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唯念卿之笑靥(第2页)
“可是为请柬的事烦心?宫里不是有草案吗?您照着添补些亲近之人便是了。”
沈瑜端起茶抿了一口,苦笑道:“福伯,您说得轻巧。这名单啊,就是个超级大拼盘。宫里那份,全是宗室勋贵,宰执重臣,一个都不能少,漏了谁都是大不敬。礼部那份,是按制必须请的头头脑脑。”
他指着册子,“你看,光这名单叠加,就快写满一本了!”
福伯探头一看,好家伙!从文彦博,富弼,刘沆,欧阳修,韩琦,曾公亮等一干相公,再到各王府,国公府....密密麻麻,看得人眼晕。
“这还没完呢,” 沈瑜拿起另一张纸,这是他自己的初拟名单。
“我的恩师欧阳学士得单独郑重邀请吧?省试,殿试的同年,苏轼,苏辙,曾巩,章衡他们,总不能不请吧?” 他越说越觉得头大。
“公子,” 福伯小心提醒,“按制,驸马这边的亲朋,名单需报宫中审核,礼部和宗正寺还要复核,不能逾制,也不能过于...
嗯...驳杂。”
“还有这名单顺序...” 沈瑜看着册子上那密密麻麻的名字,感觉比殿试排名还难。
“宗室在前,文臣先武将后按品级?那欧阳学士品级不如宰相,但对我恩重如山...富弼相公对我有举荐维护之恩,文相公虽然之前有点那啥,但毕竟是首揆....”
这简首是宋代版微信置顶和朋友圈分组可见的考验。
谁放前面?谁放后面?谁需要单独送?谁可以批量发?送早了显得巴结,送晚了显得怠慢....
救命!
“公子,” 福伯经验老道,“按礼,请柬分批次送。最紧要的宗室,宰执,以及您的恩师欧阳学士,需您亲笔书写请柬,由体面管事亲自登门奉上,以示至诚。其余官员,可按衙门或关系亲疏,分批由可靠仆役送达。同年,亦可单独列一批。”
沈瑜如释重负:“福伯,您真是我的及时雨!就这么办!”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册子末尾一个名字上,李家。
沈瑜的笔尖顿住了,眉头微蹙。
请不请?按礼,他们是宗室姻亲而李玮更曾是驸马人选,宫里名单草案里好像有他们家。
但...这关系太tm尴尬了!
我娶了徽柔,还弄死了李玮...请他们来,是膈应他们还是膈应我自己?
万一在婚礼上闹点幺蛾子...
福伯也看到了那个名字,低声道:“公子,李府...是否要请示下宫中或曹国舅的意思?”
沈瑜沉吟片刻:“按宫里的名单来,该请就请。帖子就用宫里统一制式,让普通仆役送去即可。我们礼数周全,问心无愧。他们来不来,是他们的事。若敢生事....”
“自有皇城司料理。”
如今的他,三元状元,圣眷正隆,即将成为名正言顺的驸马。
不再是那个需要步步为营的沈解元。
此刻,他只是即将迎娶心爱女子的沈瑜。
想罢,他又铺开一张信笺,提笔蘸墨。
不是写请柬,也不是作诗词。
他想了想,嘴角勾起笑意,落笔写道:
徽柔吾爱:
琼林宴毕,忽觉喧嚣散去,唯念卿之笑靥。
宫中诸事繁琐,闻之令人头大,然思及红妆之下乃卿,便觉甘之如饴。
聘礼单目,浩如烟海,皆不及吾藏于怀中那瓶初制之梨雪,愿其幽芳,能伴卿待嫁时光。
婚期渐近,心亦切切。
盼金屋妆成,与卿携手,共看星河。
瑜手书
写完,他小心地吹干墨迹,将信笺折好,又拿出一个精巧的小瓶,里面装着散发着清冷梨花甜香的液体。
这是他在香水工坊里亲手调配的定制香水,取名梨雪。
福伯见状,唤来一名小厮,低声吩咐:“将此信和这瓶梨雪,务必亲手交到公主殿下手中。”
小厮领命而去。
沈瑜走到窗边,看着汴京三月明媚的春光,伫立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