒性更加猛烈。”
“所以到时候……还是想办法用铁来制作铁锅等器具好了,铜这玩意,是古代先民在掌握炼铁前所用的技术。”
“但我已经掌握基本的炼铁方法,更好的炼铁法子也有,只是目前无法实现。”
“所以在那之前,可以用铜器来分担一部分炼铁的消耗。”
“以及,”王启脑海中回想起在博物馆看过的那些青铜器。
“其实一开始,刚炼出来的铜器是金色的,在古代更是被人称做金器。”
“而只有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沉淀,金色的器具表面被岁月腐蚀,变成青色,才形成了后世的青铜器。”
“古人可不傻,只有代表尊贵庄严,金灿灿的铜器,才能够作为祭祀器具来使用!”
这么想着,身后突然传来涉水的声音,王启转过头去,两位少年拎着捕鱼笼从上游有说有笑的走下,来到王启面前。
“王启大哥,今天又是丰收的一天!”
石千里凑上前来,把捕鱼笼内满满当当的收获给王启观看。
鱼虾,乌龟,王八应有尽有。
看着笼内,王启似乎想起什么,他舔了舔嘴唇开口。
“不错啊,有这些东西,加上千西部族送来的稷米,可以整一锅河鲜粥了。”
“什么是河鲜粥?”少年问道。
“就是河内捕获的各种新鲜鱼类,如虾米,小鲫鱼,王八,等收拾好。”
“把它们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和稷米一起炖煮,只需要加入一点点的盐巴,那味道真是鲜不可言!”
作为后世的美食爱好者,王启也在网上学过不少食谱。
而自广府地区的海鲜粥,因为不需要什么调料,便成为来到这个世界后,最容易复刻的一道佳肴。
王启一番描述下来,直把少年听的吞口水,石千里当机立断开口道。
“那还等什么王启大哥,我们这就开始做吧!”
“我可以去部族内拿来稷米和陶锅,”石小鱼也在一旁开口。
“也好,”王启闻言也馋了,看了一眼天色,不觉间已经接近午时。
王启低头看去,手中的铁片经过一上午的打磨,大半刀身已经变成银白色,犹如一湾清泉,在阳光下闪耀寒光。
“正好试试这把新刀的锋锐!”
说干就干,王启当即拎着鱼笼走向溪岸,把里面还活蹦乱跳的猎物取出,就地开始宰杀清洗。
锋利的刀刃轻易的便划开鱼儿的肚皮,王启随手把内脏挤出,在溪水中洗干净。
有了新刀的加持,王启很快把所有东西准备完毕,石小鱼也拿来陶锅和一些稷米。
石千里在溪岸边升起火堆,王启装了大半陶锅水,放入淘洗干净的稷米。
看着一粒粒黄澄澄的稷米,王启不由感叹,在这个时代,五谷反而成为了奢侈品。
把准备完毕的陶锅放在火堆上炖煮,不出一会儿,锅内便开始咕嘟咕嘟冒泡,随着稷米在沸水中不断翻滚,王启不由感到有些可惜。
这顿河鲜粥,唯独少了一样东西,那便是后世随处可见,名为姜的一种调料!
“据历史最早的记载,姜在商周时期才真正出现,且似乎不是中原本土作物。”
“姜生性喜热,生活在热带地区,而中原发源地,河南河北等,只是亚热带,温带气候,所以没有姜也是理所当然的。”
“煮粥没有姜,味道少一半啊……”
王启感叹着,看到锅内的稷米被煮的差不多后,便把已经收拾干净的虾蟹王八倒入,再次炖煮大约十分钟过后。
再放入片好的鱼片,撒上一把盐,仅仅搅拌了不到一分钟,王启便把锅儿拿出火堆。
鱼片不能煮久,不然就不够滑嫩。
“好了,开吃吧!”
三人拿着木碗,每人装上一大碗,坐在溪岸边树荫遮蔽的一块大石上。
清凉的风儿袭来,就着面前在正午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的溪水,喝着滚烫的热粥,别有一番风味。
不一会儿,三人竟是把满满一大锅粥喝完,石千里更是拍着鼓鼓的肚皮,没形象的躺下,意犹未尽道。
“王启大哥,这是我迄今为止喝到过最好的一锅粥,真想天天喝啊!”
“这个嘛……”王启笑道,“如果稷米够的话倒是不难。”
“我去领米的时候,有问过,”石小鱼在一旁开口,“剩下的稷米也就够部族内所有人吃上三天。”
“再想吃的话,也许就要等到秋季稷米丰收了。”
“那还真是可惜……”石千里双手枕着后脑,看着头顶被风吹得哗哗作响的树叶。“说起来,王启大哥,要是能拿文鳐鱼做粥喝,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