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举荐狄青(第2页)

韩琦眉头皱了一下,富弼则是沉吟不语。

赵祯却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狄青,对啊!怎么把他忘了?

南疆那些桀骜不驯的峒酋,还有比狄青更能镇住场子的吗?

他当年在广西的威名,至今犹存。

“狄卿...”赵祯沉吟着,内心是十分赞同的,但是肯定要给这两位宰相面子。

“嗯...确是不二人选!韩卿,富卿,你们看呢?”

韩琦捻须道:“狄青勇略过人,威震南疆,确为良选。只是赋闲己久...骤然南下总督...”

沈瑜立刻接口,这事儿可不能让韩老登给搅了。

“官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狄相公深知南疆虚实,更兼有破侬智高之威,由他南下,一则名正言顺,可统合诸路兵马,协调地方,二则其威名足可震慑交趾及诸蛮,令宵小胆寒,此乃定南疆乾坤之关键。”

韩琦被堵了回来,一时语塞。

富弼见状,也只得点头:“沈驸马所言在理,狄青确是最佳人选。”

赵祯拍板:“好!就命狄青为广南西路宣抚使,总督南疆一切军务,即刻南下,不得延误。”

解决了燃眉之急的人选问题,赵祯心情稍缓,又想起沈瑜的新军。

“沈卿,你那神机营之事,朕己准了。当务之急是选兵。朕看,就从殿前司捧日,天武诸班首中,拣选三千忠勇之士,如何?皆是良家子,根正苗红。”

赵祯觉得自己这提议甚好,既给了沈瑜面子,又保证了新军的“纯洁性”。

沈瑜一听,差点把刚喝进嘴的茶喷出来。

捧日,天武?

听着威风,可谁不知道那里面塞满了勋贵外戚,各路相公家的衙内们?

让他们来练火枪?别说吃苦耐劳了,不把火器监炸上天就算祖宗保佑!这哪是练兵,这是请了一群活祖宗来供着,

沈瑜露出为难的笑容:“官家厚爱,臣感激涕零!只是....这班首精锐,拱卫宫禁,责任重大,岂可轻动?抽调其骨干,万一宫中防务有失,臣万死难辞其咎啊!”

他看赵祯若有所思,又赶紧补充道。

“再者,火器新军,操练之法迥异于寻常弓马。需耐得枯燥,忍得烟熏火燎,更要严守规程,一丝不苟。臣恐班首贵胄子弟,自幼锦衣玉食,骤然投身此等艰苦,反易生怨怼,影响军心士气,更恐埋下祸端。”

这话意思很明白,这帮少爷兵要是玩火器玩出事故,炸死炸伤几个,他沈瑜担不起这责任,皇帝您面子上也不好看。

赵祯被沈瑜这为宫中防务着想,为贵胄子弟安全考虑的冠冕堂皇理由给噎住了。

他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

捧日天武里那些混日子的衙内们,确实不是这块料。

“那...依你之见?”赵祯有些讪讪的问。

沈瑜心中暗笑道:“臣以为,新军兵源,当另辟蹊径。其一,可从河北,河东,陕西沿边诸路禁军中的效用中遴选,彼等久经沙场,知兵凶战危,更珍惜机会,其二,可从京畿,京东诸路厢军中选拔健锐者,其三,亦可招募流民,山野猎户中之勇悍精壮者,许以厚饷良田,严加整训!如此,方可得一支新锐。”

韩琦和富弼在一旁听着,没说话,但眼神交流间,都读懂了对方的意思。

沈瑜滑头得很!轻轻松松就把皇帝塞关系户的路子给堵死了,还堵得皇帝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