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攻心为上(第2页)
“他若选二,我军兵临城下,以火炮之威,三日之内,必破其城。届时,玉石俱焚,他李氏一族,将彻底从这世上抹去。他不敢赌。”
“他唯一能选的,只有一。”
“去国号,称西平府,奉我大宋为主。这看似是亡国之辱,然则,对他李谅祚个人而言,却是唯一的生路。他借我大宋之手,清除了国相,稳固了君权。再奉我为主,便等于将整个西夏,都置于我大宋的庇护之下。日后,他非但不是亡国之君,反而是有大宋做靠山的,西平府的世袭之主。这份利益,足以让他压下所有的不甘与屈辱。”
“至于那些党项贵族,”沈瑜冷笑一声,“他们此刻想的,不是什么国仇家恨。而是李谅祚亲政之后,会如何清算他们这些没藏讹庞的旧部。我这道旨意,对他们而言,反而是救命的稻草。只要他们劝说李谅祚投降,便可从亡国之臣,摇身一变,成为我大宋治下的顺民,保全家族富贵。他们,会比我们更希望李谅祚做出正确的选择。”
帐内,鸦雀无声。
所有将领,都被沈瑜这番话里对人心的精准算计所震撼。
………………
汴京,垂拱殿。
当沈瑜那份写着“西夏请降,然臣以为,当去其国号,纳为州府,永绝后患”的八百里加急奏报,被呈送到新君赵昕的御案上时,整个朝堂,彻底炸开了锅。
“狂妄!狂妄至极!”
首相富弼第一个出列,他气得胡子都在发抖,“沈瑜他...他以为他是谁?!汉之卫霍,唐之李靖吗?!竟敢擅言灭国之事!此乃擅开边衅,陷国家于不义!官家!万万不可听信此等狂悖之言!”
“富相所言极是!”韩琦也立刻附和,“西夏虽败,然其国祚尚存,岂能因一战之胜,便行此等霸道之事?自古王者之师,伐罪不伐国。我朝若行灭国之举,必将失信于天下!届时,西夷离心,人人自危,此非社稷之福啊官家
!”
欧阳修亦是眉头紧锁,出列道:“陛下,沈瑜此举,过于操切。去国号,改州府,此举与秦皇汉武何异?我朝以仁孝治天下,当以怀柔为上。臣以为,当纳其降,受其贡,许其称臣,以彰我天朝大度。如此,方是长治久安之道。”
殿内,反对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这些久经宦海的老臣们,被沈瑜奏报中那毫不掩饰的锋芒与野心,惊得魂飞魄散。
在他们看来,这简首是疯了。
御座之上,赵昕看着下方群情汹涌的臣子,又低头看了看那份来自兄长的奏报,他沉默了。
他知道,兄长这么做,是为了他,为了给他的新朝,献上一份不世之功,彻底解决困扰大宋数十年的西北边患。
可这份功劳,太过烫手,也太过惊世骇俗。
他看着那些面红耳赤的相公们,第一次感到了身为君王的无力。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从殿外传来。
“兖国公主,秦王妃赵徽柔,请求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