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生死未卜(第2页)

“是朕...是朕害了你啊!”

他想起了自己对沈瑜的猜忌,利用,想起了因自己的犹豫不决而导致的这场滔天大祸。

更想起了沈瑜在绝境中的守护,这份牺牲,让他无地自容。

“陛下...” 耶律仁先和萧韩家奴站在一旁,看着年轻帝王如此失态,心中亦是五味杂陈。

耶律仁先眼中是忧虑和对沈瑜的感激,萧韩家奴则是对这位南朝书生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仁先!” 耶律洪基抬起头,泪痕未干,“拟旨!立刻拟旨!”

“陛下请吩咐!” 耶律仁先躬身。

“第一道旨意!”

“逆贼耶律重元,弑君谋反,罪不容诛,褫夺其皇太叔封号及一切爵位,废为庶人,其党羽陈六,萧胡睹等,凡附逆者

,夷三族!传檄各部,凡能擒杀耶律重元者,封王,赏万金!其首级悬于上京城门示众,永不取下!”

“第二道旨意....”

洪基的目光再次落到昏迷的沈瑜脸上。

“擢南朝使臣,驸马都尉沈瑜,为....为我大辽南院枢密副使,赐黄金万两,锦缎千匹,奴仆三百!待其伤愈,再行封赏!”

这份赏赐,与其说是酬功,不如说是洪基内心愧疚的具象化。

“陛下...” 耶律仁先欲言又止,南院枢密副使...这位置太过敏感,涉及南朝,恐生波澜。

一人在宋辽两国同时为官?这根本就没有先例!

哪怕是王继忠,也是降了辽之后只有辽国官职。

“还有!” 洪基打断仁先,吐出了那个决定。

“自明年起...停要南朝岁币!”

耶律仁先抬头,眼中充满了震惊。

萧观音擦拭沈瑜额角的手,也微微一顿。

岁币?!

那是澶渊之盟定下的,维系宋辽和平数十年的基石!

是辽国每年从南朝获取的巨额财富,更是辽国国力强盛,凌驾南朝之上的重要象征!

取消岁币?这简首是动摇国本!

“陛下!万万不可!” 耶律仁先再也忍不住,噗通跪倒,“岁币乃盟约所定,关乎国体!骤然取消,恐引发边境动荡!且...且国用浩繁,岁币乃重要财源...”

他突然不敢再说下去,因为他发现耶律洪基的眼神变得极其可怕。

“国体?财源?!”

耶律洪基站起身,指着昏迷的沈瑜,怒吼道。

“看看他!看看沈卿!他为了救朕!为了朕这大辽的皇帝!命都快没了!他是南朝驸马!是宋人!可他做了什么?!昨夜若非他挡箭!若非他振臂一呼!若非他...点出兰陵王!朕早己身首异处!这大辽江山,也己落入叛逆之手!”

“是朕!是朕的优柔寡断,引来了这场叛乱!是朕将他置于死地!他却以德报怨!仁先!你告诉朕!朕拿什么还他?!拿什么还他这条命?!拿什么还南朝这份...这份...”

他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词,最终只能化作一声低吼。

“区区岁币!若能换他醒来!若能赎朕心中万一之愧!朕宁愿不要!南朝...南朝养出了沈瑜这样的义士!朕...朕心中有愧!这岁币,朕受之有愧!拿得烫手!停!必须停!”

耶律仁先看着耶律洪基的脸色,看着他望向沈瑜时的悔恨与愧疚,所有劝谏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

他明白了,这份停岁币的决定,与其说是政治考量,不如说是年轻人在巨大愧疚感驱使下,做出的近乎自残式的赎罪行为。

是耶律洪基试图用这种方式,减轻自己内心的重负,报答沈瑜那无法衡量的救命之恩。

自古功劳最大莫过于救驾,何况是他国的驾?

“臣遵旨。” 仁先最终艰难地低下头。

耶律洪基颓然坐回矮榻,他低垂着头,对着昏迷的人,喃喃自语。

“沈卿,你快些醒来,只要你醒来,朕什么都答应你,岁币...朕不要了,朕...朕亲自送你回汴京,送你回你的公主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