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雨,伞,烧陶(第2页)
这便是最简单的烧陶法,优点是方法简单,能就地取材,缺点便是成品率低,烧出的陶质量也参差不齐。
“但这已经是这个时代目前烧陶的最优解,等到以后烧陶经验充足,我再考虑烧制一些土砖来垒窑好了。”
想着这些的时候,王启已经让石千里在火堆旁脱下衣服,进行烤火烘干,而他则在洞口再三探查。
又一次来到洞口检视,看到外面的雨水将歇。
王启不再犹豫,举着手中兽皮制作的沉重雨伞走出洞穴。
踏出洞外,走上湿滑的路面,兽皮靴溅起点点水花,头顶的雨伞上被打的噼啪作响。
王启很快来到新屋旁边,检视情况。
经过一场暴雨的洗涮,新屋上面堆积的干草被吹走部分,露出p; 其正往下滴落泥水,有些已经顺着缝隙渗入屋内。
好在主体没有受损,后续修缮即可。
看到新屋的情况后顿时让王启松了一口气,情况比他预料的要好上不少。
于是他转个身往前走了几步,来到石小鱼的屋子前,陶胚正是被转移在此。
王启呼唤着少年的名字,石小鱼走了出来,在看到王启后和他打了个招呼。
王启也不废话,很快和少年解释清楚,两人小心拿出已经干燥许多的陶胚,朝着洞穴内走去。
不一会儿后,两人来回走了几趟,把陶胚全部搬入洞穴,放在王启早已挖好的土坑中。
柴火堆放的满满当当,把陶胚围在中间,王启不再犹豫,从不远处的火堆中借来火苗。
点火,烧陶!
很快,熊熊火光燃烧炙烤着陶胚,升起的浓浓炊烟中,王启不断新增柴火,维持着火堆温度。
烧陶器是个需要很长时间的持久活,火堆要在几小时内维持六百到九百度的温度,这样的成功率才大大提高。
“说起来,后世有些精美陶瓷烧制的时候,需要特定等待春雨时期进行烧制,因为只有那样烧出的瓷器才最美丽。”
当然王启没想那么多,他只是烧陶,还称不上瓷器,自然没有那么多讲究,也烧不出来美丽的青花。
碰上下雨只是赶巧罢了。
手中新增柴火的动作不停,时间很快流逝,一晃便几个小时过去。
在这期间,他还拿出已经冷却的肥皂,让两位少年来试用,看着用肥皂后轻易便能洗掉的一些污垢,两位少年皆兴奋起来。
在确定肥皂的效用确实可以后,王启还特地让千里拿出两块送去给石群大姐,若不是她给的脂肪,肥皂也无法造出。
做完这一切后,王启看着渐渐熄灭的火堆,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于是他弄来一些干的泥土,把火堆连带陶胚整个掩埋起来。
“剩下的便是等这些陶胚自然冷却,而这个时间也需要一天左右。”
王启站起身来,和少年寒暄几句,又到洞外看了一眼,发觉时间还不算晚,大约只过了午时。
于是几人趁着大雨停歇,找来干草泥土等,赶紧把受损的房屋进行修缮。
等到修缮完毕的时候,天色已经暗沉下来,一天时间恍然而过。
“等到明日千里你们过来的时候,陶器就可以挖出了。”
王启和两位少年道完别回到洞穴,哪知道才一躺下,石落部族的木匠石西,就拎着一个东西走了过来。
“王启小哥,你要的那种捕鱼笼已经做好了,你来看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