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白沟河畔(第2页)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忧心忡忡之际。
帐外,再次传来亲兵的通传声,只是这一次,声音里带着几分古怪。
“报!殿下!营外...营外来了一队契丹使团!为首者自称辽国耶律良,说...说奉其主耶律洪基之命,前来拜见...大辽南院副枢密使!”
“什么?!”帐内众将,皆是大惊。
大辽南院副枢密使?这说的是谁?
只有沈瑜,王安石,少数几人,脸色变得极其微妙。
他们记得,这正是当年沈瑜在辽国捺钵之时,耶律洪基为表彰其救驾之功,又为拉拢他,特意“赏赐”的官职。
一个大宋的秦王,同时兼着大辽的枢密副使。
这本是两国之间一桩心照不宣的政治游戏。
可现在,耶律良在两军阵前,大张旗鼓地将这个身份抬了出来。
其意,不言自明。
“让他进来。”沈瑜缓缓坐回主位,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片刻后,身着契丹贵族朝服的耶律良,在一众辽国武士的簇拥下,缓步走入帐中。
他环顾了一下帐内神
色各异的宋军将领,最后,将目光落在了主位上的沈瑜身上。
他没有行敌国之礼,而是对着沈瑜,行了一个辽国宫廷内部,下级对上级的抚胸礼。
“大辽耶律良,参见沈副枢密。”
这一声“沈副枢密”,叫得帐内所有宋军将领,脸色都变得极其难看。
沈瑜却笑了。
“远道而来,辛苦了。”他同样用一种近乎熟稔的语气说道,“不知我主大皇帝,遣大王前来,所为何事?”
他那句“我主大皇帝”,更是让帐内的气氛,降到了冰点。
耶律良的瞳孔,几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
他发现,眼前这个年轻人,比他想象的,还要难对付。
“副枢密大人说笑了。”耶律良笑道,“我家陛下,听闻南朝与西夏再起刀兵,心中甚是忧虑。两国相争,百姓遭殃。故特遣我前来,一是问候副枢密大人安康,二来,也是想做个说客,愿为两国调停,化干戈为玉帛。”
“哦?”沈瑜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不知大皇帝,想如何调停?”
“我家陛下以为,西夏蕞尔小邦,冒犯天朝,其罪当诛。然上天有好生之德,不若...由我大辽出面,令其向大宋称臣纳贡,永世修好。如此,既可彰显南朝之天威,又可免生灵涂炭。不知...副枢密大人意下如何?”
“另外,”耶律良的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为难之色,“只是,我大辽为调停此事,亦需陈兵边境,耗费巨大...陛下以为,南朝或许可以...考虑将之前免去的那部分岁币,恢复起来。如此,我大辽将士,亦更有心力,为两国和平奔走。”
图穷匕见。
说了半天,最终的目的,还是讹诈。
沈瑜没有动怒,他只是静静地听完,然后放下了茶杯。
“你的话,本王明白了。”他看着耶律良,“此事干系重大,非本王一人可决。需上奏我大宋官家,由朝廷议定。你远来是客,不如...先在我营中歇息数日。待我修好国书,加急送往汴京,一来一回,快则一月,慢则两月,必有答复。”
耶律良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一个月?两个月?
等你的答复回来,黄花菜都凉了!
“副枢密大人,”他提醒道,“白沟河畔,萧赫得大王的五万皮室军,可没什么耐心。”
“本王知道。”沈瑜点了点头,他站起身,走到帐口,掀开了帘幕。
帐外,是灵州平原一望无际的旷野。
西夏五万大军的营寨,遥遥可见。
“所以,”
“我们得抓紧时间,把眼前的事情先办完。”
“在等到汴京的回信之前,总不能让你闲着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