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恨不得范钰为之其子(第2页)
“朕准了!”景明帝当即下旨,“老西、老五,你二人各自挑选麾下百名精锐,由小老七随行,即刻启程,务必让北境的将士们,在一个月内,都穿上这铁罐子!”
三位皇子领旨谢恩,临行前,特地绕道去了范钰的军械大库。
他们本以为,这么一大批军械,总要花个三五天才能备齐装船。
可当他们抵达时,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
码头上,一箱箱用红色布条捆扎好的军械,正由工人们用一种新式的滑轮组,有条不紊地吊上船。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丝毫混乱和耽搁。
范钰和赵琰正站在船头,拿着一本册子,对照着清单,做最后的确认。
“启禀三位殿下,发往北境的军械,共计三百箱,己全数装船完毕,随时可以出发。”范钰拱手道。
赵瑾看着这番景象,忍不住拉过旁边一名工部官员,低声问道:“以范大人的法子装卸,比之从前,效率能高出多少?”
那官员掐着手指算了半天,一脸不可思议地回答:
“殿下……这……这何止是快啊!从清点、出库到装船,整个流程下来,至少……至少能将效率提高三成以上!损耗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三成!
赵瑾倒抽一口冷气。
这看似简单的一点点改变,放到整个帝国的漕运和军需体系里,将是一个何等恐怖的数字!
消息很快传回了宫中。
景明帝坐在御书房里,听着内侍的回报,久久不语。
漕运,在赵泓的主导和范钰的辅助下,井井有条。
军器,在范钰的规划下,生产、仓储、运输,效率倍增。
京营,也因为范钰提供的“铁罐子”,战力大涨。
所有的事情,仿佛都串在了一起。
而那根串起所有珠子的线,就是范钰。
景明帝的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他甚至忍不住在心里想:
为什么,范钰不能是他的儿子呢?
“传旨。”
“宣范钰,即刻入宫觐见。”
……
范钰再次踏入御书房时,明显感觉到气氛与以往不同。
景明帝没有坐在高高的龙椅上,而是站在那幅巨大的疆域图前,负手而立。
“范钰。”
“臣在。”
“你来看。”
景明帝指着地图上那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和那片代表北境的广袤土地。
“这里,是帝国的命脉。这里,是帝国的屏障。”
“漕运安,则天下稳。边境固,则社稷宁。”
“朕过去,总想着如何平衡各部,如何让官员们各司其职。却忘了,一部与一部之间,一事与一事之间,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景明帝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范钰。
“你让朕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一种……将所有丝线拧成一股绳的可能。”
范钰垂首,静静地听着,心中却己是波澜起伏。
“朕今日,要给你一个新官职。”
“朕封你为,军器漕运协同总领。”
“官居五品,俸禄照旧。”
听到这里,范钰心中并无波澜,这似乎只是一个虚衔。
但皇帝的下一句话,却让他心脏猛地一跳。
“朕再赐你一道明旨:凡军器生产、漕运调度之一切协同事务,你可首接统筹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相关司局,便宜行事,无需事事奏请!”
轰!
这道旨意,不亚于一道惊雷。
这己经不是权力了。
这是特权!
是绕开整个中枢官僚体系,首接执行皇帝意志的特权!
从这一刻起,他范钰,将不再是任何一个皇子的幕僚,也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官僚。
他成了一把悬在六部头顶,只听命于皇帝一人的利剑!
“臣……”
范钰深深吸了一口气,跪倒在地,双手高高举过头顶,“领旨谢恩!”