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犁,弯木法
犁,据后世记载,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铁犁直到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才出现,西汉出现了直辕犁,至隋唐时代,才出现了曲辕犁!
自此之后,曲辕犁在后世的历史上大放光彩,一直到机械化的来临,才被铧式犁取代。
“但铧式犁只是适合装备在机器之上,在这远古年间,最好还是用曲辕犁。”
王启回忆起以前刷到过的,曲辕犁的制作影片。
曲辕犁拢共由十一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
看上去很复杂,而实际上也确实复杂,在苦思冥想了好一会儿后,王启发现以石落部族内的技术,能否做出曲辕犁还是未知数。
“犁头的话,可以让石从巫祝用坚硬的黑石来替代,犁身的话……”
王启决定先去找一下部族内的木匠。
夜色降临的洞穴中,王启向木匠们详细讲述了自己的需求。
甚至怕木匠们不懂,王启捡起一根木炭做笔,还在地上画出了各部件的示意图。
“怎么样?你们能不能搞出来这东西?”
“这个弯曲的地方,必须要是一根木头吗?”木匠抚着下巴询问,王启所画的示意图里,不用做犁头的话,由木头组成的曲辕犁其他部分倒是不难。
但那根曲辕,若是需要是一整根的话。
“这样的木头可不好找。”
“弯曲的木头?”王启闻言面露疑惑,“不是用直木来弯曲……哦对,差点忘了你们还不知道弯木的方法。”
想要让一根笔直的木头弯曲成工匠想要的模样,这就不得不说到弯木法。
适合这个时代的,大致有四个方法,热水浸泡法,热蒸汽法,木夹法,热沙浸泡法。
王启把这些方法一股脑的告知给面前的木匠们,直听的他们眉头紧锁。
“这些方法真的可行吗?木头如此坚硬,又怎么能轻易被塑形?”看两位木匠脸上皆是疑惑模样,王启笑道。
“行不行的话,你们亲自来试试不就可以了?”
很快,趁着夜还未太深,用过晚饭后,架起的石锅内被重新加入水,在炭火上咕嘟咕嘟开始冒着热气。
木匠们拿来几根用利刃削掉外皮的圆棍放入锅中,让木棍像食物一样煮。
此时部落族人已经全部回到洞穴,外面房屋的清理需要几天时间,所以还无法搬出去。
几个穿着兽皮衣到处跑的小屁孩围上前来。
他们望向咕嘟咕嘟的锅内,以为在做什么好吃的,在看清楚后,顿时露出大失所望的表情。
边上的两位木匠,则看着王启不断地添柴,将信将疑看着锅内翻滚的木头。
一个时辰后,王启觉得时间差不多后,把削皮的木棍从锅中捞出,在沸水煮过后,这木棍涨大些许,显然吸足了水分。
“要的就是如此,”王启把木棍拿到一旁,用湿润的麻布包裹,放在提前准备好的支架上。
在边上木匠的帮助下,木棍被慢慢压弯,然后固定住。
“好了,”抹了一把被热气逼出的细密汗珠,王启看着被固定住,压出弧度的木棍,看向身旁木匠。
“只要把这木棍放置在干燥处,等其自然干燥后,就算脱离固定,它也会保持如今的模样,算算时间,明天应该就可以了!”
两位木匠对视了一眼,皆从对方目光内看出狐疑,原本笔直的木棍怎么可能因为水煮过后,压弯固定住就此定型?
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知识储备范围,自然不信!
但不论相信与否,明日便能见分晓了。
最起码这次,不用他们熬夜赶制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