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谁是慕容垂?谁是苻坚?(第2页)
他挥了挥手,示意侍卫将刚刚猎获的一只肥硕天鹅呈上来,天鹅雪白的羽毛沾染了血迹和湖水,长长的脖颈徒劳地扭动着,发出哀鸣。
“弱肉强食,天经地义!”耶律洪基看着天鹅,随手从侍卫腰间抽出一柄镶金嵌玉的短刀,漫不经心地把玩着。
“就像这刀,在强者手中,便是利器,在弱者手中,不过是块好看的铁片。沈卿,你说是不是?”
这就等于是对于沈瑜的威胁了,软的不行,可就要上硬的了。
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但沈瑜好像没感受到那压力,反而轻轻叹了口气,露出追忆的神色。
“陛下此言,让外臣想起一桩前朝旧事。” 沈瑜故作回忆姿态道。“亦是关于一柄金刀。”
“哦?南朝旧事?” 耶律洪基来了兴趣,把玩金刀的动作慢了下来。
“乃是更早的...南北朝时。” 沈瑜缓缓道。
“彼时北朝前燕,有一名将,慕容垂。此人雄才大略,功勋卓著,却遭猜忌,被迫投奔敌国前秦。苻坚麾下有丞相,名唤王猛,深知慕容垂父子之能,恐其将来为患,便定下一计,史称...金刀计。”
沈瑜
娓娓道来,耶律洪基的眉头却微微蹙起,手中的金刀也停止了转动,显然被这金刀计的名头吸引了。
“王猛如何施计?” 耶律洪基追问。
显然,君主都会喜欢以史为镜。
“王猛买通了慕容垂的亲信。” 沈瑜目光落在耶律洪基手中的金刀上,
“然后,他假借慕容垂之名,派人秘密送给慕容令一柄慕容垂随身佩戴多年的金刀,并附上口信,谎称慕容垂己受遭忌,处境危急,令其速速逃离前秦。”
沈瑜顿了顿,观察着耶律洪基的反应。
年轻的辽帝面容专注,显然己沉浸在这个充满阴谋的故事里。
“慕容令见到父亲的金刀,又听是父亲最信任的琴心传信,信以为真,悲愤之下,果然寻机叛逃前秦,欲归后燕。”
“然而,此计最毒之处在于,王猛早己在慕容令叛逃后,立刻向苻坚告发!子反,父奈何?此事再无转圜余地..”
故事讲完,观鹅台上陷入寂静。只有远处天鹅的哀鸣隐约传来。
耶律洪基的脸色己经变了。他低头看着自己手中那柄金刀,眼中多了一层阴霾。
沈瑜这个故事讲得太巧了!巧得让他心惊!
金刀...假信...亲信背叛...父子...借刀杀人。
这哪里是在讲什么前朝旧事?
这分明是在借古喻今,影射他辽国朝堂!
谁是慕容垂?谁是苻坚?谁又是那个王猛?
耶律洪基抬头,微眯双眼:“沈卿!你讲这金刀计,是何用意?!”
沈瑜迎向耶律洪基的目光:“臣并无他意。只是见陛下手中金刀,又感怀这捕鹅盛景,强弱易势,生死一瞬,忽有所感。想那慕容垂,一代枭雄,其子慕容令,亦是人中龙凤,最终却因一柄金刀....令人唏嘘。”
“此计之毒,在于洞察人心,利用至亲之情与猜忌之隙,杀人不见血,毁家灭国于无形。陛下圣明烛照,当知这世间最锋利的刀,有时并非握在手中,而是藏在人心深处。”
耶律洪基的脑海中,瞬间闪过皇太叔耶律重元,耶律涅鲁古的面容。
“人心深处的刀...” 耶律洪基喃喃重复,握着金刀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
沈瑜这个故事,像一把钥匙,捅开了他心中那扇名为猜忌的闸门。
就在这时,一个轻柔的女声从侧后方传来:
“好一个金刀计,好一番人心藏刀的感慨。沈学士博古通今,见解独到,果然名不虚传。”
只见皇后萧观音在宫女簇拥下缓缓走来,容颜绝美,气质清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