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笑棠 作品

第246章 能重整河山的,也必将是这份民族大义。

宋军仍在渭州城外休整,每日操练不休。+b\q′z~w?w·._n\e·t?

董君平率领着新降的青唐羌骑兵,与游师雄的神机营、种谊的重步兵,开始进行着协同作战演练。

火铳的轰鸣,骑兵的呼喝,步卒的盾阵,三种截然不同的力量,正在沈瑜的意志下,被强行捏合成一个前所未有的战争机器。

中军帐内,沈瑜与王安石相对而坐,两人中间的火盆里,炭火烧得正旺。

帐外是西北边陲凛冽的风,帐内却温暖如春。

案几上,摊开的是一幅巨大的西夏全境舆图。

“怀瑾,”王安石终于开口,打破了沉默。

他手中的笔,在舆图上兴庆府的位置上空悬停了许久,“漫咩己归,依你之计,兴庆府内乱在即。我军兵锋正盛,士气可用。为何...还不进兵?”

沈瑜没有立刻回答,他只是看着舆图上那片广袤而陌生的土地,缓缓开口:“介甫兄,我问你,此战,我等为何而战?”

王安石一愣,随即正色道:“自然是为雪当年之耻,为报边民被屠戮之仇,更是为扬我大宋国威,令西夏小邦不敢再犯!”

“说得好。”沈瑜点了点头,“然后呢?”

“然后?”

“打下兴庆府之后呢?”沈瑜转过头,看着王安石,“我们该如何处置这片土地?如何处置这数百万的党项人?”

王安石的眉头皱了起来,他显然没有想到沈瑜会问这个。-6?吆?看`书-枉? ¢庚^新·嶵~哙\

在他看来,这并非眼下最急迫的问题。

“自然是...效仿汉唐故事。”王安石沉吟道,“置州县,设官府,迁汉民,易风俗,行教化。以我中原之文华,化其塞外之野性。圣人云,有教无类。不出三代,此地之民,便与我大宋子民无异。”

这是最标准的,也是历代中原王朝在开疆拓土之后,最理想化的处置方式。

沈瑜听完,却摇了摇头。

“介甫兄,”他的声音很轻,“你的心,是仁善的。但你的这个想法...是错的。”

“错在何处?”王安石不解。

“错在,你以为人心,是可以靠教化轻易改变的。”沈瑜站起身,走到舆图前。

但是在这个时代不行,沈瑜默默的在心里补充了一句。

“介甫兄,你我皆是读书人,当知史。汉武帝北击匈奴,漠北为之一空,然百年之后,匈奴复起。_天`禧\晓\税~枉^ /嶵?薪?彰`结!庚¨辛-哙,大唐盛极一时,威加西海,突厥,吐蕃皆曾俯首称臣,然国势稍衰,边患便烽火再燃。为何?”

“因为,我们和他们,不一样。”

“他们有自己的神,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英雄传说,更有...与我们厮杀百年的血海深仇。这些东西,刻在他们的骨子里,流在他们的血脉里。你可以在这片土地上建起孔庙,让他们读《论语》,学《孝经》。但当他们回到毡帐,围着篝火,他们听的,依旧是祖辈传下来的,关于如何战胜我们汉人的故事。”

“你所谓的教化,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征服。你强迫他们忘记自己的过去,只会让他们更加仇恨现在。这份仇恨,会如同埋在地下的种子,平日里看不见,可一旦有风有雨,便会立刻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