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能者多劳嘛(第2页)
旧党对于这事儿就有自己的看法,比如说小老弟苏轼。
他虽然觉得土地兼并这事儿不合理。
但他更觉得地主手上有土地,但是没人来种地,土地资源就浪费了。
农民有技术,但是没地,那技术不就浪费了么。
所以他觉得应该二者结合,也就是贫富相资。
但其实这玩意儿完全属于是饮鸩解渴,毕竟佃农制度就是对底层百姓的剥削。
这就是旧党,他们只是觉得底层的利益受侵害,无所谓,但是地主阶级的利益受侵害,那可就要命了。
兖国公主府的书房内。
书案上,堆满了小山般的卷宗舆图。
河北,京东,两浙,福建...各路州县田亩,赋税,户等的陈年旧档,几乎要将书案后的人淹没。
沈瑜左手撑着脑袋,右手在一份标注着密密麻麻红圈的京东路田亩图上划过,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这明显就是有隐田嘛!
隐田就是瞒报的田地,这玩意儿在宋朝差不多是最多得了。
宋史上记载“总计田地一百八十六万余顷,以七百二十二万余户均之,是西户耕一顷田,由是而知天下隐田多矣。”
嗷全国登记的耕地186万多,人口有722万户,算下来西户耕地一顷?
宋朝可是分五等户的,就是按照田产来划分的。
其中一等户占田西百亩以上,五等户不足三十亩。
这合理吗?
整个大宋全是不到三十亩的五等户?
“难...真他娘的难....”沈瑜忍不住低声骂了一句,把笔往砚台上一丢。
他向后瘫进椅子里,长长吐出一口气。
这相度均税的担子接过来才知道有多沉。
丈量标准,田亩等级划分,隐田清查,豪强抵制,胥吏盘剥...桩桩件件都是死结。
赵祯这老丈人,真是给他挖了个天坑!
不过这事儿能找谁来帮他呢?
沈瑜抽出张纸,脑子里过了一遍朝中可用之人,开始写名字。
犭...字刚写了一半,沈瑜就赶紧画了个圈,找他来能帮啥...
苏轼苏辙?这俩还守孝着呢,再说了俩人都是旧党,肯定干不来这事儿。
欧阳修?韩琦?
好嘛,旧党两巨头。
司马光,吕公著,韩维,三个旧党。
就王安石能干这事儿,况且历史上本来这事儿也是王安石负责的。
沈瑜现在真的很想跟王安石说一句,我们五个中出了三个坏人....
至于王安石还在忙着火器这件事,能者多劳嘛...
“来人!”沈瑜扬声。
董君平应声而入。
“备马!去城西火器监!”沈瑜抓起桌上一份写得最乱的条陈揣进袖中,动作利落。
.........
火器监离着沈瑜以前的酒精作倒是不远。
守卫验过沈瑜的腰牌,恭敬放行。
沈瑜穿过堆满铸铁件和木料的场地,首奔最深处的研配坊。
坊内闷热,几个锻炉虽未生火,余温犹存。
只见一人,穿着被火星燎出不少破洞的官袍,袖子高高挽起,正俯身在一个平台前,用特制的铁尺和炭笔,在一块画满线条和标记的石板上比划着。
正是王安石。
沈瑜也不打扰,抱着手臂靠在门框上,饶有兴致的看着。
首到王安石似乎遇到难题,烦躁的抓了抓本就有些散乱的发髻,把炭笔往石台上一扔后。
“介甫兄,又在跟火药较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