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冷青案(第2页)

这表情落在冷青眼里,无疑成了最有力的确认。

他心中大定,底气瞬间足了三分,哭嚎得更加卖力。

“大人明鉴啊!小人句句属实!若有半句谎言,天打雷劈!求大人为小人做主,还小人一个公道,认祖归宗啊!”

他一边喊,一边用眼角余光偷瞄沈瑜,仿佛在寻求进一步的指示。

赵宗实看着冷青拙劣的表演和那指向沈瑜的眼神,只觉得头皮发麻,他恨不得立刻下令把这满口胡言的骗子拖下去打死了事。

但他不能!

“你...你一派胡言!”赵宗实只能呵斥,“王氏身份,早己查明,从未近身侍奉官家,更无得幸之事!你...你所言胎记信物,皆系伪造,分明是受人指使,构陷天家,说!到底受谁指使?!”

他把问题抛向幕后主使,希望能吓住冷青,让他闭嘴。

包拯坐在一旁,将众人神情尽收眼底。他沉声开口。

“冷青,公堂之上,证据为先。你所言得幸掖廷,怀有龙种,人证何在?物证何在?除你一面之词与伪造之物,可有丝毫实据?若无实据,便是欺君罔上,罪不容诛!”

冷青被包拯的气势所慑,一时语塞,支支吾吾:“这...这....小人母亲己亡故...人证...人证...物证...物证小人己经呈上了啊...”

“那些破烂?”旁边一个开封府的推官不屑地冷哼,“早己验明是假!”

场面陷入僵局。

赵宗实心中暗暗叫苦,这正是他想看到的拖的局面,但包拯和沈瑜的存在,让他如坐针毡,下意识地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就在这时,一首沉默的沈瑜,忽然轻轻“咦”了一声,仿佛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他从袖中缓缓掏出一物,举在手中,对着堂下跪着的冷青,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和严厉:

“冷青!方才观你神情闪烁,似有未尽之言,你口口声声说有信物为凭,我问你....” 他将那物件清晰地展示在冷青眼前。

那是一枚雕工精美的玉佩。赫然刻着一个清晰的印记。

汝南郡王赵允让的私印纹样!

此物正是沈瑜通过内库记录,根据赵允让早年一件旧物上的印记,精心仿制而成,足以以假乱真。

“此物,可是你的信物?说!是与不是?!”

沈瑜的声音如同惊雷,在公堂上炸响!他刻意模糊了信物的具体指向。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那枚玉佩上!

冷青懵了,看着沈瑜手中那枚陌生的玉佩,脑子里一片混乱。

这...这是什么?培训里没说过这个啊!贵人(指沈瑜)突然拿出这个东西问我是什么意思?

嗷!这是贵人给我的脱身之机!

他下意识地再次看向沈瑜,只见沈瑜眼神里充满了暗示,仿佛在说:“快认!认了就有活路!”

对贵人沈瑜的盲目信任,瞬间冲垮了冷青的理智,他本也不知道这玉佩的来历,只知道这是自己人在给他递梯子,他必须抓住!

“是!是是是!”冷青对着沈瑜手中的玉佩连连磕头,

“大人明察!就是此物!就是此物!这是凭证,小人句句属实!句句属实啊!”

沈瑜笑了笑,将玉佩递给衙役,示意给赵宗实看看。

“不!”赵宗实这会儿看清玉佩,整个人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不可能!这....这绝对不可能!这...这是我爹的东西!怎么会...怎么会成了他的信物?!假的!一定是假的!沈瑜!你陷害!你陷害我爹!!!”

赵宗实这声情急之下的嘶吼,让所有衙役,书吏,旁听的官员,全都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地看着那位失态的宗室、

沈瑜缓缓转向失魂落魄的赵宗实笑道。

“哦?殿下...认得此物?还说..这嫌犯认定的信物是汝南郡王的私物?”

“那这案子...可就更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